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大嫂,今日程晏又犯错了,他竟然往鸡汤里下药。我当着众人的面说过,子不教父之过,回来之后会领罚。我一向说话算话,大哥,今日这带料的鸡汤就孝敬给您了。”
程亭钰边说边舀出一勺鸡汤,浇在牌位旁边,还绕了一圈。
“大哥,你一定要多喝一点。我知道你也无奈,卧床不起,无法教导程晏,但是我如今实在太痛苦,希望你能从这锅鸡汤里体会一二。”
影卫看着他碎碎念的模样,不禁头皮发麻,完了,主子快被养孩子给逼疯了。
“蛊师找到了吗?”程亭钰仍然惦记着此事。
“没有,主子,我们有钱了。”
在影一说完前两个字的时候,程亭钰的脸色瞬间就垮了,可是等听到后半句话,瞬间满血复活。
“有多少?”他急声询问。
影一奉上一个木匣子,里面大概放了五千两的银票。
“这是第一批到的账,大掌柜的说了,再过些时日,会有更多的钱……”
影一解释的话,程亭钰没听进去多少,他只是立刻抱着银票进了里屋。
温明蕴还在熟睡之中,忽然觉得有人在推她。
“别动。”她不耐烦地嘀咕了一句,翻个身不想理会。
但是耳边悉悉索索的声音,一直没有停下。
甚至她还感到脸上有一阵阵凉风拂过,似乎有人拿东西对着她的脸扇风。
温明蕴忍了又忍,最终还是睡不下去了,勉强地睁开眼。
就见程亭钰拍了一张银票在她面前,斩钉截铁地道:“夫人,我买你先骂我。”
“神经病。”温明蕴没忍住,嘀咕了一句,就转过头后脑勺对着他。
程亭钰拿着剩下的银票微微发愣,幸福来得太突然。
一百两一张银票,五千两就要五十张,他还以为要花好几张,万万没想到只花了一张,就让温明蕴成功打破了她之前的承诺,直接骂了他。
钱可真是个好东西。
穷小狗永远赢不了富小鸡。
*
全望京戒严,虽说集市依然照开不误,但是每条街上的巡逻都在增加,哪怕是寻常百姓都能感受到京中透着紧张的氛围。
就在这种情况之下,北魏的使团到达。
当然想要进入内城,使团的护卫不得超过两百人,除了送来的礼物,人马并不多。
但就算这样,北魏的使团仍然给了大烨朝一个下马威。
使团乘坐着数十辆马车进入,领头的那辆马车极尽奢华,不仅空间宽敞,外车壁上更是镶嵌着各色艳丽的宝石,行驶在阳光下,几乎把人的眼睛都给闪瞎了。
按理说这种暴发户的炫耀方式,是会被大烨朝讲究的世家子弟嘲笑,但是当得知这些宝石的来历时,却无一人能笑得出来。
这些宝石正是之前北魏从大烨朝掳掠走的,甚至上面的每一块宝石,都依稀能看到血迹。
望京的暗流涌动,温明蕴自然也感受到了,不过这不是她能触碰到的事情,因此只专心待在府里打孩子。
倒是在第一次宫宴过后,五公主直接上了国公府的门。
她连拜帖都没下,直接就人过来了,当然国公府的门房也无人敢阻拦。
“如意,如意,你在哪儿?”五公主一路小跑进来,隔老远就喊着她的名字。
“我在这儿呢!”温明蕴坐在秋千上,冲她招手。
五公主立刻跑了过来,眉头紧锁,嘴巴紧紧抿着,明显透着不高兴。
“怎么不开心?”她问。
“还能有什么,当然是北魏那些蛮夷之人,一个个都没规矩得很。明明是他们派使团来和谈,但是却来势汹汹,丝毫不友好。那个叶丽莎公主明明就不是汉人的长相,竟然戴着九凤来仪的金钗,那支钗是皇后才能戴的,之前也是我大烨朝的宝物,如今却落到一只野鸡头上。”五公主越说越气,完全控制不住,将宫宴那晚发生的事情,全都竹筒倒豆子一般说了出来。
第044章 武鸣战神
“那一对兄妹完全目中无人,不只是嚣张跋扈没规矩,更过分的是拿战争死人来说笑。席间,他们说要讲几个笑话给大家听,周围人还很高兴,以为他们终于要缓和僵硬的气氛了,哪知道人家说如何将敌人分尸,还把将领的头颅割下来,熬煮风干,然后拿他们的头骨制成酒杯……”
