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老太爷年纪虽大,但眼光却老辣,儿媳妇在他眼皮子底下使小动作,他便装聋作哑,有一天还看着香姨娘在院里陪何二郎说话,露出若有所思的样子,赞了何太太一句:“你倒是个好的,只他太不成器了!”这个他自然是何康元。
何太太眼眶都红了,拿帕子拭拭眼角,缓缓露出个笑来,“儿媳都听公爹的。”等回去之后,便隐隐向香姨娘透露,“老太爷终归年纪大了,将来二郎也得有人照管着。”外室生的儿子,她可不愿意养在自己名下。
香姨娘侍候何康元这些日子,身边的婆子每日盯着她喝药,便知道何太太是不会让自己生下孩子来的,便渐渐死了这条心。此刻听得这话,几疑做梦,再抬头瞧何太太,见她缓缓朝着自己笑,便知自己所猜不差。她回房之后悄悄儿垂泪,又拿出何太太赏的料子,开始比着何二郎的身形做鞋袜衣裳。
何康元从外面回来,见得香姨娘房里摊着裁好的衣料,虽然不是绫罗,可是那贴身小衣却是最好的松江布,身形大小一瞧便知给谁做的,还有几分不信,“这是……这是给二郎做的?”
香姨娘红着脸将这些裁好的布料收了起来,垂头道:“我瞧着二郎在老太爷身边倒乖巧,有时候跟着太太去请安,便陪着他玩一会子,想着马上天热了,外面的衣裳也就罢了,小人儿家最容易出汗了,用松江布做了又吸汗又贴身,再缝个肚兜儿,也不怕他晚上踢被子着凉了。爷若是不同意,奴婢就不做了……”娇怯怯倒有几分手足无措的模样。
何康元大为感激,心里再不将她当做玩物一般对待,倒觉得她比之何太太要善解人意的多,又是这般的温柔多情,是夜宿在香姨娘房里,“心肝肉儿香儿”叫个不住,直折腾了香姨娘半夜,第二日还不让她起床侍候,好生在床上歇着,自此疼她更甚,倒渐渐将香姨娘放在了心上,只为着全家子从老太爷到何太太都不待见何二郎,只香姨娘眼里心里疼着何二郎。
过得些日子他去外宅子一趟,外室盼得数月,心都要成灰了,这时候扑上来,再不敢哭哭啼啼与他撕扯,逼着他将自己接进府里去,只问起儿子过的如何,又淌下泪来,只道自己想儿子都快想疯了。
何康元见她不再跟自己吵嚷,还特意向她炫耀:“二郎跟着老太爷,如今可规矩知礼得很。身上衣裳鞋袜可都是香儿做的,用的细细的松江布,平日也照顾他,他在老宅子饿不着冻不着,还有人好生教养,你也不必急。等以后有机会了,我带了他来见你。”如今何老太爷可不会放人,就怕他带了何二郎来见外室,好不容易扳过来的毛病,别又给惯回去。
外室心思敏感,听得何康元一口一个香儿,心里便慌了,“香儿是谁?”
何康元以前总觉得外室贤惠,提起何太太来都是恭恭敬敬的,道是只恨自己没机会进老宅子去侍候太太,自己新添了个姨娘,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便洋洋得意道:“香儿是我新纳的姨娘,最是乖巧不过了。太太时常领了她去给老太爷请安,她便陪陪二郎。”
外室与何太太隔空斗法二十年,一朝兵败如山倒,儿子不在身边数月,就连指靠的良人也长久不来,心里已经猜测哪个狐媚子拴住了男人的心,听得何康元这话,如遭雷劈,顿时整个人都傻了,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正室居心不良,挑了人拐了她的男人还不算,还想连自己的儿子也拐走!
她满心悲凉,连思考能力都丧失了,只凭本能做出了判断,扑上去扯着何康元的前襟,目眦欲裂,“那个贱女人,她这是想骗我的儿子!她想要骗我的儿子啊!还我的儿子来!把我的儿子还给我!”男人与儿子之间,最能靠得住的还是儿子。
男人还要她哄着骗着,想尽了办法的留下来,儿子却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后半生的依靠,只要一息尚存,血缘关系便断绝不了。
何康元几时见过外室这般狰狞之态,从来秀美温婉的女人发起疯来尤其吓人,大约是颠覆了往日的形象,瞬间将往日那些温柔缱绻都抛至脑后,“二郎还在老太爷身边养着呢。老太爷为了磨他的性子,拿他当小厮来管教,香儿觉得二郎可怜,这才做些衣裳鞋袜,小吃点心给他,你胡说八道什么?!谁能跟老太爷抢孩子不成?”
