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姐儿心里寒意缓缓升起,虽然心里已经想到了会有这种可能,可那不过是最糟糕的一种假设,等到这话真从邢寡妇嘴里说出来,她顿觉寒心彻骨,手悄悄抚上腹部,嘴里到底反问了一句:“娘也舍得?”
邢寡妇哪里知道莲姐儿心中所想,“怎么舍不得?你拖着个孩子,出去了怎么赚钱?难道咱们娘俩要饿死不成?!“
“娘当初生下了我,怎么没将我掐死?”
幽暗的牢房里,莲姐儿反问一句,倒引开了邢寡妇的话头,“当初你生下来,虽然是个闺女,但你好死鬼爹可是疼的不得了,小时候常把你抱在怀里,倒比人家的儿子还要稀罕些。可惜他是个短命鬼,早早去了,丢下咱们母女,还被族里霸占了房产田地,赶了出来……都是你那个死鬼爹,坑了我一辈子!”
她絮絮叨叨,从丈夫骂到了女婿,满肚子的怨气,连带着莲姐儿也是讨债鬼,她肚里的这个,自然就是小讨债鬼了。
莲姐儿从来不知道,原来自己也曾经在幼小懵懂的时候,得到过这般关爱,她从有记忆以来,跟着邢寡妇就非打即骂,从小都惧怕亲娘,渐渐长大,邢寡妇的话从无违拗,逆来顺受惯了,从没想到会落到如今这般田地。
她侧过身子,有泪静静流过脸颊,让她想起新婚之时,大牛痴痴瞧着她的目光,时不时还要问一句:“莲姐儿,我怎么觉得自己像做梦一样……”又傻又憨,跟头蛮牛似的,呼哧呼哧喘着粗气。
哪里想得到他会做下这等可怕的事来,可就算他在外劫货杀人,对自己却从来呵护备至,莲姐儿不曾从亲娘身上感受到的温柔关怀,都从他身上得到了。
他临出门之时,还记得在巷子口卖碗馉饳让小贩送到家里来,时时刻刻将她放在心上。
她悄悄擦干了脸上的泪水,心里暗暗下定了决心,无论如何这个孩子她会生下来。
☆、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一章
幽州知府马廷伟暗中聚众假扮劫匪,行盗匪之事查明,又是夏景行亲自押解进京,他往御前奏对,物证以及马廷伟与东宫少詹事黄承泽来往书信都交由圣人御览,人犯暂时交由刑部看押,等待圣心裁度。
齐帝万没料到,底下官员竟然胆大包天,撤了他的互市监管之权,他竟然敢扮做劫匪敛财,连东宫也牵扯进来了,顿时雷霆震怒,下令三司会审。
至于黄承泽与马廷伟来往书信,刚开始是叙旧,其后替东宫招揽,后面还有指示马廷伟趁着燕王不在幽州,命他暗中招揽燕王手下一干武将之事,又有替东宫开口索要财物之语。
这些来往书信皆被齐帝扣住,召了东宫前来,将这些信一股脑儿都砸到他面上去,“在京中朕的眼皮子底下活动就算了,竟连外臣都不放过!”
太子早听到风声,马廷伟被押解回京,心中暗恨燕王折了他的羽翼,断了他的一条财路,捡了其中一封信打开之后,又为自己喊冤:“父皇明鉴,儿臣委初不知黄承泽之事,外官往儿臣处送礼已是惯例,儿臣犯了失察之罪,却不知下面官员自作主张!”
齐帝近两年渐有力不从心之势,可太子只知一味结党,却实无大材,就算此次黄承泽替东宫招揽幽州官员并非出自太子本意,那他失察也不是一回了。
未来储君常犯失察之罪,让他如何放心将江山交到他手中?
齐帝心中对东宫当真是越来越失望了。
**************************************
宫中父子心中如何作想,全然不在夏景行考虑之内。
他原是押解人犯到京,静侯刑部审案,等此案有了结果,接了圣旨再行返回幽州,处理善后事宜。
三司会审之时,齐帝有暇召他进宫,有次从宫里出来倒遇上了礼部侍郎左光熙,这位侍郎大人热情邀请他前去喝酒。
夏景行身为武官,与文官天然不在同个阵营里,但左侍郎口才了得,拿了一堆大帽子扣上来,什么忠肝义胆,大直大勇之类的赞誉之词,不要钱一样往他身上堆,还道:“那年将军大捷,下官还往洛阳去颁旨,见到了府上小公子,那年他还小,却极是聪慧,也不知如今又是何等模样了?”
