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绑,是请!本王下令请了夏少东来,只这些蠢货自作主张,真跟本王无关啊!”
燕王觉得,他真是好生冤枉!
***********************************
夏景行回幽州城复命的时候,见到一瘸一拐的禹兴国,还开玩笑:“禹头儿这是怎么了?”没听说最近有战事啊。
禹兴国幽怨的瞧他一眼,心里是说不出的痛悔。
他原还想着,夏将军家里的浑家生的娇美纤弱,大约除了针线女红,温柔解语,便没旁的技能了。顶好就是个花瓶,放在男人身边赏心悦目,抱在怀里满臂生香,只没想到她居然还有看家本领,坐在燕王府前院单辟出的院子里,殿下便派人将卷宗账簿子一叠一叠往进抱,摞的山高,她坐在厅里算帐,门外都能听得到算盘噼哩叭啦连珠般的响。
——感情殿下是请了个帐房先生啊?!
禹兴国的揣测落了空,反挨了十军棍,手底下一同参与此事的兄弟们都吃了哑巴亏,再见到夏景行能淡定才怪。
夏景行一直挂心着老婆,只是抽不开身前去见她,忙的整个人都瘦了一圈,好不容易回幽州来复命,想着总能抽出几日功夫往应州跑一趟的。当初说好了的,她在应州等自己。
进了燕王的书房行过了礼,还笑:“殿下可知禹兴国怎么了?末将方才进来,问侯了他一句,他倒拿斜眼瞪末将,末将……好像也没得罪他啊!”
燕王面上浮现一丝尴尬,很快便被极好的掩饰了,“哦,他那是去应州接你媳妇儿,粗手粗脚的惹了你媳妇不高兴,我那是替你媳妇儿出气,就让人打了他十军棍。”
“殿下是说我家娘子在幽州?”夏景行乐的笑开了花,“我媳妇也不是不讲理的人,禹兴国既然惹的她不高兴,那肯定是禹兴国的不是!”
有这么护短的么?听都没听事情经过,便武断的下了结论。
不过燕王也很不好意思告诉夏景行事情的经过,只能在心里嘲笑他但凡涉及了自家媳妇,瞬间从一个精明的人降格为二傻子,总觉得夏少东无一处不好,无一处不完美。如果有问题,那也是别人的问题,而非自家媳妇的。
夏景行心里早飞到了老婆身边,心不在焉的向燕王禀报了安置辽人女奴与牲畜的事情,立刻便告辞出来,找府里的人问夏芍药住的院子,脚下如飞,身轻如燕,无论见到谁都露出个灿烂的笑容,与在门口值守的禹兴国再打照面,还抬脚在他屁股上踹了一下,“让你得罪我媳妇儿!”
禹兴国疼的眦牙裂嘴,悔的肠子都青了,只恨自己见识太短浅,没想到夏家后院居然还藏龙卧虎,值得殿下大动干戈的请了人来。
等到夫妻俩见了面,夏景行问及禹兴国如何得罪了老婆,听夏芍药狠狠在他面前告了一状,顿时觉得方才自己踢禹兴国的那一脚还是太轻了些,就应该狠狠在他屁*股上踩个十来八脚!
——连他的媳妇儿都敢绑了,这哪里是得罪的问题,而是准备跟他结仇了!
夏芍药揉着手腕子偎在他怀里,闻着他身上的汗味,只觉心安,还悄悄在他腮边香了一记。夏景行低头去瞧,她双目晶亮,闪烁着快乐的光芒,声音轻快,“夫君,你知道我多高兴吗?辽人退兵了,这下咱们就能一起回去看儿子了。”提起儿子她眼圈都红了,“我走的时候他不知道,也不知道回去他会不会生气?”
