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先生:“……”
这真是闲坐家中,祸从天降。
国子监收的监生们他如今还能弹压得住,可若是连皇孙们都一股脑儿跑来读书,到时侯这帮心思各异的龙子凤孙们在国子监里拉帮结派,有了纷争,难道他还要腆着老脸往宫里去寻齐帝主持公道?
老先生愁他的,小平安听到这个消息却万分高兴:世子哥哥要来国子监读书了呢。
既然郁丛生算是他在国子监的朋友,又知道他的身份,他便悄悄告诉郁丛生这个好消息。
郁丛生:“……”还能不能好好读书了?!
他与王老先生的想法类似。
皇孙们与宗室子弟好好在宫学里玩就行了,龙子凤孙打架,就在自己的主战场打,何必还要关闭了主战场跑到他们这里来添乱?
龙子凤孙自然高了官宦子弟一头,原本皇孙们不来,整个国子监便是恩荫生站在监生的最顶端,其次才是各州府推荐的学子,最次还有捐生,可是皇孙们来了,他们这些人就要生生被压一头了,想想未来的日子真是又憋屈又不开心,唯有努力读书尽早从国子监考出去了。
他惆怅一叹,小平安捧着脸蛋坐在他旁边有感而发:“怎么郁哥哥听到这个好消息,跟祖父听到的表情差不多呢?你们愁什么?”
想到旧日小伙伴萧烨很快就要来国子监与他会合了,他真是说不出的开心。
郁丛生摸摸他的脑袋,为这个天真的孩子默默哀悼:果然无知是福。
燕王与太子之间的纠纷,连宫里皇后帝帝都插手了,闹的沸沸扬扬,无论帝后多么不想让人知道,还是传了出去。这个天真的孩子还当燕王世子跟皇长孙一起被发配到国子监,他这个燕王党后代会有好日子过呢。
*********************************
在此之前,萧烨先被燕王妃狠狠训了一顿。
她生的儿子原来也是沉稳乖巧的,小时候就很省心,哪知道长到这个岁数忽的就热血上头了。
“你也知道东宫对你父王有微词,就算是皇长孙明里暗里讽刺你父王,只作耳边风就是了。偏你要与他打起来,不怪你皇祖父震怒。”
“可是……可是他天天讽刺我父王,儿子怎么能听到有人辱及父王还能坐的安稳呢?”
“难道你认为你父王就是萧铄认为的那种人?”
萧烨眼眶红了,梗着脖子满脸激愤:“就是因为他在污蔑诽谤父王,儿子才更不能忍!”最近他都觉得自己快忍成千万老龟了。
“难道因为萧铄的几句话,你父王就会被抹黑?或者掉块肉?”
萧烨不可思议的看着燕王妃,差点哭出来:“母妃不觉得生气吗?父王根本不是这样的人,你听到别人这样说父王,你不难过吗?”燕王妃的冷静在他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他都要怀疑母亲对父亲可还有一点夫妻情义。
到底是年轻啊。
燕王妃叹一口气,拉了他的手,凝睇着他:“我与你父王夫妻一体,旁人污蔑诽谤你父王就如同在污蔑我,我怎么会不难过。可是烨儿你要知道,你是皇家子弟,身上背负的原本就比普通孩子多,不似民间的孩子,街头巷尾跟同龄的孩子们打一架,过后大不了不再来往。难道你以后还能不跟萧铄来往?”
萧烨想了想也不可能,纵不能当堂兄弟来往,可将来万一萧铄继了大位呢?他不还得跪倒在萧铄脚下称臣?
一想到此只觉屈辱上头,“萧铄气量狭小,自私多疑,难道他将来真的要继大位吗?”
