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捧着农事书也是愁眉苦脸,“殿下难道忘了,咱们俩爱好是一致的?”当初讨论兵书,兴致上来还能交流下拳脚功夫,可于农事上却真的是盲点。
两个人齐齐将求助的目光投到了赵六身上,他笑的幸灾乐祸:“反正我是睁眼瞎,你们别瞧我!”
燕王与夏景行只能认命的打起精神,召了燕王府的管事来问,何处有善农田水利耕种之人,不拘书生农夫都行,春耕再巡之时,带在身边也好瞧个好歹。可别他一介皇子带着下面将军去视察本地春耕情况,两眼一摸黑闹出笑话来,就不好看了。
好在王府管事也还算靠谱,打发了人到外面去寻,寻得两名书生两老头来,燕王问起来这几人都说的头头是道,瞧着似乎是个熟手,便暂且留下来在燕王府供职。
转头夏景行就向燕王自请,想要带着赵则通前往辽地去转转,“嘿嘿,也是时候去干一票了,也好让辽帝知道咱们可不是闭关不敢出了。”起个震慑的作用最好。
况且剩下的事情他都不爱干,跟着燕王去各地巡查农桑之事,实在大违他平生之志。
燕王不由乐了,“你这是当土匪当上瘾了?”
他也正怕辽人趁着大齐春播之际兴兵来犯,便准了他的请求。夏景行拖着万般不情愿的赵六退下去了。
赵六这一向过的滋润,有了妻子便想着尽快生个儿子,天天看着小平安往他家来串门,干爹干娘叫着,嘴儿甜的跟抹了蜜似的,不由得他心里痒痒。等到了议事的殿外,他才挣脱了夏景行,捶了他一记,“你倒好,有妻有儿,还有老岳丈关心着,还要一门心思往外跑,也不管旁人了。哥哥我如今可是攒着劲儿生儿子呢!”哪有空往外跑?
夏景行仗着身高将他从上到下鄙视了一番,“六哥成亲之后,脑子是不是交给嫂子管起来了,怎么越来越傻了?”
“你说谁呢你?!”
夏景行点头,“说的就是你!你只想着自己在家里生儿子,可没想过万一辽人来犯呢?再碰上去年的事情,幽州让辽人攻破,咱们两家妻小处境如何?不趁着辽人还未出击,咱们往草原上跑一趟,干上几票大的,让他们起了忌惮的心思,都想着守着家门口的草场过日子,真起了野心跑到幽州来,城下打起仗来,我就不信你不忧心家里的嫂子?”所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再一味守关,等着辽人南侵再战,谁知道后果如何呢。
赵六立时便从要生儿子的美梦里醒过来了,兜头被泼了一盆凉水,这时候才觉得春寒料峭,差点打个冷颤,“是我脑子不好使,到底兄弟你是读过书的人,想的比我远,见识比我深。今儿晚上回去我便收拾东西,跟她打个招呼,咱们点齐了兵马跑一趟。开了春倒不怕马儿没草吃。”
两人约定了,从燕王府出门,骑马到了自家门口才散。
夏景行才进了大门,前院里玩的小平安便听到了马蹄声,他人小机灵,扔下夏南天就要跑,“爹爹回来了,骑马马——”还要挎大刀。
夏南天在身后跟着,等撵过去了,他已经被夏景行高高抛起,再伸手接住了,小家伙对这游戏百玩不厌,被抛起来时尖声大叫,落到父亲怀里咯咯大笑。
这游戏只有夏景行能陪着他玩,夏南天上了年纪可不敢抛他,小家伙胃口好,身上肉结实着呢,穿衣显瘦脱衣有肉,却不是那一味痴肥的孩子,但抱在怀里也是沉甸甸的。
夏芍药手上气力小,就更做不了这游戏了,每次只能瞧着他们父子俩疯玩。
夏景行自己小时候过的压抑,做了父亲全无架子,恨不得给儿子做牛做马,完全打破了时人抱孙不抱子的传统,恨不得天天把儿子放肩上带出去给人夸一圈。
他才回了家,小平安嚷嚷着要骑马,他懒怠再出门,便拿这游戏来搪塞他,等到小平安玩高兴了,忘了骑马这回事儿,才将嗓子都喊哑了的小家伙放下来。小平安犹没玩够,扯着他腰间长剑就要玩,夏景行无奈,,将腰间佩剑解了下来,交到他手上。
小平安个头还没夏景行佩剑高呢,两只小爪子合力抱着长剑,拖了在地上走,跟在他身后还要迈着小八字,兴冲冲喊:“我是将军!我是大将军!”
