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转身上了马车,程晏一直等看不见马车的影子,才快步往书房里冲。
完了完了,先生还在书房里等着呢,也不知道爹和温三娘依依惜别了什么,让他在院门外等那么久,还偏偏不好问出口。
马车转了几个弯,确定程晏不会再看见,男人就下了车,直接骑上战马,扬起马鞭飞驰而去。
***
就在望京城最风雨飘摇的时候,城中的百姓都感到惶恐不安,忽而有城门紧闭,全城戒严,不允许任何人进出。
众人都感到莫名,四处皆有打探消息的。
甚至有人开始带头闹起来,毕竟戒严得特别突然,城中物资根本不够,甚至还有无良商人已经开始漫天要价,粮食蔬菜都成了大问题。
直到这时候,才有消息传出来。
“什么,武鸣将军造反了?”
“已经领着大军打过来了?”
“听说不只有北疆军队,还有南淮大军,襄阳三军。”
“这些军队都听从了武鸣将军,一起反叛?”
“什么反叛,我看是天命所归,我从江北一路逃难过来,要不是有军队相助,早就饿死了。”
民间都已经传开了,更何况是皇宫之内。
龙乾宫里,皇上龙颜大怒,直接将龙案上的奏折全部推翻。
“三方军队聚拢,呈合围之势赶往望京,还有多少军队能为朕所用?”
第173章 五福玉佩
“回皇上的话,启明大军可堪一用,还有京郊驻军———”兵部尚书立刻出列,轻声回答。
只是他的话还没说完,皇上就已经抓起一杯茶泼了过去。
“放你娘的屁,京郊驻军能顶什么用,里面大多是世家和勋贵子弟去历练争军功的,真能上战场的有几个?至于你说得启明大军,人呢?估计还在西北没出窝了吧,姜志这个老狐狸,肯定是不会刚开战救过来,要等两边分出胜负来,他再捡一个救驾来迟,或者从龙之功,那老东西心思贼着呢!”
皇上噼里啪啦就是一通骂,很显然他已经急了,当着众臣的面,连如此粗俗的话都骂了出来。
“除了他们,还有谁能用?”他又问。
兵部尚书一个字都说不出,只能低着头沉默,这种表现更是戳了皇上的肺管子。
“想我大烨泱泱大国,竟然无一人可用!你们平时写吹捧奏章的时候,一个个歌功颂德,怎么到了这会儿,连个可堪大用的武将都找不出来!”
皇上气得浑身发抖,却又无可奈何。
大烨朝近两人皇帝,都是重文轻武,再加上两人心眼极小,可堪大用的猛将都怕功高盖主。
要么像启明大军的主帅姜志一般,滑不留手,让皇上抓不住把柄,要么就像程宗然一样还没遭到清算,就已经死了,反而留下身后名。
像武鸣这种既不妥协,又军功甚高的将军,早就成了皇上的眼中钉肉中刺。
“这个无名氏,果然是狼子野心,他在北疆待得好好的,朕能给的功名利禄都给了,他却依然贪心不足。他都快打到望京来,北魏能没有动静,不趁着这机会突袭北疆?”
“回皇上的话,北魏最近安分得很,已然有半年未曾进攻过北疆。”
“以武鸣的性格,恐怕已经将北魏驯服了,若是有后顾之忧,他是不会来的。”
“什么,北魏那是豺狼虎豹,天天盯着北疆打仗,怎么可能有半年没动静?这消息为何现在才通知朕?还有三军共同奔袭望京,为何锦衣卫一点消息都没传过来。曹秉舟呢,他这个指挥使是干什么吃的!”皇上震怒,伸手想摔东西,才发现龙案上已经空空如也,显然能摔得都摔完了。
他气得一脚踹翻了案桌,大殿上陷入死一般的寂静,再无人敢答话,生怕触了皇上的霉头。
“曹秉舟人呢,怎么还不滚过来,难道还要朕去请他吗?北疆和各地驻军处,朕都三令五申让他安排锦衣卫过去刺探,这次军情如此危机,还牵扯到三军这么大的场面,他为何一点消息都没向朕汇报?”
