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了,别人不知道,自己却清楚,东泰贼人可不是在皇上驾崩后就直接兴兵来犯?既有这么好的坑他们的机会,怎么也不能放过才是。反正皇上心里,说不好早就把自己定位成了老奸巨猾之辈。当下点了点头:
“皇上一代明君,折服东泰这么一个蛮夷小国自然在情理之中,为了显示咱们泱泱大国的气度,东泰提出的所有要求,皇上自然都会成全……”
听陈毓侃侃而谈,周恒神情越来越满意,成弈脸色则有些复杂。亏得自己之前答应了他和小七的事,不然,这小家伙真是和自己较上了劲,还真是防不胜防。
朱庆涵也是心有戚戚然,你说陈毓这脑子是怎么长的呢,这坑人的主意竟是一想就得,亏得自己识时务,更亏的自己运气好,及早认了小陈毓当兄弟……
周恒却是深深的看了陈毓一眼,便是李景浩,也不觉蹙了下眉头,实在是陈毓方才的计划不可谓不完美,却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东泰会在计划制定的期限内挥兵入侵大周,不然,怕是自己等人会偷鸡不成蚀把米……
饶是意识到陈毓有大才,可鬼神莫测到这般地步也太匪夷所思了吧?
可即便如此,饶是周恒也不觉起了爱才之心,笑着对成弈道:
“亏得成弈你动作快,不然,说不好朕也得动手抢人了——这可是咱们大周第一个六首之才呢。”
六首?一干人等一下张大了嘴巴——皇上的意思是,这会儿已经把状元的名头给定下了?而且既是六首,那岂不是说,今科会元也正是陈毓?!
还有抢人之说,皇上的意思分明暗示,不是成府定了陈毓这个娇客,皇上说不好就会直接下旨让他尚主?!
☆、第166章 进士及第
要说京都中那个地方最为有名,自然首推崇安街。
之所以如此,实在是但凡大周声望最着的世家大族几乎都云集在那里。那些老牌世家,能在历朝风雨中昂然矗立这么久,自然有着独属于自己的深厚底蕴,无论是家族后辈之繁茂还是家教风气之严谨,都堪为京城贵家之典范。
以致说起京城这首善之地,帝都人第一个要提的就是崇安街,别说是崇安街走出来的人,便是一只小猫小狗,也会令得无数人羡慕崇拜。
即便这里宅子的价钱贵的吓死人,可但凡有可能,那些朝中新贵还是想在这条街道上谋一个落脚之所,好让后代子孙熏陶些贵气来。只是想法虽好,做起来却是千难万难。比方说即便做了本朝三十年宰相的温庆怀,也是临老致仕时,皇上不忍放人离开,为了以示恩宠特意夺了一位获罪官员的府邸赏赐下去,温家才好容易在崇安街有了立足之地。
宰相之家尚且如此,更遑论说其他新贵?
因而即便父亲也就是个三品官,甚而不过居住在崇安街最不起眼一处宅子里罢了,阮玉海却依旧骄傲无比——
能在崇安街拥有方圆之地,本身就是一件极大的荣宠,假以时日,阮家何尝不能成为这些百年世家中的一个。
当然,能拥有这样一个宅子,更多的是得益于阮家家主阮筠的才干。
阮筠的妻子潘氏虽是潘家远支,却一向和潘家嫡支走的极近。潘氏娘家就一个兄弟,还不成材的紧,倒是作为女婿的阮筠,近些年来表现的可圈可点,颇是替潘家立下汗马功劳。连带的岳家对这个女婿也越发看重。索性直接把崇安街上的这处宅子送给了阮筠。
可即便是靠了外家才能得到这座宅邸,依旧无法让阮玉海心中的自傲减少半分——
毕竟,有权倾朝野的潘家这样的外家本身也是足可傲视旁人的一大资本。
一大早,阮家宅子里就开始忙乱起来,人人脸上都是一片喜色——
今儿个可是会试放榜的日子。
自家才高八斗的少爷阮玉海早有才名,甚而之前在国子监时,便有先生断言,阮玉海有大才,今科考中进士根本就易如反掌,真是发挥好的话,说不得还能和其他举子争一下会元的名头。
而出得试场后,阮玉海还把自己的卷子给誊抄了一遍,便是进士出身的阮筠看了也频频点头,明显颇为满意……
“穿这件红袍喜气,大喜的日子,可不要太素了才好。”阮夫人潘氏笑的脸上早开了花一般。亲自捧了一件红色的锦袍过来让阮玉海换上。
“大哥戴这件玉佩吧。”阮玉芳也笑嘻嘻的上前凑趣——父亲已是三品京官,若然兄长再今科得中,少不得自己的地位也定然会跟着水涨船高。
这般想着,心中不期然闪过那日东苑外见到的那个俊美少年陈毓的身影,娇羞之下,不觉就红了一张俏脸。
便是寄住阮府的李昭,虽是两家还未正式放定,可彼此间未婚夫妻的关系已成定局,瞧见众人围在表哥阮玉海身侧,李昭虽是心热的紧,却怎么也不好意思上前,终究让贴身丫鬟拿了个荷包过去——
荷包里是几天前李昭去寺庙中帮阮玉海求得的一个必中的上上签。
“好了,这会儿子定然已经放榜了,管家也快回来了,不然,先去门外瞧瞧。”
将将打开府门,正好瞧见位于崇文街的一处府邸也四门大开——
和金玉满堂、人人艳羡的崇安街相比,崇文街虽是一字之差,却无疑显得有些村气。无他,这里云集的更多的是没多少底气的朝中新贵,虽然百姓眼里也能算是繁华之所,却是丝毫入不了崇安街贵人的眼。
所谓三代为官知被服,五世做宰知饮食,想要和崇安街的人比肩,崇文街的人怕还得赶超个至少百八十年。
因而,远远瞧见忠义伯爵府门外立着的陈毓时,阮玉海脸上是丝毫不加遮掩的自得——
再有个伯爵封号又如何?相较于背靠着潘家这棵大树的自家,小小的陈家又算的了什么?