左光熙与夏景行并非旧识,但他这话出口,夏景行立刻想到了外祖父借他之手转送给小平安的见面礼,顿时心知肚明,欣然而往。
二人在酒楼上点了一桌菜,夏景行原还以为,他必是要说些外祖家的苦楚,哪知道这位左大人倒好似对幽州大感兴趣,言谈之间三句话离不了幽州局势,还问及当年幽州失守,后来反攻之事,话题倒是围着夏景行这么多年幽州生活打转,如果不是他先入为主的认为左光熙乃是外祖父门生,定然会觉得他这是要替哪位皇子有意招揽自己。
经过马廷伟之事,夏景行的政治敏感度又提高了不少,不会再简单的以为他们远在幽州,京中争斗与燕王一派无关。
酒酣散去,夏景行返回燕王府,心里还在思考着这个问题,猜测左光熙的来意。
左光熙此刻正在王老爷子书房,一起的还有王老太太,听他讲述夏景行这些年的经历。
夏景行历经生死,不但筋骨被磨的铁铸一般,就算是心志也早已坚硬如铁,与左光熙谈及当年幽州大捷,他带人突破重围深入辽国上京,当年的惊心动魄生死不计一往无前,肩负几十万十六州百姓的重责,如今在他嘴里不过是轻描淡写的几句话。细节之处还是左光熙一句句挖出来的。
外孙手握重兵,吐气扬眉,当初听来固然令人大快人心,可其中艰险却非常人能够承受的。王老太太在旁听的泪水涟涟,惊险万分。
第二日一大早,王家门上就有四名兵丁前来送礼,贴子递进去之后,王老先生看到帖子上那力透纸背的笔迹,最末署名,忙让人往后院去请王老太太。
王老太太听得书房来传话的小厮,还当外孙子上门了,忙忙的收拾了在丫环的服侍下到得前面书房,夏景行派去送礼的兵丁已经抬了东西进来了,向王老先生行过了大礼。
她进去后才知道,原来是外孙子派人上门送礼,却并非外孙子亲自上门,心里略感失望,到底也怨不到夏景行身上,多少年未走动过,当初不闻不问,如今哪能要求孩子不计前嫌上门来认亲。
等送礼的兵丁走了之后,她还跟王老先生念叨:“可怜他也只有生下来一岁来过咱们家里,这么些年恐怕连咱们府门都不知道朝哪开,如今还肯送了礼来,倒是孩子的一片心意了。”又红了眼眶儿埋怨王老先生:“你当初倒是哄我,说是往后有机会,带了我亲自上门去见见那孩子,如今人都到长安城了,却无动静,果然只是哄我的。”
王老先生脾性甚好,对老妻向来依从,也知她这么多年心伤难禁,对女儿的死不能释怀,好不容易想开了,要见一见外孙,却都不曾觅得良机得见,当下就派人前去燕王府打探夏景行的行踪。
夏家在长安城并无宅子,他又长驻幽州,当初论功行赏,齐帝赏了金银财帛,却不曾赏府邸。他来长安,多是住在燕王府客院。此次临行燕王就有嘱托,还令他住在燕王府客院。
燕王府上管家也知他与燕王交情匪浅,对这位燕王小时候的伴读,长大之后的左膀右臂十分照顾,虽则燕王不在府里,夏景行也不曾受到慢怠。
三司会审已毕,幽州互市劫匪一案所涉人证物证皆齐,除了案首马廷伟不肯认罪,将聚众打劫的事情全推到了庞师爷与其小舅子魏明身上之外,其余人员尽皆认罪。
马廷伟证词里只道他也是受庞师爷与魏明蒙蔽,二人提起由他们合伙做生意互分利润,他却不知拉到知府衙门的乃是赃银,不然他堂堂朝廷命官,岂能与盗匪同流合污?
大难临头,大家都身处刑部大牢,庞师爷自知活罪难逃,他尽心为马廷伟谋划,却不想最后被马廷伟推出来抵罪,想将自己脱个干净,他心中不忿,自然紧咬不放。
齐帝见到马廷伟与庞师爷证词,见得二人互相推诿反咬,顿时大怒,下令三司务必严审。
三司官员皆是刑狱老手,尤其此案简单明了,人证物证俱是齐全的,就连魏明销赃的西夏店主都请了来作证,又有被劫的货物单子,时间上又吻合,还有最后一次追到知府衙门的赃款,几个回合下来马廷伟就在言语上有了疏漏,不打自招了。
马廷伟原还心存妄念,想着总还有太子这条路,只要他不认罪,盼望着太子瞧在自己往日忠心的份儿上,将自己捞出来。只他对太子了解太少,却不知这位太子殿下最擅长做的事情就是断尾求生,他已经牵连到了太子,太子哪里还肯为他说一言半句,甚至在皇帝面前也落井下石,大呼他可恶,行事无忌,必要严惩,以警戒朝中官员。
黄承泽倒是比马廷伟罪责轻,毕竟他并没有亲自参与劫匪一案,但却替太子招揽地方官员,被圣旨撸去官员,遣返原籍,永不录用。
只花了半个月时间,幽州互市劫杀案就审结了,知府衙门以及庞师爷,魏明家中产业,参与劫案者家产一律抄没,所有被劫辽国客商的赔付款银,以及无辜丧命者的抚恤银子皆从此出。
首犯马廷伟,庞中发,魏明被判死刑,家眷没入官中,其余从犯笞五十,流放西北绝域,遇赦不赦,终身不得返乡。
案子既已审结,夏景行也知自己回幽州就在数日之内,便每日闲来带着人前往长安城各处去逛,给妻儿岳父买些长安特产带回去,也算略尽心意。
这日他在外面逛了一上午,才寻了个饭庄落座,便有一对老夫妇进了饭庄,到了他这一桌开口相询:“小哥不介意老夫拼个座吧?”
