这样一个少年,却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渐渐染黑心肠、染污双手——
而最初,魏霆钧只是想保护自己要保护的人而已。
姬瑾荣挣开阮灵韵的手,上前拉住魏霆钧长着薄茧的手掌。
阮灵韵见状有些惊讶。姬瑾荣病愈之后与她极为亲近,但对旁人却总是疏离而有礼,不像个小孩子,倒像个小大人。像这样主动牵别人手的事情还不曾发生过。
魏霆钧直接弯下腰,把姬瑾荣抱进怀里。旁边的马儿察觉生人的出现,鼻孔很迟哼哧地喷着气。
见姬瑾荣与魏霆钧“一见如故”,秦贺脸上终于带上了开怀的笑:“看来小殿下随了娘娘。”那灵动可爱的神情,简直与当年的阮灵韵一模一样。
阮灵韵也有些高兴。
过去的一切已经过去了,如今她将所有的希望都放到了儿子身上,她希望她的儿子能平平安安长大、快快活活地活着,除此之外她再无他想。
阮灵韵隔着帷幕朝秦贺一笑,心中那揭不过去的一页,算是就此揭过了。
魏霆钧一手牵着马,一手抱着姬瑾荣。虽然对老天总是让姬瑾荣比他小上大半轮有些不满,但能再次真切地抱住姬瑾荣,还是让他整颗心都被填满了。
魏霆钧趁着阮灵韵两人不注意,悄悄往姬瑾荣柔软细嫩的脸颊上亲了一口。
姬瑾荣瞪魏霆钧。
他是傻了才会心疼这家伙,主动送上门给这家伙亲!他母亲还在后面呢,这家伙敢不敢再大胆一点!
魏霆钧很镇定,微笑着对上姬瑾荣那黑油油的眼睛:“被发现了也不怕,你才两岁多呢。”
姬瑾荣:“……”
他当然不怕!就怕别人把这家伙当变态!
阮灵韵和秦贺自然不会想歪,见魏霆钧和姬瑾荣相处得那么好,他们只觉得欣慰。
一行人来到旅舍外,魏母已经在了,邀阮灵韵坐下吃茶点。魏霆钧和姬瑾荣两个人很快吃饱。
阮灵韵见姬瑾荣目不转睛地盯着外面,便让几个虎豹骑的卫兵跟着,让姬瑾荣和魏霆钧一起出去玩耍。一出门,魏霆钧又把姬瑾荣抱进怀里,这个姿势方便他们小声说话。
魏霆钧说:“我回来得早一些,恰巧碰上涨洪。我让父亲和几位叔叔仔细守着,没让他们扒掉河堤。因着这事,父亲把督军得罪狠了,父亲这次把我们送回来就是怕殃及我们。”所谓的祸不及家人,只是对方还没有被逼到极致而已。
姬瑾荣记得这事。他父皇姬禹不得人心,底下的人都想方设法地捞好处,没哪个是用心办事的。丰和十五年,天灾人祸齐来,洪水降临是天灾,扒开河堤冲毁良田是人祸,目的是为了以低价兼并土地!
那一年的洪涝比预想中更为凶猛,毁坏的良田、死伤的百姓难以计数!
魏霆钧回来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阻止丰和十五年的惨祸发生。
姬瑾荣记得很清楚,那些家伙背后的指使者是三王爷姬明远!
这等于是提前与姬明远对上了。
姬瑾荣面色微凝:“万事小心。”
魏霆钧说:“我年纪这么小,他们不会注意到我的。”
正说着,却听一阵马蹄声传来。姬瑾荣两人抬眼看去,却见滚滚沙尘之中一行人打马而至,扰得两旁商贩人仰马翻,货物掉了一地。
姬瑾荣目光一凝。
而魏霆钧眼底寒光尽现——
第202章 收服镇国将军(二)
那是北蛮的使者!
魏霆钧的祖父、爷爷、叔伯、兄弟,都死在北蛮人的手里。
北蛮人一边在朔北十三州烧杀抢掠,一边让大周内斗不断。
内忧外患之下,魏家一门都葬送在日益荒凉的朔北十三州!