夏南天摇头笑叹。
夏家一门都爱花,到了闺女身上似乎更爱钱一点,完全没有继承他爱花的痴气,精明务实。到了大孙子这里……似乎要改换门庭,不爱花,倒爱起了武。
不过夏景行做了三品武将,就算以后没有升迁,夏家也是官宦人家了,不可能靠着卖花来过生活。大孙子以后就算不走夏景行的路子,大约也还要读书做官了。
保兴亦步亦趋跟在小平安身后,生怕他不小心让剑鞘脱下来,利刃伤了他。
自跟着夏芍药回到洛阳里,有感于夏景行身边的护卫如今全都会武,要上战场杀敌的,自己却是个胆小老实的,保兴便自请了去照顾小平安,看孩子倒是尽心尽力。
夏景行与夏南天打过招呼,翁婿俩往内院走,还问及夏南天在幽州可习惯。
夏南天的日子都被小平安填满,小家伙以前已经习惯了大清早洗漱完毕,跟着祖父去外面玩,有时候早中餐都在外面解决,就算幽州比不得洛阳繁华,也想保持这个习惯。夏芍药却想要全家人能够坐在桌前吃顿早餐,通常母子俩为了早餐的事儿争执的不可开交。
小的要出门去吃,当娘的坚决不允许,扯着夏南天打官司。
夏南天一颗心当然是偏到肋下去了,对大孙子的要求再无有不满足的,可是亲闺女的眼神也实在太过幽怨,只能陪笑道:“他小孩子家家,想去外面玩,就让他去玩玩嘛,外面酒楼上也有干净又可口的吃食。”其实幽州也才缓了一阵子,街市上的吃食并不多,可选择的面极少。
最后还是夏芍药翻了脸,老父儿子通通训了一遍,他们才肯留在家里吃早饭,只吃完了早饭很快便会没影儿,出门去溜弯了。
夏芍药总觉得,夏南天越上年纪,当祖父当的越久,就越没原则,性格渐渐有向小平安靠拢的迹象。他以前虽然宠自己也没原则,可好歹有点底线的,如今是宠起大孙子来简直恨不得小平安要星星也要搭梯子现摘。
她这个亲娘最后倒成了恶人。
今儿祖孙俩回来的倒早,才洗漱完了在前院玩,夏景行就回来了。
夏芍药陪他回房洗漱,还问起他来,“不是王妃说王爷最近忙的厉害吗?夫君怎的有空早回来?”
燕王妃跟着燕王回到幽州之后,重新打理修缮了燕王府,便召了各武将家眷联络感情,夏芍药与何娉婷也在其例,席间还认识了一些武将家眷,也算得在此地有了交际的圈子。
武将家眷们也不知道是同武夫生活久了,还是别的原因,大部分倒都是直爽的性子,聊起天来也十分热闹。
夏芍药从来是八面玲珑的性子,出来交际也很是风趣,何娉婷也是落落大方,混在一堆武将家眷里,倒也能够融洽相处。
夏景行将自己马上要出征之事讲了,见她露出担忧的神情来,便安慰她:“有赵六哥这个活指南针,难道你还怕为夫在草原上走丢了?放心,我一定很快便回来!”又嘱咐她,“爹爹年纪大了,就跟他说我这是跟着燕王去各州府巡察春播去了,总得各处种停当了才能回来呢,省得他担心。”老年人觉少,但有点事就容易睡不着,夏景行对岳丈倒是极为体贴。
夏芍药拧了热热的帕子递过去让他擦脸,想想家里老小,面上神情便坚毅起来了,“夫君也别担心家里,万事有我呢,只出关之后便要小心。需要准备什么吃完饭就列张单子,我这两年赶快准备。”
他要出征,家里总不好再让他牵三挂四,上了战场也要分神。
夏景行亲了亲她的额头,“乖!你乖乖在家里等我回来!”