老先生须发皆白,宽袍大袖,虽着布衣却自有一股儒雅风采,旁边老妻慈眉善目,瞧着他眼圈儿有渐红之势,夏景行军中数年历练,这饭庄来客并不多,大堂还有空桌,偏这老夫妇要与自己拼桌,已知他们来意,请了他们落座,又让伙计添了几个老年人喜欢吃的软烂菜色。
老先生只抬眸将他上下打量,夏景行坐着由得老夫妇打量,心内隐含酸涩之意。
——若是他亲娘活着,该有多好啊!
老先生还罢了,到底是男子,神色间虽有激荡之意,还能压制得住,老妇人盯着他多瞧了几眼,便低头去拭泪。
原本与夏景行同坐一桌的兵丁们在老夫妇俩上前拼桌之时就挪到了旁边桌上,此刻注视着大将军桌上那诡异的气氛,悄悄议论:“……到底怎么回事?”
“上来拼个桌,瞧见大将军也抹眼泪,这是……认错人了吧?”
也有想象力丰富的,已经在脑子里补了一出认亲大戏,直到听得夏景行开口,顿时惊掉了下巴:原来他也有料事如神的时候啊!
“外祖父外祖母若想见我,只需往燕王府送个信儿,外孙必定往府里去请安,倒让孙儿惭愧了!”
他往外祖家送礼,就是怀着试探之意。毕竟当年王氏自尽,王家从此与宁家交恶多年,他虽已经离开镇北侯府,连姓氏也已经改了,可追根溯源,王氏之死也是为着保住儿子在镇北侯府嫡长子的地位,而不是让他在成人之后,因为母亲是被夫家休弃,自身处境尴尬。
就算王老先生夫妇从不曾当面对他口出恶言,但这么多年都不曾走动,就足以让夏景行在心中猜测自己的存在对于老夫妇俩来说,算得是严重的伤害。
让他若无其事的上门去,只怕引的外祖父母徒然伤心,索性投石问路。
就算是这投石问路,也还是基于王老先生借左光熙之手送了表礼给小平安,又有前几日左光熙的暗示,他才肯迈出这一步。
王老太太听得他识破了自己,也顾不得就在饭庄大堂里,眼泪顿时扑簌扑簌往下掉,伸手握住了他的手,抚摸着掌心里厚厚的茧子,再想想左光熙之语,顿时哭的更厉害了。
王老先生虽然心里也有波澜起伏,但见老妻如此,眼瞧着要失态,只能对夏景行露出个尴尬无奈的笑意来,“她就是这幅样子,你别太介意。”
二十多年不曾见过面,他已经从当初闺女怀里那个胖娃娃长成了顶天立地的男儿郎,再想到早逝的女儿,王老太太哪里还控制得了。
夏景行只得召来伙计,要了个雅间,亲自扶了王老太太往雅间里去了。
他们祖孙三人进去之后,雅间门从时里阖上之后,夏景行扶了二老坐下,行跪拜大礼。
王老先生夫妇万没料到这孩子对外祖家并无怨言,原还想着他自小畸零,久历人情冷暖,心中多少会有些偏激,哪知道见了面交谈之后,才知他男儿胸怀万丈,年少委屈早已冰消雪融,却不知此乃是夏芍药的功劳。
夏景行自与外祖父母相认,次日便登门拜访认亲,舅舅舅母,表兄弟姊妹们,倒是热热闹闹一大家子。
宁景世与宁景兰从小耻于以他为兄,反是王家这些表兄弟们在坊间听多了他英勇战绩,对他十分好奇,倒将他围在一处,非要听一听齐辽之战。
俱是年轻男子,胸中自有热血激荡,哪怕王家以诗书传家,所有男丁俱以读书为要,心中也怀有一腔报国热忱。夏景行便将十六州当年许多战事讲给他们听,其中多是自己身边英勇牺牲的袍泽兄弟,对自己的战绩倒不怎么提。
夏景行若是骄狂之辈,讲起自己战绩来洋洋得意,大约也不会让王家表兄弟们对他心中升起更多敬佩之情。但他不仅谦逊,谈起战争中死难的无辜百姓,更为怜悯遗憾,倒让这些表兄弟们更敬他心怀百姓,不怪他能居于如今的高位。
他在王家被王老太太多留了两日,才从外面游历回来的秦少安听闻他到了长安,倒往燕王府去寻他,经燕王府的管家指点,这才摸到王家门上来。
王老太太自与外孙子重逢,在他耳边念叨了无数遍,让他将来带妻儿来长安,听得他如今已经有了一儿一女,喜的让丫环将自己库里东西挑出来许多,除了给外孙媳妇的,大部分都是给小平安跟绮姐儿的。