大周人与北蛮人之间的血仇,世世代代都报不完。大周朝廷积弱,朔北十三州兵力渐少,北蛮人越来越嚣张。
眼下冬季将至,北蛮使者向大周要“岁礼”来了。
所谓的“岁礼”,其实就是朝廷向北蛮人进贡。
文臣们爱脸面,为了不担上进贡的名头,硬是把“岁礼”翻了一番,上好的丝绸、金银、茶叶、铁器一车一车地运往北蛮,有时甚至还送去一批娇美如花的少女,美其名曰“南北通婚”。
文臣们心里舒坦了,却苦了边境将士。
百姓缴纳的税钱不曾成为大周将士身上的铠甲与武器,反而落到了北蛮人手中。面对北蛮使者时卑躬屈膝,恨不得把国库最后一点钱都掏出去;而面对自己人时,克扣军饷、偷工减料的事时有发生——魏家人积威已久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其他毫无根基的武官!
世上有比这更荒唐的事吗?
魏霆钧想起自己曾经率军杀到北蛮,又以雷霆之势肃清朝野,心中却不觉得有多痛快。那时他家人已不在,姬瑾荣也已不在,这世上再没有什么事能让他开怀。他的眼中只剩下鲜血和杀戮——
就让这些肮脏的家伙去陪葬吧,让他们都一起到泉下去忏悔。
姬瑾荣察觉魏霆钧的异状,伸手环住魏霆钧的脖子。
暖暖的、软软的触感,霎时让魏霆钧眼眶发红。都过去了,那一切都过去了,只是在前面的那么多个世界里,他依然害怕怀里的人随时会消失。
他害怕他所抓紧的,不过是一个虚妄的幻影。
魏霆钧亲了姬瑾荣脸颊一口。这是真实的,他们回来了,回到一切还没有开始前。至于那些嚣张的北蛮使者,也只能嚣张一时而已,迟早他们会把北蛮人收拾得妥妥贴贴。
魏霆钧心情一松,抱着姬瑾荣在“酒乡”闲逛,遇到卖小食的就停下来,给姬瑾荣买一份。甜的、咸的、酸的,姬瑾荣都一一偿了一遍。
旁边的内侍本来看得心惊胆战,后来瞧见姬瑾荣没样都只是尝了一口,剩下的交给魏霆钧解决,才慢慢放下心来。
两个紧跟在后的内侍对望一眼,都瞧见了对方眼底的震惊。他们伺候姬瑾荣的时间不短了,他们这位殿下病愈之后也不是没人来看望过,但他们殿下都没表现得多亲近。
没想到今日见了这镇国将军家的大公子,竟亲近得像早已相识多年似的!
真是叫人惊奇呀!
更让人吃惊的是,镇国将军家的大公子竟然这么会照顾人,瞧那动作、瞧那眼神,简直比他们还用心。而且每当他们殿下将吃过的东西递上去,这位大公子居然满脸愉快地替他们殿下吃完。
等魏霆钧抱着姬瑾荣往回走时,阮灵韵已经与魏霆钧母亲坐在二楼临窗的雅间里品茶。
远远见到魏霆钧两人,魏霆钧母亲欣慰地说:“我这儿子从小心高气傲,谁都不服。本来我还担心他和小殿下玩不来,没想到他们会这么亲近。”
“叫什么殿下,你叫他阿瑾便是。”阮灵韵眼底带着些愁绪,“我最近总是做噩梦,梦见我现在其实只是在做梦,阿瑾他根本没有好起来。你回京了正好,若是有一天我有个不测,希望你能帮我护着阿瑾。他还那么小,我怎么都不放心。”
“胡说什么!”魏霆钧母亲语气带上几分严肃,“我们到底是外臣,你若想阿瑾好好的,你就必须在宫中站稳脚跟。你已经有阿瑾了,过去的那点事难道你还忘不掉?”