☆、第85章
第八十五章
夏南天听得夏景行要跟着燕王出巡,果只当寻常,嘱咐他几句便去逗大孙子,丝毫不知他此行之险。
夏芍药担着心事,只面上不显,改日去赵家串门,就怕何娉婷听得赵则通要出征而心有不安。进去之时,大丫环秋霜小声道:“我家夫人还睡着,说是身上不爽利,许是爷要出门之故,还请夏少东劝着些。”
夏芍药便直闯到了她卧房里去了,果见绣幔低垂,听得脚步声,何娉婷只当是哪个丫环,声气儿都恼了,“不是说了别进来吗?”
“这是要赶我出去吗?”夏芍药往旁边绣墩上一坐,专等她打起帐子来臊她。
何娉婷可不是心里不痛快嘛,昨晚赵则通回来之后就将自己要出征之时同她讲了,许了多少话都没用,她倒止不住的心慌。
出嫁之前,家中凡事自有兄长母亲替她挡在前头,何娉婷就是个骄纵的姑娘,由着性子长这么大,还从不曾担过这么重的责任,这点上比夏芍药差的太远。她来幽州,原本依靠的也就赵则通一个,可喜他自小孤苦伶仃,有了媳妇儿恨不得当亲闺女一般疼,又比她大着好几岁,凡事千依百顺,在她面前就连市井军中学来的痞气都改了不少,就怕媳妇儿不喜。
猛不丁听得他要出征,且行事隐秘,归期未定,一颗心顿时就摔到了地上,只觉得天也要塌,实在没办法承受赵则通不在身边日夜忧心的日子。
好不容易赵则通大清早去营里点兵,她便懒怠动弹,只推身子不爽利,窝在被子里不肯起。夏芍药一来,倒不好在床上待客了,只能撩了帐子挽头发,“姐姐来了怎么没人报进来?”这些丫环们真是越来越没眼色了,倒让夏芍药瞧见了她的窘态。
“她们若是报了,我哪有机会看见妹妹春困的俏模样?亏得今儿没带小平安过来,不然他非得笑话你懒。”小家伙跟着夏南天早睡早起惯了,极不爱赖床,有时候夏芍药起的比他晚一点,也会被他嘲笑亲娘懒。
何娉婷脸一红,趿拉着鞋下了地,秋霜秋果忙进来服侍,端了热水拧了帕子给她擦脸,打开妆奁挑选今日要戴的首饰,又打开衣橱拿衣裙,只等她收拾停当,拿脂粉盖了眼下青黑的印子,过来与夏芍药坐在了一处,丫环们摆了早饭略吃两口撤下了,夏芍药才拿眼儿觑她,“这是……昨晚一夜没睡?”
“哪有?”她脖子一拧,兀自是个倔强模样儿。
夏芍药抿嘴一笑,抬手指了指自己眼窝,“都青了还哄人?不是没睡好难道是赵六哥打的?”
何娉婷这才不好意思起来,“我这不是……心慌吗?”到这时候虽然觉得丢脸,到底身边有个人能排解排解也好,遂拉着夏芍药的手道:“夏姐姐,你说……你说他们会平安回来吗?要去多久呢?”
“行军打仗,哪有定数?只他们忙他们的,咱们日子还得过。我想着既然来到了幽州,也不能坐吃山空。却不好只靠着他们的俸禄过活,不如从今儿起咱们去街面上走动走动,看看手里余钱能开个什么铺子?”总要找些事情来做,不然一个人呆着更容易胡思乱想。
何娉婷整个人都无力的趴在了桌上,“我哪有心境去开铺子?”被夏芍药强拉着出了门,往街上转悠了一圈,粮铺子布庄小食店胭脂铺子……林林总总,走的脚上都快起炮了,才找了家干净些的茶楼坐了下来。
“我算是瞧出来了,姐姐你就是瞧我不顺眼,今儿才这么折腾我的。”
夏芍药坐下来好不容易喝口茶,“往常觉得我爹老喜欢带着平安往外跑,只觉得他们乐不思蜀,今儿自己走了一遭,才觉得这就是个苦差事,难为他们祖孙俩都喜欢往街上跑。我这还是想着你心里憋的慌,带你出来散散心的,哪知道你连小平安都不如,他们祖孙俩可是能在外面逛一整天的。”
何娉婷苦笑,“我又不是孩子!”拿哄小平安的招数来哄她,真的好吗?