夏景行被秦少安从王家请出来之后,十分感谢兄弟仗义相救,不然再呆下去还不知道王老太太又要找出什么东西让他押回幽州城去。
“真没想到你还真与王家相认了。”
整个长安城知道当年旧事的,都当王家与夏景行这辈子都不会有交集。
“王家与宁家交恶,我又不姓宁。”夏景行轻松调侃。他此次来长安城,不曾见过晋王以及镇北侯诸人,倒好似将这些人忘记了,哪怕与宁谦一场父子,也总归是渐成陌路,再无交集。
夏景行与秦少安也不过聚得两日,宫中便发了明旨,他便带着齐帝圣旨返回幽州,处理互市劫匪案的后续。走的时候,除了秦少安前来送行,王家舅父以及表兄弟们都来送行,又有王老太太以及其余人等给他家中妻儿以及岳父的礼物,倒让夏景行生出些牵挂来。
——王老先生夫妇已近风烛残年,再见亦不知何年。
“还要烦请舅父转告外祖父母,一定要保重身体,等我有空带了妻儿回长安来探望两位老人家。”
驻军守军轻易不得离开驻地,此次夏景行前来长安也是身有公务,不然也还不知道几年之后才能相见。
王家老太太听得儿子转告夏景行临行之语,又是泪溢眼眶。年纪渐老,渐觉时时日无多,如今见了外孙子这般出息,大约到得地下,也能向她那苦命的女儿交待了。
*************************
夏景行离了长安城,一路晓行夜宿,到得幽州城之后,便按圣旨行事,对所剩劫匪进行处理,另有被劫客商的赔付问题。
留在长安城的匪首马廷伟等人到得秋后自有刑部监斩,其余押解在幽州的上百名劫匪受过了笞刑,便要尽数流放西北绝域服苦役。
这些劫匪成家的只有十之二三,既然圣旨之上都不曾提起株连之事,燕王便下令将这些人放了。
邢寡妇与莲姐儿在牢里关了数月,一朝见得外面阳光,刺的双目都要睁不开。
莲姐儿小腹微微隆起,人却瘦成了一把枯柴,两腮深陷,在狱中度过了许多饥饿难捱不知前路是生是死的日子,大约是经受住了最糟糕的境况,她如今胆子反倒大了,总有种破釜沉舟的勇气。
才出了牢房门,她就问起守门的大牛所况,劫匪近百人,守着牢房门的哪里知道这么详细,再听她打听劫匪,顿时明白了,“他们被判了笞五十,流放西北苦塞之地服役,终身不得返乡。”
莲姐儿最怕的就是大牛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此刻听得他竟保下命来,眼前不禁眩晕,抚着肚子好容易才站稳了。邢寡妇已经尖了嗓了叫:“这个短命鬼儿,怎的没死了干净!可害苦了我儿!”
母女俩相互扶着往大牛当初赁的房子去了,小丫环早被官中发卖,折算劫案赔款。门上的封条已经打开了,娘俩进去之后,但见房里被翻的凌乱不堪,还是她们当日被抓之时的情景,房里钱财是没有了,只米面被褥还都在。
娘俩个草草烧水洗漱了一番,又做了些饭裹腹,在牢里数月,就算是白饭闻着也喷香。填饱了肚子,又休息了一夜,次日莲姐儿便收拾干净了,又烙了几张饼,大清早起来便要往牢房里去。
邢寡妇昨晚还盘算着如何让她将这孩子打下来,只她肚子都微微隆起,这孩子恐在肚里长牢了,又怕她伤了身子,反倒不值,只得暗叹命苦,盘算着孩子生下来之后送走,莲姐儿就又能重操旧业了。
天亮见她要往牢里去送饭,心里恨大牛恨的要死,到底还有一丝良知未泯,还叹道:“你去送送他也好,顺便让他写封休书,此后男婚女嫁再无干系。”
莲姐儿心中自有打算,也不应她,提着篮子去了牢里,见大牛趴在乱草丛中,臀部渗血,原来是个精壮汉子,如今也瘦了下来,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