他还太小,有些事情说了也未必明白,索性夏芍药走的时候便没告诉儿子。想到那香香软软的小肉团子,夏芍药整颗心都要融化了。
尤其,当初来幽州是抱着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打算,就连衣服她也全挑的素色不打眼的,就怕万一听到噩耗。哪知道世事出人意料,夫婿不但活着回来了,还连连立功,想来上面定然会有所嘉奖。
如今心情,与当初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夏景行怀里揽着媳妇儿,禁不住心猿意马,揽着她的细腰就要亲,被夏芍药拿小手按在了他唇上,不安的四下去瞧,“这厅里是殿下分给我算帐的地方,哪里就能……”剩下的话便被夏景行吞到了肚里去,只余小猫般咕哝的抗议。
他觉得可爱,只觉揽在怀里的腰身瞬间就僵硬了起来,便知她这是紧张了,生怕有人撞进来。也难怪夏芍药担心,她在这厅里算帐的时候,就从来没停过人,时不时就有人抱着卷宗帐册进来,除了要核伤亡人员的抚恤银子,还有钱粮谷草,军械之类,都是外面军吏们分几处来做,最后全堆到她这里来核的。
夏景行嘬得她口内香津,只觉全身燥热,怀里的人儿已经感觉到了他的反应,挣扎着死活不肯再往他膝上坐着了,扭了身子要下去,他却衔了她的耳珠去嘬,喘息声渐粗了起来,大掌只往她胸前去抚*弄,夏芍药被他这番孟浪行为惊的死死揪着自己的衣襟,生怕他更进一步。
“夫君你……”明明以前是个温润君子,军中历练三年,倒越来越似军痞了,行事简直再没了禁忌。
偏他嘬两下,还在她耳边轻语,“在草原上的时候,好几次半夜为夫都梦见了你!”又抱怨燕王,“手底下也不是没人,干嘛非要使唤我媳妇儿?”又不拿俸禄,也不请军功,这不是白使唤人嘛。
还白白浪费了他们夫妻相处的光阴。
二人在房里厮磨了好大一会子,夏芍药只觉得浑身火烫酥软,只觉得再被他搂在怀里搓弄,都要出事儿了,这才分开坐了,各喝了一杯凉茶消消火。
厅里桌上案上甚尔榻上都堆满了帐册卷宗,夏景行皱着眉头瞧过去,可是心疼坏了,“这么多帐册要算到几时去?”
夏芍药见了他,满心满眼都只有他,哪里还有心情算帐,以手撑着下巴撒娇,“我也不知道呀,什么时候算完什么时候再说吧。”恐怕一时半会算不完了。
又问及他今日可能歇息,夏景行面现为难之,他倒是也想与老婆好好过两日二人世界,只燕王那里一大摊子事儿恐怕不得空,只能安抚她,“等忙过这阵子就好了!”院里已经有人在喊,“将军,殿下请了你过去,说是有事儿要商议!”
夏芍药顿时将整个脑袋往面前的账簿子上埋下去,哀叹一声,“得!我还是算帐吧,至少还能打发时间,忙起来时间也过的快些!”
夏景行凑过去捧起她的脸,往她脸蛋上狠狠亲香了几口,这才意犹不舍的要走,夏芍药起身去送他,掀起帘子一瞧院里,顿时满脸羞红。
——院子里依次站着整一列捧着帐册的军士们,前锋营的四人正站在厅门口拦着不让这些人进来,杀鸡抹脖子的吓唬,免得这些人没有眼色打搅了他们家头儿与夫人的甜蜜时光。
捧着帐册的军士们直恨不得自己生个鹅脖子,好伸长了往厅堂内瞧一眼,一个个兴奋的直朝身边的人打眼色,就是没人说话,院子里安静的吓人,恐怕屋里的响动都教这帮家伙听了去。
夏芍药的脸儿瞬间就红了,脑子里轰的一声,胳膊伸到夏景行背后,朝着他腰侧的软肉使劲掐了一把:都怨他!教她丢这么大的人!
成亲的时候都没人听壁角,偏今儿被人堵在厅堂里听了会壁角。
她扭身就往厅里去了,夏景行却不以为意,还朝着捧帐册的士兵训话:“一个个的打起精神,别东张西望的!”压低了声音威胁:“要是多瞧一眼,小心本将军挖了你们的眼睛!”