皇上等了片刻之后,依然不见曹秉舟出现,登时又是大怒。
还是薛德走上前,低声道:“皇上,前几日曹大人已经不幸殒身,如今锦衣卫暂交李副指挥使掌管。”
兵部尚书听闻此言,以为能有甩锅对象了,立刻开始抹黑:“皇上,曹秉舟早不殒身,晚不不出意外,怎么偏偏挑这时候。况且这些消息,合该是锦衣卫打探的,他却只字不提,依臣所见,理应彻查此事,只怕曹秉舟是假死,私底下已然投靠武鸣那个逆臣贼子!”
“与他无关。”皇上语调冰冷地道。
“皇上,曹秉舟虽然素有功劳,但是您万不可被他蒙蔽双眼,人心难测——”兵部尚书还想继续劝说。
“够了!”皇上猛地一拍龙椅,咬着牙道:“是朕亲眼看着他死的。他也没有背叛朕。你还有疑问吗?”
皇上话音刚落,殿上为之一静,这一刻帝王周身传来的冰冷和残酷之意,任谁都能感受到。
这句话虽然简短,却已经足够让人脑补。
之前薛德说是不幸殒身,显然是粉饰太平罢了,真相恐怕十分残酷。
曹秉舟死在了皇上面前,最可能是,皇上赐死的,而且还必须亲眼看着他死透了,才能安心。
这样一位心腹,却被皇上赐死,又被皇上亲口所说没背叛,唯一的可能就是皇上嫌他知道的太多了,而且不是一般的腌臜事,这脏事儿传出去绝对是够遗臭万年的。
薛德垂着眼睑,是他亲自拿着毒药,递给曹秉舟,让他服下。
至于此刻被他们惦念的曹秉舟,已然悄悄乘着一条小船,离开了望京。
毒药自然是太医院调配的,只不过北疆那边的人,买通了太医院的人,将这毒药换成了假死药。
皇帝对他终究有所亏欠,并没有把他丢到乱葬岗,而是让人找借口,粉饰了一番,让他得以有口薄棺。
三军很快汇集,望京城四面楚歌,京郊驻军、护城卫、金吾卫一起抗敌,却根本拦不住。
皇上这时候想找武鸣的把柄威胁他,可是这个男人横空出世,甚至连姓名都不曾有,根本不知道他的把柄是什么。
眼看江山就要丢失,已经有人劝皇上赶紧逃亡,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皇上一边组织人逃亡,一边派肱股之臣去望京城墙上,与三军喊话拖延时间。
“武鸣何在!”
这日,两军正在对垒,忽然城墙头走上来一位身穿紫衣的大员。
“左丞相!”有人已经认出了这位老者是谁。
“不知丞相大人有何贵干!”武鸣骑在马上,直接出列。
于钟立刻拍马上前阻拦:“将军,不可,只怕这是奸计,朝廷肯定派出弓箭手躲在暗处,等着您一出去,就冲您射箭。”
武鸣摆摆手,依然上前。
于钟紧跟在旁边,还扬高了声音大喊:“这会儿丞相大人出来作甚,江山都快没了,这皇帝还当上缩头乌龟呢。”
“你这乱臣贼子,在胡吣什么,果然是无耻之徒,造反还敢如此理直气壮?”左丞相气得面色发红,喝骂的声音响彻墙头。
“哈哈哈,狗屁的造反,我们这是拨乱反正。你们皇帝的皇位怎么得来的,你比我清楚,杀光了自己的兄弟,剩他一个无能之辈爬上那位置,把繁荣的大烨弄成这副鬼样子,民不聊生,多灾多难。直到此刻,大军逼近,他依然未曾露过一面,这种怂包,你还如此维护,什么左丞相,不过是老眼昏花的蠢人罢了!”
于钟朗声大笑,直接用上内力,声传数十里,不只城墙上的官兵听到了,就连城内的百姓也听得一清二楚。
众人虽然都躲在地窖或者家中,但是已经有人忍不住心中叫好。
当今早已失了民心。
“你算个什么东西,也配和老夫说话,武鸣才是缩头乌龟,老夫叫得是他,他为何还不出现?难道是做贼心虚了?”