外室听得儿子被何老太爷当小厮养着,双眼都充血了。她费尽周折想着为儿子筹谋名份前程,万没料到儿子进了祖宅,竟然被何老太爷当小厮来使唤,这会儿脑子里都混沌了,疼儿子的心占了上风,哪里还记得往日谦和模样,脱口便骂,“老不死的他怎么这么作践我的宝儿啊?二郎可是我的命根子,难道就不是他的亲孙子了?你还我儿子来……”话还未说完,面上便挨了重重一巴掌,整个人都傻了。
何康元撕开外室紧攥着不放的手,满面铁青,“贱人!你方才说老太爷什么?原来你心里竟然是这般诅咒他的?不怪得他一直不肯让你进门,嫌你出身不好坏了门风!”
何老太爷再嫌弃儿子,时不时便要拿拐棍将儿子敲打一番,那也是父子骨肉。何康元做生意处事上常被老父训导,就连长子也是老太爷一手教养长大,做起生意来要比他出色许多,如今洛阳城里谁不知道何大郎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他虽面上不说,但心里却是以这个儿子为傲的。心里便很是信服老太爷教养孩子的办法。
况且事实摆在那里,以前何二郎骄纵无礼,如今却规矩的很,真有几分大家子谦逊的模样,何康元也渐渐想的明白,老太爷将幼子留在身边打磨,实是一番苦心,不致何家门里将来出个纨绔跋扈子弟,误人误已。
许多时候,自己做不到的,老父儿子能做到,何康元心里自然也是欢喜的。如今回头来看,外室披头散发跟个疯婆子似的,此刻还朝着他咆哮:“明明就是他不让我进门!是他拆散了我们母子!我好好的一对儿闺女,若是在老宅子里,何等体面尊贵!你还我儿来……”长期的等待让她整个人都跟绷紧的弦一般,被香姨娘的出现给刺激了,这根弦便断了,脑子里冒出来什么便说什么,再装不下去了。
她装了二十多年,着实辛苦。
何康元见得状如疯妇,全然听不进去话,嘴里不干不净骂着老父,心里顿时厌烦透顶,朝着外面扬声便喊:“全部死了吗?还不进来将你们姨娘扶进去请大夫?她这是得了失心疯,看紧了她慢慢治吧。”一甩袖子倒走了。
外室被涌进来的婆子丫环七手八脚的扶住,张口要叫男人回来,他却已经出了院子,凄厉的惨叫一声,反让何康元加快了脚步,只觉得多年的安乐窝里大变了味儿,倒好似身后又恶鬼追着一般,小跑着出了外宅子,才长吁了一口气,暗叹女人善变,果然外室这些年都是装的,心里对老太爷不知道多少积怨。
她那样出身,若非自己不嫌弃纳了她,哪得这穿金戴玉的好日子?没想到犹嫌不足。
何康元想一时,后悔一时,此刻再想老父往日多少次苦劝,何太太哭闹生气,都没能拦住他,亏得老父主意坚定,没让外室进门,不然家里后院如今什么光景,还真难说。
等到回了家里,还往正院里去看何太太,她如今眉眼淡然,对丈夫全然不上心,只不过面儿上敷衍。何康元才见识过了外室变脸,心有余悸,这时候倒觉得正房太太气度雍容,到底大家子出身,陪着她吃完了晚饭,又被她催着去香姨娘院子里,这才依依不舍的去了。
是夜香姨娘得了何太太派去的婆子暗示,极尽温柔的侍候何康元,安抚他这颗受惊的心,倒让何康元终于放松了下来,更加暗下绝心,往后绝迹于外宅子了。
那外室当日大哭不住,气恨难言,只觉得胸口沉沉坠着铅块,恨不得一死了之。如今儿女皆不在身边,母子身不由已,半生筹谋,到头来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再没比这更悲苦的了。
她身边侍候的婆子丫环往日在何康元面前也算是得脸,如今却人心摇动,暗思外宅子放不是长久之地,各自偷偷谋划退路,只盼着何康元念旧,能再往外宅子来一趟,外室能留下他的脚步,也算得功德一桩。
哪知道左等右等,都一个月过去了,何康元还不曾出现,外室都快疯颠了。起先只是夜里睡不着,到了后来嘴里便开始说胡话,儿子闺女的乱叫,半夜守夜的丫环听到倒吓的一跳,赶忙去请了大夫来,汤药灌下去却不见好转,只能昏昏沉沉床上躺着。
****************************************************
何大郎带着商队到达幽州的时候,夏家与赵家的商铺都已经打理好了,只等着他这批货了。
何娉婷与夏芍药带人在城内迎接了他,暂时将商队迎进了夏家的园子里,开始清点货物,往各铺子里分发。
何大郎在洛阳还有产业,他自己也不可能在往幽州开货栈,夏芍药与何娉婷一早便商量好了,货物由她们两家来出脱,三家皆有得赚。
随商队而来的艺人们便由夏南天带着小平安去处理,这茶楼后面便有依着园子所建的许多小院子,原来就是主家服侍的仆人所住,如今腾空了正好给洛阳来的这些人住,各人按着亲疏分得一个院子,那走百索的父女俩便得了一个院子,说书老先生也分了个院子。
夏芍药为了让儿子开心,办事倒是周到,各处院子里被褥家具锅碗都置办了,虽然是寻常之物,可对于这些长久漂泊在外的艺人们来说,却是莫大的欣喜。
他们在市井之间讨生活,桥洞睡过,破庙睡过,最宽裕的时候便租个房子住着,那也是大杂院里住着七八户人家,哪里会分个干净的小院子?