五公主说到这里,完全说不下去了,眼眶都开始发红,几乎哽咽。
“虽然他们没有一次提到‘大烨朝’,但是在场的人都听懂了,他们字字句句讲的都是如何坑杀我军将士。我们讲究入土为安,死者为大,可是他们却连死人都不放过,还把这些事放到宫宴上讲。甚至在说完之后,他们北魏的人抚掌大笑,说是今年听过最好笑的笑话……”
温明蕴也是听得咬牙切齿,她虽然是穿越人士,但是在这里已经生活了二十二年,这里也是她的家乡,是她父母亲人在的安乐窝,已经生出了归属感。
任何一个正常人,听到这种话都会心生怒火,以虐尸为乐,那是畜生行径。
况且两国交战,一向都是北魏先开战居多,每到秋冬没有牧草时节,就是他们向大烨朝烧杀掳掠的时候。
当初大烨朝繁盛之时,北魏也只是个乖巧的小弟,每年都来朝贡,求着大烨赏口饭吃。
但是当大烨朝历经几代政治斗争,为了争夺龙椅搞得乌烟瘴气,国力衰退之时,这个反骨仔瞬间暴露真实面目,开始磨刀霍霍杀过来。
无论是公理,还是人情,北魏都透着小人行径,与猪狗无异。
“他们是有毛病吧?既然要这么搞,那还派使臣来做什么,究竟是和谈还是宣战的?”温明蕴气愤地道。
“是啊,我当时也气得不行,好几次想要打断他们的话,但是去参宴之前,我答应过父皇,在宴席上除非提到我,否则绝对不多说一句话。我虽然活得自私,但是也知道北魏是有备而来,我若是贸贸然张口,恐怕就落入了他们陷阱之中了,因此我一直憋着,最后才发现我的指甲都被掐断了,掌心上全是红印子,当时都不觉得痛的。”五公主连忙点头。
“那后来呢?参宴者应该有许多嘴皮子利索的大人,不可能任由他们张狂的吧。”温明蕴连忙询问。
“那是自然,有老臣忍不住,之乎者也地痛骂他们一通。不过讲得太文绉绉的,连我听得都费劲,更别提那些蛮夷之人,然后你爹就开口了,温大人说他也有个笑话,是他儿时,祖父说给他听的。两个外邦人来异国做生意,一个真心融入其中,学会了礼义廉耻,做生意童叟无欺,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行商,带领自己的族人都过上了好日子。”
“而另一个好吃懒做,自己不努力还眼馋其他人富裕,于是就回去找了一帮土匪来抢劫,还以此作为炫耀的资本,好日子只过了三年,就被自己的手下砍了人头,拿去献给朝廷,只因为朝廷开出了悬赏。祖父当时对他说,不要怕与寡廉鲜耻之人为敌,因为他们没有底线,一群没有道德文明束缚的畜生聚在一起,不用过很久,他们就能自己把自己玩儿死。”
“畜生之所以畜生,哪怕他们戴上金子做的凤钗,也成不了气候,徒惹笑话罢了。”
五公主越说,眼神越亮,甚至升起了几分憧憬的意味。
她平时最烦听这些文官说话,凡事总喜欢让七八个弯儿,才能讲到正题,而且还很喜欢引经据典拽文。
但是这一次,她却把温博翰所说的每一个字,都记得清清楚楚,完完整整地复述出来。
“温大人话音刚落,对面那个公主就气得跳脚了,当场把头上的凤钗拔下来,摔在了地上。”
温明蕴一听这话,立刻转怒为喜,语气急促地道:“接下来呢?”
“接下来我就起身,把那凤钗捡起来,戴在了自己头上,对叶丽莎说感谢她把凤钗还回来。温大人立刻开始说,这才是真正的凤钗配凤凰,不让宝物蒙尘。”
五公主说完,两人对视一眼,都抚掌大笑。
“你都不知道,这是你父亲大人第一次夸我哎。你别说文人那张嘴,骂起人来气死人,但是夸起人也同样绝妙至极。那些我都背不下来的好词儿美词儿,一股脑往我身上抛,我整个人都飘飘忽忽的,仿佛踩在棉花上一样。那感觉比搞男人还快乐!”