理论上如此,太子妃所生的儿子自然是未来天子的人选。但是事实上这中间的几十年里,还得看萧铄有没有那个运气走到最后。东宫可不止太子妃一个生了儿子。
这种话,燕王妃自然不能跟儿子讨论,只能教导他:“只有忍常人所不能忍,做个气量恢宏之人。旁人无论如何诽谤,你自己心里清楚事实原委,知道你父王不是这样的人,那又有什么关系?”
萧烨慢慢垂下了脑袋,若有所思。
燕王在窗外听得妻儿这番话,唇边露出一抹苦笑。燕王妃如此教导萧烨,方是长久之道。他不是不知道燕王妃每次前往宫里请安,都或多或少的受到皇后的刁难,可是他无能为力,就连自己也要在皇后面前陪着小心。
人在绝对的地位权势相差甚远之时,除了蜇伏,还有别的什么办法呢?
等到晚饭之后,燕王留下儿子,考校他的功课,又查验他最近练功情况。
萧烨在母亲面前自然理直气壮,只觉得自己在为父亲打抱不平,可是当真触及到燕王那双一切都了然的眼眸之后,到底有几分羞愧难当,只觉得自己原本抱着打抱不平的心思,可是现在却似乎给燕王惹了个□□烦。
东宫与燕王府本来就不合,他却又往这裂缝上浇了一瓮油,将来东宫即位,让燕王如何自处呢?万一东宫父子联手刁难燕王呢?
小小少年很烦恼。
他很怀念幽州单纯忙碌的日子,每日里除了读书就是出门玩乐,有一帮言听计从的小伙伴们,而且从来不必费心思量这么多利益相关的事情,直想的脑汁子疼。
燕王见儿子功课认真,压根没提他与萧铄打架的事情,害萧烨一晚上提心吊胆,生怕被他问起来。直到最后离开书房的时候,燕王才扶着儿子的肩膀,直视他的眼睛:“你须记得,在没有对手强大之时,也只有忍耐一途。如果真要打败他,务必一击而中,让他没有翻身的余地!”
萧烨一愣,起先不明白他在说什么,这话在脑子里过了三遍,眸中渐渐染上了笑意,语声是难得的轻快:“儿子记下了!”
“去吧!”
萧烨几乎是面上带笑从燕王书房里退了出来。
等到小平安再次在国子监见到萧烨,总觉得他有哪里不一样了,绕着他转了好几圈,“奇怪,世子哥哥怎么瞧着跟原来不一样了。”哪里不一样,他也说不上来。
眼下周围并没旁人,他原还叫世子殿下,被萧烨给纠正了过来:“这称呼怎么听着这么别扭?”
小平安笑了一下,又委屈道:“还不是我娘亲,说在外面不能再叫世子哥哥了,不合礼数,小心被别人听到,只能叫世子殿下。”
原来不是他一个人在变,大家都在变。
只是,眼前的傻小子终究还是个小屁孩,到底还保有天真这项品质。
萧烨总觉得不知不觉间,他早不复当初的天真了。
他揉了一把小平安的脑袋:“没人的时候就这么叫吧,我爱听。”又叮嘱他,平日跟紧了国子监的先生们,尽量不要落单,就算落单也要防范皇长孙那拨人。
小平安狡黯一笑,带着孩童的简洁明了的思维方式丢下一句话:“我知道的,皇长孙跟世子哥哥不合,那我也跟他不合。如果有机会,我就揍他给世子哥哥出气。”
萧烨顿时被他这番小模样给逗乐了,原来腔子里的郁气也不知不觉散了。他这模样,可不是自己在宫学里打架时候的蛮牛模样,虽然义气感人,可到底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往以后的生活里埋下隐患。
到底是燕王妃的教导起了作用。
小平安年纪到底还小,他跟叮嘱弟弟一般小声教他:“你这小声板是揍不了他的。长安城啊,不流行动手,咱们往后得动脑子,动脑子知道不?”
这日他直接坐着马车回家去了,到家还问及夏芍药此事,愁绪满怀的抱着自己的大脑袋摇晃:“娘,我是不是不够聪明啊?想了一天也没想明白怎么动脑子才能整到皇长孙?”