夏南天名声在外,但凡在洛阳城里呆过三五年的,就没有不知道他的。如今亲见了他,慈眉善目抱着大孙子,还与他们交谈几句,这些人便暗自庆幸自己此番来对了。
临来之时,还有犹豫幽州战火不断的,到底身家性命重要。何渭便笑,“幽州城可是燕王殿下的驻地,不说你们的命,便是燕王妃与燕王世子可也在幽州城内住着呢,若是真有意外,夏将军家眷恐怕也会回洛阳避难,到时候你们跟着回来不就得了?夏家可是会为难人的人家?”
这些人身如漂萍,命如草芥,到哪都为了混口饭吃,自忖身价比不得燕王妃与燕王世子,以及怀化大将军家眷贵重,到底放下心来,跟着前来。
此刻欢欢喜喜往各自的住处去了,会口技的艺人还朝着小平安张口吐出一串串不同的鸟叫,逗的小平安咯咯直乐,牵着夏南天的手便要跟着那口技艺人去玩,到底被夏南天拦住了。
“咱们先家去,改日等他们收拾好了,再给安哥儿演好不好?”
小平安眸子瞬间就亮了。
他们祖孙俩带人安排这些人,而何娉婷与夏芍药就抓着何渭清点货物。
何渭才进了幽州城,连妹妹家门也没踏进去,被这二人哄到外面饭庄里扒了几口饭,就被拖到了园子里,当面算帐。他揉了把脸,不期然在面皮上搓下来一点泥垢,跌足长叹,“你们俩疯魔了吗?就不能容许我沐浴一番再来谈这事儿吗?”见妹子充耳不闻,拿了算盘过来,更加不可思议,“喂喂,你这样儿妹夫知道吗?他都不管管你的吗?”
何娉婷坐下来唰的将算珠儿归位,仰头笑眯眯道:“夫君出征两月有余了,所以……这会儿你妹子我是完全没人管的!”她信里却不曾提过的,怕说出来让何太太知道了担心。
何渭转头去瞧夏芍药,用目光求证,见她笑的比自家妹子还不在乎,“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他们出征杀他们的辽人,咱们做咱们的生意,两不相干的。”他顿时觉得自己脑子都不够用了。
——现在的妻子都是这么当的?
丈夫出征在外,妻子倒云淡风轻不当一回事,什么时候上战场杀辽人这么没有危险度了?
何渭认命的坐下来,让姜汉椿将货单全拿了过来,认命的开始干活,嘴里嘀咕,“你们这两个疯子,真是爱财如命!”
何娉婷连连点头,“是啊是啊,我跟夏姐姐是爱财如命,哥哥高风亮节,不如就多让利于我们,如何?”
何渭骇然绝倒,“难道你们准备让我大老远跑这一趟就不赚钱了?”
夏芍药道:“大公子说的是,杀鸡取卵比较不可取,若是大公子一次性赔了本,回头他不再跑洛阳到幽州这条线,咱们没了可靠的货源就不好了。妹妹你且悠着些。”倒是她往常挖何家墙角,以及在生意场上宰人的模样儿。
何渭悲伤的发现,当年他跟妹妹联手对抗夏芍药,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嫡亲的妹子倒成了夏芍药的帮凶,一起转头来对付他了,还能好好做兄妹吗?!