夏芍药点点头,“你也知道自己不是孩子了,那做出这幅模样,赵六哥出征心里也记挂着你,他能放心吗?战场上就怕有个闪神,稍微分神也有危险。你父母兄长都不在身边,我长你半岁,少不得多两句嘴,男人不在身边日子也得照过。我娘过世的时候,我爹伤心欲绝,父女俩还不是把日子过下来了。你若打起精神,兴兴头头准备赚钱开铺子,送了赵六哥出征,我才高看你一眼呢。在家里做出要死要活的样子来,倒让我看你不起了!”
何娉婷自来拿夏芍药当竞争对手的,只不过一来二去输的多了,心里渐渐被她折服,就算此刻她话不中听,但却是金玉良言,令她醍醐灌顶,郑重起身,朝着她作揖,“多谢姐姐开导!姐姐肯花心思开导我,便是我的福气了,你说的开铺子,我回去就盘家里的银子,然后咱们商量着来,看看能做些什么。我哥哥还说要往十六州组商队贩货呢,倒可以写信与他沟通。”人倒精神了不少。
夏芍药见她肯听劝,心里也欢喜,这会儿倒换下方才的严厉面孔来,嘱咐她别在夏南天面前说岔了,他们夫妇可是瞒着他老人家的。
*******************************
赵则通昨晚哄了半夜媳妇儿,清早去营里也不放心,晚间回来却见得媳妇儿极为精神,罗汉榻上放着小炕桌,上面摆着纸笔,正在写写画画,雄心勃勃说是要做出一番事业来。
剧情翻转的太快,他一时有些跟不上节奏,原来准备好了回来还要接着劝,攒了一肚子的话都没了用武之地,反被何娉婷拉过去出谋划策,为家里开源。
赵则通傻了眼,“怎的忽然之间便想起开铺子来了?在家里舒舒服服待着不好吗?”
何娉婷横他一眼,欲言又止,这会儿倒不再说些舍不得担心的傻话了,只笑一笑才道:“今儿夏姐姐拉我出去转了一圈,幽州街头比起洛阳可差远了,哥哥也说要往十六州来贩货呢,总要了解市面上缺些什么,洛阳有甚个精奇玩意儿在这里用得上。夫君出征了,我倒可以找些事做,也不致闲的慌。”
第二日再去营里,赵则通对着夏景行谢个不住,倒将夏景行弄了个莫名其妙,等知道了原因,互相取笑了一回,又坐在一处将上次绘的漠南漠北地形图研究了一番。
辽人逐水草而居,上次标注的部落很可能已经迁移,只山川地形不容易变。
等到数日之后二人带了一万人出征,夏芍药与何娉婷连铺面都看好了,都是遭了兵祸的,如今市面上萧条,有些人家也想转手卖了铺子内迁,往江南或者洛阳繁华之地迁居。
夏芍药索性带着夏南天过去,一气儿将一条街面上相连的七间铺子都买了下来。
夏南天也闲了很久,这会儿倒提起来,想开个茶楼,再请一位说书先生来,也好给孙子解闷。
小平安渐渐大了,如今最喜听故事,每晚临睡前都要扒着夏南天讲故事,倒将他年轻时候那些出外奔走的故事都听的差不多了。家里如今不缺银子使,大富大贵谈不上,夏南天便想着哄大孙子开心。
夏芍药骇笑,“爹爹你是不是太宠平安了?再照这样宠下去,将来他成了小霸王可如何是好?”
夏南天生怕闺女不同意自己开个茶楼给孙子听故事,忙道:“是我,是我想请个说书先生来解闷,你觉得怎么样?”
——真是败给他们爷孙俩了!