他如今战功赫赫,在燕王手下可算是一员战将,普通士兵见得他俱要称一声“夏将军”,平日也算得有些威严,但这话说出来捧着帐册的军士们齐齐低头应是,抽着肩膀笑的东倒西歪,全无正形!
——没想到定远将军吃起醋来,现平日判若两人。
☆、第71章
第七十一章
耶律璟是带着大队人马回到上京城之后,才知道日连部与羽陵部被灭的消息的。
耶律德光本来就不情愿为着女人撤兵,当即就恼了:“我就知道汉人狡诈,绑了皇嫂不说,还悄悄灭了两部!”当即请命要重返燕云十六州,再辟疆土,还是被耶律璟给强行拦住了。
“汉人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咱们才撤兵回来,将士出征三年未曾还家,忽听军令再征齐国,士气定然不会高的。再者汉人已经尝到了甜头,如今要做的不是带兵前去攻打燕云十六州,而是传召各部商议齐人战术上的改变,如何应对齐人再行突袭。”
萧玉音被送出应州城,与耶律璟会合,当即说出心中担忧。她跟随夏景行以及赵六辗转漠北漠南的大片土地,见识过了这些人在草原上行事,当时便提醒耶律璟要防备汉人出关去攻击各部。耶律璟当时还不放在心上,只当萧玉音这是被汉人所掳,吓破了胆子。
哪知道才回来就听到了两部被灭的消息,才知萧玉音所言非虚,汉人果然已经考虑从被动保守防备到主动出击,战略战术的改变势必要让此后辽齐战争格局重新改变。
身为一国可汗,耶律璟的出发点与耶律德光全然不同。
耶律德光可以只关注一城一池的胜利,以夺下齐人多少城池为目标,但耶律璟要关注的却是整个大辽与齐国战争的全盘格局,而非一隅得失。
兄弟俩在延昌宫发生了激烈的争执,耶律德光心头郁恨难消,明明战局一片大好,却必须撤兵回国,这对于他是重大的打击,一路之上都不曾与耶律璟争论过什么,但是听得两部被灭,终于忍无可忍:“皇兄枉为一国可汗,两部被灭,竟然无所作为!难道就不怕我大辽子民对皇兄心生寒意?”
耶律璟人到中年,到底不似年轻时候热血激情,经历了一次皇后被掳事件,再强硬的心脏也被吓的差点出了问题,两名皇子原来有各自的属地,一两年回来一次,如今也被他留在了上京城,陪伴惊魂未定的萧玉音。
“阿弟,此事须得从长计议,决不是义气用事的时候。粮草辎重,朝中声音总还是要听一听的!”
耶律德光哪里听得进去,脾气上来了就差指着耶律璟的鼻子骂他女色误国了,“皇兄连草原上男人的血性都没了,连了皇嫂将众将士流血舍命夺来的城池拱手相让不说,就算是知道两部被灭,也生不出一点点替部族百姓报仇的想法,你让为弟的怎么想?让朝中众臣怎么想?”