“当然不是。”阮灵韵叹气,过了好一会儿,她才望向窗外,看着正把糖人喂到魏霆钧嘴里的姬瑾荣,“我只是常常梦见我不在了,阿瑾一个人躺在病榻之上,看着一个又一个人来了又去、来了又去。我就在他身边看着,却一句话都没办法和他说。每一次目送那些人离开,我的阿瑾都在想什么呢?他的目光那么让人难过,好像在说‘他肯定不会回来了’。我多想能够抱抱他,多想有个人能抱抱他,一直守在他身边不离开。”
魏霆钧母亲哑然。
阮灵韵说:“现在我能哄住太后娘娘和陛下,以后不一定能哄住——我不求阿瑾能有什么大成就,”眼泪从阮灵韵脸颊滑落,“我只想阿瑾平平安安长大。”
魏霆钧母亲动容不已。她向阮灵韵保证:“放心,若是真有那么一天,我一定会替你护住阿瑾。”
正说着,姬瑾荣和魏霆钧跑上来了。姬瑾荣蹬蹬蹬地跑到阮灵韵面前,把手里捧着的甜奶往阮灵韵手里一塞:“阿娘,我尝了很多吃的,这个好喝。”
阮灵韵只觉一股淡淡的奶香冲向鼻端,仿佛让她回到了第一次抱起姬瑾荣的那一天。
那时太医们都说姬瑾荣活不了多久,可是她抱着她的儿子,却觉得他是天底下最可爱的,怎么可能活不久?她一步不离地守着孩子,生怕一眨眼他就撑不下去了。回想起来,过去的两年多里她几乎没有好好地睡过觉。
如今她的儿子健健康康的,和别人家的孩子一样活泼又伶俐。
阮灵韵忍不住抱紧姬瑾荣,眼泪簌簌地往下掉。
姬瑾荣呆了呆,伸手回抱阮灵韵。他手短脚短,有些抱不拢。他不知道阮灵韵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但这段时间他悄悄替阮灵韵号过脉,知道阮灵韵这两年快把自己的身体拖垮了。
都是为了他。
当年阮灵韵早早离世,恐怕就是因为这几年为了照顾他而身心俱疲。
好在现在阮灵韵想通了,终于开始好好调理身体,要不然姬瑾荣也只能在一旁干着急。
姬瑾荣眼眶也有些发红。
经历了那么多世界,他始终像个无根的过客。他与魏霆钧最惦念的,仍旧是这个早已远去的世界。
姬瑾荣瞄向魏霆钧。
魏霆钧也把买回来的甜奶给了他母亲,还热乎乎的,散发着丝丝甜味。魏霆钧母亲很高兴。
姬瑾荣往阮灵韵怀里蹭了蹭。
他也很高兴。
哭什么呢,高兴的日子还长着呢。
阮灵韵到底已经入宫,不能在路上逗留太久,吃过午饭便和魏霆钧几人分别。姬瑾荣上了船,悄悄回头看去,只见秦贺立在那里,衣袂随风翻飞,他却岿然不动,仿佛已站成一樽雕像。
姬瑾荣转头望向阮灵韵,捕捉到了阮灵韵叹息般的目光。
这就是秦贺当初拱手把兵权让给魏霆钧的原因吧?即使阮灵韵已经不在了,秦贺还是愿意全力为他铺路。
可惜为了能在深宫之中好好地活下去,少年时悄然萌动的情芽只能狠心拔除。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徐家祖母病重,徐清泽衣不解带地侍奉在侧。夜阑深静,徐家祖母突然转醒,用力握住徐清泽的手,说道:“阿泽,你从小最不让人操心,但最让我担心。”
对上祖母慈爱的眼睛,徐清泽眼眶一红。他说:“奶奶,我马上就要考会试了。你不看我当状元郎了吗?”
徐家祖母说:“其实我不盼着你当状元,不盼着你娶高门,我就盼着你快快活活。我记得你小时候喜欢琴,后来怎么不学了?”
夜深无人,只有祖孙二人闲谈,徐清泽微微恍惚。是啊,小时候喜欢的,为什么不学了?
徐清泽说:“父亲说,琴棋书画,只有书这一项要专精,其他的略通就好。略通琴棋可以陶冶情操,沉迷其中就是玩物丧志了。”
“就是这样,”徐家祖母握着徐清泽的手,“明明想要的,却听你父亲的话不要了,听你父亲的话让给别人。我很担心啊,阿泽,你这样不会快活。到你老了,你会有很多遗憾埋在心底。”她用另一只手抚摸徐清泽清俊的脸庞,来回重复着方才的话语,“阿泽,我很担心你啊。”
徐清泽心中一酸,用力回握徐家祖母虚软无力的手掌:“奶奶,你赶紧好起来,你好起来了,我就会快快活活的。”
徐家祖母说:“我啊,好不了喽。”她目光清明,不带丝毫浑浊,“你去把你父亲他们叫来吧。”
徐清泽一抹眼泪,晃晃悠悠地站起来,大步往外走。走到门边,徐家祖母又喊住了他:“阿泽,一定要记住我说的话,要快快活活的啊。”
听着祖母殷切的话语,徐清泽泪如泉涌,大步跑了出去。
当夜徐家祖母就去了。
徐清泽没日没夜地守灵三天,终于倒在了灵堂之中,彻底地病倒了。皇帝姬禹爱重徐丞相,又喜徐清泽至孝,特意派了太医过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