夏芍药索性核算了下开茶楼的成本,从家里帐房支了一笔银子交给夏南天,“既然是爹爹跟平安的意思,哪你们爷孙俩看着办吧,留一家两层楼的铺面出来给你们,其余的事情我可不管了啊。”
哪料得到夏南天向来拿小平安当大人看,什么事情都愿意讲给这小家伙听,有时候还故意考校他,让他出主意。小平安听得娘亲真拨了一笔款项,让他跟祖父开茶楼,顿时高兴疯了,特意跑来夏芍药面前显摆他的计划,小小的人儿说话倒是利落了,扳着手指头一样样讲给她听,甚个水晶团糕,香糖果子,盐水花生……顶要紧的是说书先生,一定要讲英雄豪杰的故事。竟然是将他往日在洛阳吃过的听过的都记在了心里。
夏芍药惊讶的瞧着儿子,她只当小孩子家家记性差,什么感兴趣的事情过得三五日便抛在了脑后,没想到他全都记在了心里,当下抱着儿子的大头,在他脑门上重重亲了两口,“娘的小平安真是聪慧,你还记得些什么,都告诉娘,娘让你干娘转告你何叔叔,在洛阳城里寻些人过来,咱们茶楼后面不是还连着个大园子嘛,就搭个台子专门表演,什么百戏啊都请了人来,反正他们都是糊口,在哪不是一样呢。”
幽州城里如今还有些萧条,恐怕一时半会很难缓过来,不说街上走百索耍猴戏的极少,就算是茶楼里说书的先生也稀有,小平安跟着夏南天出门,更多的也许是散心,他是野惯了的孩子,在家反正待不住。
夏景行讲起他小时候,跟在老侯爷身边,打小就开蒙,后来送到宫里,也是读书习武,勤练不辍,就怕玩物丧志,移了性情。但夏芍药出自商户,市井人家养孩子,哪有那么多讲究,她自己是觉得孩子心眼灵活最重要,小时候拘着不让他玩,长大了若是生成个刻板性子,还不得闷死个人?
************************************************
夏景行与赵则通出征一个月之后,远在洛阳的何渭收到厚厚一封信,乃是何娉婷向他报的幽州市面上比较稀缺的东西,从胭脂面膏到皂豆牙粉,茶叶布匹到瓷器丝绸,林林总总开了满满三页子,临了又添了一笔,说是受夏芍药所托,想请两位脑子灵活的说书先生,以及街面上耍百戏的,走百索的,口技艺人,以及驯动物的等等,前往幽州表演,夏家提供住处表演场地,表演所得由两方分成。
何渭被夏芍药这异想天开的想法给惊了一下,却不知道她这是纯属让儿子开心,才准备玩一票大的,至于盈亏,只要不是太离谱就好。
何家组建的商队已经初具雏形,何渭一声令下,手底下自然有人前去按着何娉婷所列的单子去购货。如果光是自己妹子开的单子,何渭还是有些不放心的,但何娉婷在信里抱怨,为着这货单子,她被夏芍药拉着逛了半个月的街,脚下都磨出水泡来了,最后还是两个人共同商议拟定的单子。
至于百戏艺人以及说书先生,何渭也派了专人去寻。
洛阳城里,这些艺人到处都有,只有的能勉强糊口,有的自成一家生意火爆,也有些还挣扎在温饱线上,挑人就费了半天功夫。
况且幽州这几年战火不断,这些人里也有恋故土的,也有怕战火再一次烧到幽州,顾忌自身安全的,最后选了半个月,总算凑了一队,有百戏班子;一位潦倒的口技艺人;一对走百索的父女俩,被市井地痞骚扰的生意做不下去了,听说是长驻大将军家里的园子便动了心,好歹能为父女俩寻求庇护;一位说书先生,年近五十,无妻无子,听得是原来芍药夏家招人,知道他们家宅心仁厚,不怕以后衣食无继,也同意了……林林总总倒有不少人。
何家商队从洛阳出发,家里的事情便交了给何老爷打理。他如今大部分时间都在老宅子里,闲时去瞧瞧幼子,平日便跟何太太挑出来的丫头厮混。
何太太见那丫环侍候的好,便作主将她抬了做姨娘。那丫环名□□香,如今大家都叫她香姨娘,单辟了一个院子来给她住,何太太也不吝啬钱财,派了丫环婆子将香姨娘住的院子房子收拾的富丽堂皇,但凡家里库里有的,都往她屋里抬,比她这个正房太太也不差着什么。
何太太虽没去过外宅子,却也知道外室不在老宅子里,何康元又是个手松的,想来她的屋子里定然也是什么都不缺的,因此待香姨娘倒格外宽厚。
香姨娘倒是个规矩的,时常往何太太面前去请安。何太太便带着她往老太爷屋子里去,还使眼色让她去陪何二郎玩。
只要身家清白的,何老太爷倒不拘着儿子往房里添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