萧珙原本是站在旁边看热闹的,对于耶律德光咄咄逼人的态度,以及萧玉音被赎回来的不满都瞧在眼里,见大汗一再忍让,到底还是插了句嘴:“王爷此话有误,大汗也没说不为两部百姓报仇,只要再起征战,不但要重新调兵遣将,还须粮草辎重点算清楚,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耶律德光年轻气盛,打仗从来都只是负责往前冲,后勤都由耶律璟督促其余官员在保障。萧珙自己就分管过这些事情。作为一名保守派的官员,尤其是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权势地位稳固,只要不出岔子,下任汗王就是自己女儿所出,他并不赞成南侵。
汉人的江山是繁华锦绣,但那不适合辽人放歌牧马。
大齐百姓与辽人牧民过的是截然不同的生活,听说前者被限定在乡土之上一生躬耕,但辽人却是自由的民族,在马背上辗转,追逐着太阳高歌,与心爱的姑娘生一窝小崽子,看着他们在草原上撒欢,渐渐长成勇士,敢斗豺狼……
耶律德光生气归生气,尤其对耶律璟的旨意还不能反驳,虽然憋屈到底也还有底线,但对萧珙可就毫无顾忌了。他身为丹东王,手握重兵,又是可汗胞弟,追随可汗立下赫赫战功,原本对朝中辅佐耶律璟的官员们就看不上眼,认为他们只会指手划脚,特别是萧珙这种凭着女儿上位成为可汗心腹重臣的,那就更瞧不在眼里了。
更何况此次若非萧玉音坏事,说不定汉人半壁江山都要被大辽拿下了。
当下更是毫不客气,指着萧珙的鼻子就骂,“皇兄原本雄才大略,都是你们这帮人整天在他耳边教唆,这才让他优柔寡断了起来!”遥想俩兄弟当年纵马草原,挥斥方遒,才打下整个草原。
萧珙万没想到不过就是帮可汗说了句话,立刻就遭到了耶律德光的攻击。再怎么说,他也是可汗的岳父,就连可汗都从来不曾指着他的鼻子骂过,却被耶律德光指着鼻子骂,哪里还肯再忍,立刻也指着耶律德光的鼻子骂了起来,“老夫是瞧在可汗面上才让着你的,能征善战有什么用?部落安抚呢?我辽人百姓难道不需要过安稳日子?”
这恰恰反应了辽国主战派与保守派的争执焦点。
主战派认为辽人能够一生在马背上征战便是荣耀,而保守派却认为辽人在草原上放歌牧马才是详和安宁的生活,而不是面对重赋或者直面生死性命之搏。
很快丹东王耶律德光与大丞相萧珙在延昌宫保兴殿里一度激烈争吵到差点打起来的事情便传扬开来,不久之后,奉召前来上京城议事的各部落首领,以及辽国官员重臣皆知道了这件事情,顿时议论纷纷。
*********************************
两方战局有了明显的变化,最高兴的莫过于身在长安城中的齐帝,自接到燕王的捷报之后,燕王府里把守的禁军早早就撤了,各种吃的玩的赏赐流水般送到了燕王府,上至太子下至诸皇子以及官员人人侧目,就连燕王岳家上门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燕王府里如今只有燕王妃与小世子,官员想要示好也是巴结无门,就连家眷送了拜贴去,燕王妃也是闭门谢客的。
她自带着小世子进京,备尝冷眼。那时候战事失利,燕王誓要与燕云十六州共存亡,她都已经做好了被囚禁一生的打算,只要能让她好好抚养儿子长大。
从宫里皇后到东宫太子妃,以及诸皇子妃都怕沾上了她似的,连个话儿也不肯传,其余官员更别提了,那时候燕王妃便知道她此生荣耀也只系于燕王一个人身上,与其余人等无关。
因此,燕王妃不但闭门谢客,就算是后来府外守着的禁军被撤,她也不曾进宫去与皇后太子妃联系感情,走动走动。
不过是无用功罢了。
圣人赏完了燕王妃与世子,开始在太子面前念叨起了燕王的好,“三儿从小就是个活泼好动的性子,喜武厌文,以前还嫌他闹腾,没想到他倒是天生的武将,戍边有功呐!朕也有三年没见过三儿了,甚是想念呐,传旨让他回来吧,等他到了长安城,再行封赏此次有功之臣!”
太子嘴里敷衍着,“三弟这几年辛苦了,正应回长安来好生休整休整,也好与父皇母后团聚,共享天伦。”心里却有几分烦恼。
当初他以为燕王战事失利再难翻身,便开始重新押注,哪知道王光与周同纯粹就是俩酒囊饭袋,前者运道还好些,至少性命保住了,后者就是个倒霉鬼,直接死在了幽州城外。
周同死了倒是一了百了,可王光没死,带着十万大军前去支援燕王,最后只剩了三万多残兵,连一座城池都没拿下来,到了燕王这儿只有奏折最后一句轻飘飘的话,“……早闻朝中点兵派将支援幽州战事,儿臣奔波数州,还当此是虚言,没想到与辽人议和之后,前往幽州接管城池,才在城外遇见了王光将军,带领约三四万人马立于城下,与辽首耶律德光胶峙。”旁的再无一句。
圣人高兴完了,才想起来追究王光与周同的责任,“当初点兵十万,寸功未立就折损了六万多人马,太子以为此事该如何?”