将夏芍药吓了个半死。
“你整皇长孙做什么?”做臣子的无论何时,肯定都不及皇孙在圣人面前来的重要。
作者有话要说:
☆、第129章
第一百二十九章
“他欺负世子哥哥啊。”小平安回答的理所应当。
夏芍药内心是崩溃的,但是表面上还要表现的很是镇定,捏捏儿子的胳膊:“你打得过皇长孙?”
小平安摇头,“他大了我好几岁呢。”
“那你爹打得过他爹?”
太子与他爹打架……小平安虽然年纪尚小,可是也知道君威不可犯,太子亦属此列。
他耷拉着脑袋,好像被人抛弃了一般,显出一种孩子式的软弱,良久才抬起湿润的大眼睛,十分委屈:“可是娘,他欺负世子哥哥啊!”
夏芍药心里那些纠结瞬间消散了,摸摸他的脑袋,“小平安有没有想过别的办法呢?”总感觉有哪里不对……
直到夏景行从营里回来,夏芍药才知道自己哪里不对了。
——被儿子带跑偏了!
她应该好生教育儿子在国子监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之后,首先如何学会保护自己,而不是一脑门子要为萧烨伸张正义的念头,万一这小子真冲动起来,与皇长孙发生了冲突,那就不好收场了。
萧烨与萧铄发生冲突,尚算堂兄弟之间的小摩擦,在他还是皇孙的时候,大家谁又比谁高贵呢?至少在齐帝处理皇孙打架这件事情上,就可以揣摩他的态度了。他并无意抬高皇长孙而贬低其余的孙儿们。
但是如果小平安与皇长孙起了直接冲突,那可就不好办了。
臣子家中的孩子冒犯了龙子凤孙,说好听些是孩子不懂事家教不严,说不好听是家中父母教唆,目无君上皇族……够她家夏大将军喝一壶的。
他拼死拼活这么些年,连命都差点搭上才爬到今天的位子,可不是为了拿赫赫战功给儿子擦屁股收拾烂摊子的。
夏芍药真是内心充满了担忧,却不能亲自往王家去教导儿子。小平安最近一个月回家一两次,其余时间都跟着王老爷子起居,她平白无故冲过去教育儿子,总要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不是。
夏景行听了老婆的复述,倒不甚担心:“平安年纪虽小,人却不傻,又有外祖父提点,世子护着,应该不会出什么事儿。”他真是太天真了。
夏芍药但愿自己多想了。
夏景行此次休假,还有件事情要做。上次跟秦瑱借了人,才将京郊大营梳理清楚,又让徐克诚以及下面那些心怀叵测之辈得到了应有的惩处,还未登门谢过侍郎大人。前两日他就托人送了帖子,休假的时候要往华阳大长公主府上去拜望。
夏芍药准备了一份厚礼,他却道:“少安说大长公主很想见见你,今日可不是为夫一人出门,而是咱们夫妻一起。”
“见我做甚?”
夏芍药到长安之后,除了见过了燕王妃,与京中贵眷们还未打过照面。她自己在市井商户家里长大,自觉与京中这些贵妇隔膜的很,还真没想过要去结交。反正夏景行的位子很是敏感,还真不宜与官眷结交,省得上面忌惮。
这事还是赖秦少安。夏景行坐稳了京郊大营掌军的位子,他便回家向大长公主炫耀,倒好似他自己坐到了那位子上去。华阳大长公主提起让夏景行过府来玩,秦少安便道:“他忙了这些日子,家里夫人从幽州过来都不及团聚,一心扑在公事上。最近大约要抽空在家里陪陪夫人吧。”
“夏夫人上京中来了?我怎么恍惚记得,她家里以前好像是卖芍药花的?”