左丞相着实被这番话给气得绝倒,扶住城墙的手都快抠出血来了,足见他有多恨,可是皇上不出现的确是事实,他对皇上要逃跑也是无奈。
“你又算个什么东西,我们将军可是战神,守护北疆和平多年,岂是你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人?”于钟圆眼一瞪,立刻更加有气势地吼回去。
左丞相只是个没有内力的老头儿,如何能吼得过老头儿,气势上就已经输了。
“行了,于钟,别被人说欺负老人家。左丞相,我已经出列了,你有何见教?”武鸣骑着马上前,站在最前列。
左丞相眯了眯眼,手指紧握成拳,但凡他手一挥,就会有无数箭矢射向武鸣。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要让武鸣把“乱臣贼子”这个名头坐实。
“你食君之禄,难道不该忠君之事吗?为何不好好在北疆,非要集结三军,将这些将士们也腿上谋逆的不归路?”左丞相直接开口质问。
武鸣并没有冷嘲热讽,而是语气平静地道:“这句话任何一位百姓都可以问我,但是左丞相和望京城如今在位的文武百官问不得。既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那我也少不得问一问左丞相,你身为丞相,本该劝诫皇上,勤政爱民,可是他却被万民唾骂,更甚者军队已然兵临城下,他却连面都不露,你不仅不劝他来,还跑上城头质问与我。”
“丞相大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你效忠的那是什么君,分明是豺狼虎豹,搜刮民脂民膏的鬼怪罢了!”
他的声音振聋发聩,显然也用了内力,但是和于钟那嬉笑怒骂的态度不同,武鸣这番话更让人信服,也更正气。
“从丞相大人此番行径来看,你这所谓的肱股之臣,也不过是与那昏君蛇鼠一窝,共同奴役百姓,做出此等令人发指的事情来,连老天爷都看不下去,近两年天灾人祸不断,洪涝干旱,更是连泰山都塌了,足见这是对你们这对心肠歹毒还无能昏庸君臣的天罚。”
武鸣说起话来,并不像于钟那么粗俗,但是咄咄逼人的气场却更加明显。
左丞相听得脑子嗡嗡作响,完全不能冷静思考了,唯有一股恼火盘旋在胸口处。
他的手放在身后,猛地张开,用力打了几个手势。
瞬间无数箭矢从墙头射出来,直奔武鸣的要害之处。
“保护将军。”于钟大吼一声。
“不必过来,拿出盾牌护好自己。”武鸣扬高声音喝令道,伸手拔出自己腰间的长刀,直接举起格挡劈砍。
他的动作极快,哪怕手里是一把不轻的长刀,但是在他的挥舞之下,却都快出了残影,那些奋勇而至的箭矢,撞到刀上发出“叮叮叮——”的脆响,但是无一例外全被挡开,飞向别处。
甚至有部分箭矢,直接被一刀两半,落在地上,未伤他分毫。
眼看第一波箭矢根本没拦住武鸣,左丞相立刻再次打手势,示意继续放箭。
可是任由他把手指头翻出花来,依然没有一根箭,再从城墙上射出去。
倒是墙头上时不时响起到底的声音,让人揪心。
他转头一瞧,不远处拿着弓箭的士兵们,都已经身上扎着箭,直接躺尸了,正在慢慢往地上渗血。
“丞相大人快走!”身边有护卫拉住他,想要保护他离开。
只是这句话音刚落,“嗖”的一声,一支羽箭直接穿透他的脖颈,钉在了墙上。
瞬间一股温热的血直接喷了出来,左丞相直接被吓得僵在原地,他看着护卫那双圆瞪的眼睛,明显是死不瞑目,心底的恐惧达到巅峰。
他爬到丞相这个位置,手里自然也沾了不少血,但是这种事情都是由下人操办的,无论是暗杀还是杖杀,都不在他眼前。
而此刻是他离死亡最近的一次,鼻尖到处是浓重的血腥味儿,甚至眼睛里都有鲜血溅进来,满目皆是一片猩红。
“勿要伤了左丞相。”
城楼下传来武鸣的叮嘱声,左丞相一听此话,瞬间重燃起希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