太子悄摸纳了王光一女在身边服侍,有郑贵妃枕头风吹着,圣人很快便知道了此事。只他认为这不影响战局,相反如果王光因为向太子献了女儿而在战场上全力以赴,也是好事。他后宫如今就有不少妃子来自朝中重臣之家。
只没想到王光钻营小道有术,真打起仗来却是个脓包,多年前在西北与西夏人打仗还算不错,如今却败于辽人之手。
圣人此时对燕王有多喜欢,就对损兵折将又寸功未立的王光有多厌烦,人还在路上就传旨拘拿。
王光带的十万人马乃是从京郊南北大营抽调,乃是戍京将士,战事完结之后要带兵回京复命,不似燕王手下,依旧驻守燕云十六州,善后收尾,安抚百姓,原地驻守。
离开幽州的时候,他多次前往城内燕王府求见燕王,只盼着能跟燕王深入沟通一番,求他在圣人面前为自己开脱几句,比如在此战之中奉了燕王之令拖住了耶律德光,在大战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可惜燕王府的守卫十分尽职,每次均以“殿下很忙,没空见将军,王将军还请回”就将他打发了。
王光给燕王府守卫塞了好多次银子,也只换得可以在燕王府门口守上半个时辰的机会,有次他还瞧见个身着盔甲身形高健的年轻人带着护卫说笑着进了燕王府,门口守卫瞧见他笑容满面,连向里禀报都不曾,就迎了他进去。
他凑上前去小心的问,“小兄弟,方才那位是?”不塞红包也就算了,可到了门口就直接抬脚走了进去,好大的脸面。
守卫睨他一眼,语气里满是自豪,“那可是夏将军,战功赫赫,此次逼的辽人退兵多亏得他与赵校尉。那会儿我们兄弟在儒州挨饿,也多亏了夏将军夫人及时送粮过来,听说夏夫人连家产都全部捐了自筹了军粮来,那可是救了我们兄弟的命,饿着肚子可怎么打仗呢?”
王光只好默默的退了回去,到底在回京之前也没见到过燕王殿下,他悔的肠子都青了。
早知道战后求见燕王这么难的,当初怎么也应该带兵直奔燕王帐下,如今军功也到手了,哪比得此次灰溜溜回京?
太子因着王光与周同之事,心中窝火,回到东宫之后便下令将王光之女送往冷僻之处,太子妃来禀,“今日太医来诊,王氏已经有了三个月的身孕了。”
太子妃早已育有皇太孙,但王氏父亲在外征战,若是回来之后又立军功,身后还有个掌兵的父亲,那就是一大威胁了,因此对王氏很是关注。
“有孕便有孕,难道送她到僻静处安胎也错了?”
太子妃忖度着王氏的父亲难道出战不利?她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是大松了一口气,立即转身便要去安排王氏,欲将她送往东宫最僻静的院落,才转过身,太子便唤住了她,“太子妃可在宫里见过燕王妃?”
太子妃是每日都要往宫中例行请安的,而燕王妃接了赏赐,定然是要进宫谢恩的,到时候妯娌俩在宫中相见,不着痕迹的联络感情,倒比特意派人前去道喜来的更自然些。
出于某种特殊的心理,太子从生下来便是正统嫡子,在所有皇子们面前都是半个君主,将来地位更是天差地别,而太子妃也是未来国母,夫妻俩从来只有别的兄弟捧着的道理,没道理转回头去捧别的兄弟。
这关乎尊严问题。
太子妃摇头,“三弟妹并未进宫谢恩,听说如今依旧是闭门谢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