五公主简直意犹未尽,似乎是回味起当时美滋滋的情绪,她瞬间脸红了,像是喝醉了酒一般。
“哎,你爹生不逢时,要是年轻些,我肯定要和他来一场邂逅。”
面对五公主这真心的剖白,温明蕴哭笑不得。
她连连摆手:“你怎么能因为他夸你一次,就忘了之前数次骂你。我爹是清流世家的子弟,怎么想都是个老古板,要真的与你生在同时期,估计也不会是邂逅,而是互喷吧。”
五公主一听她说完,瞬间脸上梦幻的表情就消失了,转而变得现实起来。
“你说得对,哎,文人这张嘴啊。像我这种搞男人高手,深知不能听信男人的花言巧语,但是依然忍不住沦陷。”她摇头叹气。
“正常,男人的嘴,骗人的鬼。女人得比他们更会骗。”温明蕴拍了拍她的肩膀。
“听起来现场情形颠倒,局势已经被我们把控,为何你还不高兴?后面又发生了什么吗?”
果然当她提起此事,五公主的笑容瞬间收敛了起来,眉头紧皱。
“还能因为什么,那帮小人明明是他们挑衅在先,结果被文臣们压制了,他们又立刻诋毁,说我们大烨的臣子们果然名不虚传,只会耍嘴皮子功夫。到了战场上,可不是靠喷口水,就能赢的。他们当场就出来个壮汉,说是他们北魏的大力士,指名要和大烨朝的武状元比武。”
五公主说到这里,一直在翻白眼,只是后面却有些说不下去。
温明蕴看着她这副为难的表情,也能猜到结果。
“我们输了?”
“嗯,不止输了,还输得很惨,一连挑战三名武状元,都一败涂地。后来父皇让曹小狗上阵,可是北魏那边却不接茬,说他们要光明正大的对战,不和锦衣卫这种见不得光的鼠辈单挑,有损他们力士之名。呸,狗屁的力士,长得跟头没煽干净蛋的猪似的,给曹小狗提鞋都不配,还敢说他是鼠辈!曹小狗是谁都能骂的吗?”五公主气得爆了粗口。
她可以骂曹小狗,如意也能骂,甚至大烨朝上下都能骂,但北魏人也配骂吗?
明明是在说让人难受的事情,但是五公主后面吐槽的这几句话,着实把温明蕴给逗笑了。
“曹小狗听到你如此维护他,肯定会感动的。”
“哎,他跪下来感谢我,我也高兴不起来。哪怕后面温大人又讲笑话刺激他们也没用了,北魏指名道姓要武鸣将军跟他们对战,分明就是为难人!”五公主耷拉着嘴角,怎么都笑不出来。
当听到“武鸣将军”四个字的时候,温明蕴也忍不住皱起眉头。
武鸣将军是大烨朝的一个传奇,他是突然出现的。
在十八年前,大烨和北魏依旧在打仗,那一年风雪来得特别凶猛,大烨也处于多事之秋,刚经历过地震,再有这种严酷天气,简直雪上加霜,国库空虚。
两国争夺资源之战,打得异常凶狠和残忍。
也是那一年,冒出个戴着面具的小军师,虽然身形高大,但是光听那公鸭嗓子的声音,也知道还是个处于变声期的青少年。
在两国最盛大的一战中,眼看大烨朝即将败退,如果这次战败,边境线至少后缩几千里,整个北疆都将失控,大烨朝也岌岌可危。
而这个小军师领着几千兵马,却击退了十倍敌军,硬是在北魏的防线上撕开了一个缺口,并且在与大军汇合后,出谋划策,最终直捣黄龙,杀进敌军的主营帐,砍掉了敌军将领的头。
撤退之时,敌军后援赶到,气急败坏地高声询问:“报上姓名,来日取你狗命!”
小军师回头,冷声喝道:“无名无姓无家世,无父无母无过往。”
他手持红缨枪,猛地用力掷出,那支枪发出“嗖”的一声,飞过数人头顶,最终插进了喊话人的眼窝,直接贯穿整个脑袋。
“你,没有来日。”
说完这句话,他便拉着缰绳骑马飞奔离去,哪怕敌人的援军人数众多,也无人能留下他。
这副场景深深地印在在场人的脑海里,经由将士们口口相传,一直从北疆传到望京,辐射到各地。
整个大烨朝的人民,上到八十老翁,下到垂髫小儿,全都被他的威名所震。
那时候大街小巷,全都在议论他的丰功伟绩,无论是茶楼的说书先生,还是青楼的红粉艺伎,嘴里谈论的,眼里看到的都只有这个人。
而他回答敌军的那两句话,更是成为了流行语,就连街头穿开裆裤的三岁小孩儿打架,嘴里都喊着:“无名无姓无家世,无父无母无过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