华阳大长公主一大爱好就是芍药花,她院里摆着不少名品,都是身边丫环贴身照料着,照料花儿比照料人还细心呢。若是枯死了一棵,她怕是得伤心好几日。
秦少安拍手大赞:“祖母记性真好!夏夫人家里世代种芍药花的,在洛阳城可是一绝!”
“那就把夏夫人也叫来,跟老婆子聊聊天。”实则是她院里有两盆芍药近日发蔫,一盆粉盘藏珠,一盘金带围,就怕今年长的不好,误了花期,正好有莳花弄草的高手到了长安,自然得把握机会了。
作客当日,夏景行夫妇将绮姐儿留在家里,由丫环奶娘照看,坐着马车去了华阳大长公主府。
秦瑱今日休沐,一大早就留在了府里,昨晚就让人给秦少宗传话,明日怀化大将军上门作客,让他留在家里陪客。
秦少宗从来在外面浪荡惯了,每次见面都被秦瑱训斥不务正业,多多少少对亲爹有了心理阴影,能避则避。况且府里来客,秦瑱还怕这个不成器的儿子丢了他的脸,也基本不让他出来待客。难得这次特意传了话让他别往外面乱跑,在府里正经的做回主人。
他这日高兴,还往许氏房里去了,嘱咐她:“明儿夏大将军携妻过府,你也多留心些,与夏夫人多亲近亲近。夏大将军如今可是实权人物,不知道多少人想与他交好,这次你夫君我总算办了件正经事,让咱爹也瞧瞧,我也不是只会吃喝玩乐的人。”
许氏乃是大理寺少卿之女,最近长安城中风云际会,她回娘家也略有耳闻。对丈夫能够结交到夏景行,倒是颇为意外,还道:“夫君可是诳我?”这两人完全不是一路人好吧。
正在她房里侍候的寒向蓝听得夏景行夫妇要来,差点将才要斟给秦少宗的茶盏给打翻,心里如打翻了五味瓶一般,酸的辣的苦的全涌上了心头,心中狂跳,只觉快按不住自己一颗心了,忙忙低头掩饰。
秦少宗并未曾注意妾室的表情,被许氏逗的大乐:“这等好事,我何必诳你?!”
正此时,有丫环婆子带着孩子们过来了,秦少安还夸一句长女,再夸一句庶长子,又逗一逗奶嬷嬷怀里抱着的幼子,正是许氏去年秋天生的俊哥儿,白胖胖圆团团,被亲爹捏了把脸也不哭,还笑的十分高兴,伸着胳膊想要让他抱。
寒向蓝默默低下了头,也不敢在房里逗留,很快便退了出来,心里宛若吞了黄莲一般。
她生的儿子自抱到许氏身边养着,就母子不得亲近。许氏倒是不苛待孩子,该有的都有。从丫环到奶嬷嬷,见得正室待庶长子不错,便也拿他当小主子待。
秦修四岁开蒙,如今六七岁,已经很是认得一些字,读过几本书了,打扮的宛若贵公子一般,眉目肖父,十足俊秀,由于自小养在许氏身边,待许氏倒亲近,与亲生母亲反而很是疏远。
许氏自小读书识字,很有些见地,自秦修开蒙之后,常考校他的功课,倒比秦少宗这个父亲还要称职些。秦修年纪渐长,知道自己并非许氏亲生,去年许氏生了嫡子之后,很有那起子碎嘴的婆子嘀咕,这下子二*奶奶待修哥儿可比不上旧时,他心里着实有些慌。
小孩子都是敏感的,他与寒向蓝原本就不曾单独相处过,都是在人群里丫环婆子围着远远瞧一眼,或者她偶尔在许氏房里替自己端茶倒水拿点心,别无余话。小时候的记忆里这是个沉默的女人,平日就跟在许氏身后端茶倒水打帘子,跟丫环做的也没差,在他眼里寒姨娘除了称呼与丫环不同,别的地方还真没什么不同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