何娉婷用事实告诉他,在生意面前,就算是亲兄妹,那也是不能随便讲情面的,他心肠一软便往妹妹手里折进去一批货,且她还振振有词,“哥哥你初次往幽州押货,别家可不似我们两家,能全盘接收,替你将货出脱的这么利索。你这生意要打开局面,总要让些利给我们,不然谁傻才给你打开销路?我跟夏姐姐如今也算得幽州城里的地头蛇了,你再强硬,赶明儿就请一帮兵痞来折腾你!”这是为了生意软的硬的都来,连威胁都用上了。
何渭复杂的看了亲妹子好半晌,等到两家分完了货,又算好了价格,他才忧伤的下了结论,“总觉得妹妹跟着夏少东学坏了,心肠都快赶上墨汁子了!”
夏芍药笑弯了腰,“多谢大公子夸奖!心肠黑难道不是商人必备的条件之一吗?”
何渭:“……”这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被夏芍药反将一军。
当晚,何渭便住在了妹妹家里。自有婆子丫环抬了热水来,好生洗过澡了,又陪着妹妹吃了晚饭,兄妹二人坐在廊下喝茶舒散。
夜色渐暗,丫环将院里的灯笼点了起来,柔和的灯光下,不知为何,他总觉得妹妹的侧脸有些陌生,往日是娇美,如今却有些不同,良久他才道:“怎么我瞧着妹妹倒好似瘦了一些?”
何娉婷转头来瞧自家兄长,眼瞳里映着廊下灯光,倒有些雾蒙蒙的看不清,她忽的一笑,“大概是离家远了,想你们想瘦了吧?祖父可好?娘亲呢?”
何渭只觉得小丫头出嫁这才半年,似乎一下就长大了,长吁了一口气才道:“家里都好,祖父身体也好,娘亲也好,父亲如今大多数时候也只在家里呢。妹妹……是担心妹夫吗?”白天她的笑脸掩盖了一切,也只有夜色中才能瞧出一点软弱的影子。
☆、第86章
第八十六章
辽景宗九年六月,延昌宫里接到急报,齐军突袭辽悉万丹部,何大何部,得胜而去。
耶律德光闻讯而来,重提再征燕云十六州,被耶律璟驳回,气闷难言,第二日朝会之上,与萧珙吵了个不可开交。
大皇子耶律贤与二皇子耶律平如今长留上京,在朝会之上声援外祖,与叔父耶律德光也起了争执,朝上文武臣工尤可袖手旁观,或者选择自己的立场站队,但坐在上位的耶律璟却十分为难。他弹压二子,令他们对叔父多些尊敬,耶律贤便道朝堂之上无长幼,唯有立场不同,若以辈份论,叔父更应该敬重大丞相。
耶律璟对自己这个火爆性子的弟弟多有承让,可是瞧在萧玉音面上,对岳父也是极为敬重的,寻常也是和颜悦色,但耶律德光指着萧珙的鼻子破口大骂,岳丈气的面色转青,他也瞧在眼里,弹压耶律德光两句,他脾气上来,当着满朝众臣的面儿,拂袖而去,一点也不给辽帝面子。
自去岁撤兵之后,耶律德光就对兄长诸多不满,好多次挑衅生事,都被耶律璟化解,为了补偿胞弟在辽齐战争之中的损失,还特意将自己名下的部落人马分了一部分给他,也算是安抚他了。
哪知道耶律德□□犹不平,当着众臣也不给他面子,回后宫之后脸色便有些不好看。
萧玉音见得他气色不同往常,便体贴道:“可是朝上有人惹的大汗不高兴了?”
耶律璟对着萧玉音总算将心头气恼平顺了一些,对着外人不能吐露的话都吐了出来,“昨儿不是接到战报,齐人奔袭两部得胜,皇弟再提重征燕云十六州的话,朕没同意。他今儿在朝上跟大丞相又吵了起来,指着岳父的鼻子大骂,俩人差点打起来,阿贤跟阿平看不过去了,与阿弟在朝堂上争了几句,他气不过拂袖而去了。”耶律璟揉了揉太阳穴,“阿弟这个脾气,什么时候能改改啊?”
耶律德光府上正妃侧妃不少,他又是个贪新鲜的,府里就没一个女人敢拂逆他半句。枕头风对耶律德光全然不起作用,哪个女人敢对着他说几句有关主和的话,恐怕都要被扒了衣裳丢出去喂狗。
上京城中人人知道,丹东王脾气暴戾,威严极甚。
萧玉音见耶律璟为难的样子,便劝他,“不如改日在宫里设个家宴,咱们请了阿弟来,我跟他说道说道。”在汉人的风俗里,长嫂如母,她嫁给耶律璟之时,对这个小叔子也确曾多方关心。
耶律璟长叹一声,“也唯有如此了。”场堂上闹起来难看,只盼能私下里沟通解决了。
过得几日,萧玉音果然在宫里设了家宴,请了耶律德光前来。
耶律德光在朝堂上指着萧珙的鼻子破口大骂,给大丞相一点脸面不留,言听得皇后设宴,从鼻子里冷哼一声,“她这是要替自己父亲打抱不平?”
他手下幕僚苦劝,“许是皇后只是想让王爷同大丞相握手言和也未可知呢。”他们追随丹东王多年,早知这位王爷凡事得顺着来,若是摸到了他的逆鳞,下场可不太好。
况且皇后能得汗王钟爱多年,自然不是因私废公的人,听到大丞相与丹东王吵起来就要仗着汗王宠爱替自己父亲出头。
只耶律德光心里有火,就连汗王都瞧不顺眼,嫌弃他畏缩不前,失了年轻时候的锐气,压着各部不肯前往燕云十六州再行征伐大计,这时候对于主和派的大丞相以及拖过后退的皇后,怎么会有好脸色?
“就算萧老头跪下来跟本王求和,本王也不会同意的!”
抱着坚决主战的态度,耶律德光进宫去赴宴,才发现今日只是家宴,辽帝皇后,以及二位皇子,外加他。
耶律璟见得他来,便让他入座,“阿弟快尝尝,这是阿贤昨儿猎来的鹿,想着咱们一家人许久未曾坐在一起用饭了,又是你大侄子的孝心,便请了你来尝尝。”
耶律德光的脸色总算缓和了几分,坐下来吃了两口烤鹿肉,还与耶律璟对饮了几杯,又有两位皇子向他赔礼道歉,只道年轻气盛,不应该与他在朝会上吵起来,失了分寸。
耶律德光喝了侄子们敬的酒,还数落他们,“你们小孩子家家,毛都没长齐,哪懂得国策?以后朝堂上大人说话,你们小孩子别插嘴。”
耶律贤今年十八岁,耶律平十六岁,兄弟俩俱已成亲,手下又管着各自的斡鲁朵,大片草场牧民百姓,皆是耶律璟分给儿子们的私财,一年年壮大。兄弟二人虽然不曾上过战场,却是草原上一方部落之首,听到皇叔拿他们当小孩子教训,心里难免不服气,面上便不好看了起来。
耶律德光在耶律贤这个年纪,早已经立了军功了。
耶律德光却不管侄子们情绪如何,自顾喝酒吃肉,以一副长辈的口吻教训两位皇子。萧玉音做娘的见到儿子被训,原本儿子们向小叔子道歉就已经不太情愿了,再被不依不饶的训斥,她心里对耶律德光一味只知征战,不愿守疆的想法也不能苟同,这会儿便替儿子们岔开话题,“阿弟多吃点鹿肉,教训孩子们以后有的是机会。”
又亲自起身过去替他斟酒,“我知阿弟有宏图大志,心存高远,只打仗却还要征召部落青壮,实非一人之功。”却是劝他缓一缓打仗之事的。
自去岁撤兵之后,耶律德光这口气就一直没顺下来过,三不五时要跟耶律璟闹上一场。他小时候但凡有什么跟兄长要,最后总能如愿,兄弟俩感情极为亲密。只后来耶律璟有妻有子,耶律德光也成家立室了,这才不似小时候胡闹了。没想到这次撤兵回来,他故态复萌,真是让耶律璟不堪其扰。
耶律德光才连喝了几大杯酒,心里又对萧玉音诸多防范,恨她坏了自己举兵大计,令他伐齐无功而返,听得这话便冷笑一声,“阿嫂说的对,打仗的确不止一人之功,但若想毁了大家拿命换来的城池,却只需要一个人就够了!”
萧玉音瞬间面色苍白,“阿弟的意思,难道竟视我为大辽的罪人?”
主战派对皇后被掳,可汗选择了美人不要江山多有微词。他们不能指责耶律璟,便盛赞汗王有情有义,却反过来在背地里大骂皇后贪生怕死,被齐人掳去之后就应为家国舍弃性命,到得那时也不必将难道推给汗王,非要逼着他在江山与美人之间做选择。
若是萧玉音当时自刎殉国,激起耶律璟仇恨之气,说不定早带领大家踏平了大齐江山,如今坐在长安城宝座上的可不就是他们家汗王了吗?
起先耶律德光听到这话,也只是一笑,喝醉了酒再多听两回,这话便留在了心里,再驱不走了。后来竟觉得这话极有道理,令他们撤兵的罪魁祸首可不就是萧玉音吗?
“难道皇嫂竟然觉得,自己是我大辽的大功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