正自想的入神,又一阵轧轧的沉重的开门声传来,阮玉海闻声瞧去,下一刻脸上神情顿时有些振奋——
和崇安街上其他人家的富丽堂皇不同,这处府邸却是古朴的多。
可即便如此,阮玉海却丝毫不敢轻忽,相反,更多的是敬畏和向往——
无他,实在是这处府邸的主人不是别人,正是曾在大周做了三十年宰相的温庆怀。
温庆怀曾是大周第一才子,更辅佐当今皇上三十年,当初在朝中影响之大,即便成家、潘家这样的老牌世家,也不敢轻撄其锋芒。
现在温庆怀虽然致仕,可盛宠犹在,听闻皇上闲暇无事,还会经常到温府中走一遭。再加上温家后人也都争气的紧,到如今已出过一位状元、一位探花,数位进士,峥嵘的气象已经显现出来。甚至私下里众人纷纷预测,温家这样发展下去,百年后,怕是又一个煌煌世家。
听说今科会试也有温家小一辈参加,只温家人自来都是不喜和人结交的性子,外人只知道今科参加会试的乃是温家嫡孙,好像名叫温明宇,乃是温庆怀亲自教导成才。
只此子平生最喜四处游历,又笃信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一年里头倒有八个月都是在外面跑,以致京中几乎没有人见过这位温明宇温大公子的庐山真面目。
饶是如此,却不影响温明宇才名远播,实在是此人每到一处,便会有佳作传世,当真是字字珠玑,再加上温家嫡孙的名头,温明宇这个名字早被众人看做是状元得主的最热门人选。
阮玉海一直心心念念着想和这位温家嫡孙结交,可惜一直没有机会。这会儿看温家府门打开,心知怕那位温公子待会儿就会出来。
哪里还有心情搭理陈毓?忙不迭整整衣冠,只等着那温公子出来便上前攀谈。
果不其然,随着温家府门大开,一个温润如玉的蓝袍公子缓步而出。阮玉海瞧了一眼,不觉一愣,这人瞧着,怎么有些面熟啊?不及细思,已是满脸笑容的上前:
“这位就是温公子吧?玉海有礼了。”
温明宇抬起头来,正好迎上阮玉海热切的眼神,微微一怔后点了点头:
“你是,阮公子?”
语气中却不见有多热络。
阮玉海却是丝毫不以为忤——人家可是温家嫡孙,自然有骄傲的资本。甚而因为温明宇竟然认识自己,内心竟是有些窃喜:
“温公子竟识得在下吗?咱们果然是有缘,我也瞧着公子很是面熟呢。”
“面熟?”温明宇眼中闪过一丝揶揄,“阮公子说笑了,咱们昨儿个不是刚在状元楼见过吗,面熟自然在情理之中。”
昨天刚见过?阮玉海顿时一怔——当时一起前往状元楼小聚的怕不有二三十位举子,自己倒是没注意,里面是不是有这位温公子。
啊呀不对,好像里面确实有一个姓温的,应该就是跟陈毓坐在一处。好像当时唯二没有对东泰归附一事大加赞赏的就是陈毓和一个姓温的。只自己当时一心想着给陈毓找不自在,根本就没注意到他身边的人,甚而为了贬低陈毓,话语中攻击的对象还顺带捎上了那姓温的。
他们不会,是一个人吧?
眼见得阮玉海一脸的笑意好像打了结,温明宇却是丝毫没有帮着解惑的意思,而是径直往忠义伯府门前而去,不同于方才面对阮玉海时的疏离和揶揄,温明宇脸上的笑容这会儿却是真诚的紧:
“陈公子,昨日一别,没想到咱们这么快就又见面,还真是有缘啊。”
那语气真是要多亲热就有多亲热。
阮玉海远远的听见了,好险没把鼻子给气歪了——这温明宇故意的吧?竟是几乎把自己方才的话给照搬了过去。而且方才对着自己时就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倒是对着陈毓,那真是要多谦恭就有多谦恭。
好在并未郁闷多久,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就在长街的尽头响起,却是三骑快马正风驰电掣般而至,看到马上人,陈府也好,阮府也罢,加上温府的人,神情竟是一个赛一个的激动。
好在马上人也不负众望,还没从马背上趴下来就一叠连声的道:
“恭喜少爷,中了。”
“少爷中了第九名进士。”太过兴奋,阮府管家一颗心都快跳出来了。
温府那边也传来一片欢声雷动:
“啊呀,咱们少爷竟是中了第二名的亚元吗?快进府给老太爷道喜。”
饶是温明宇也算少年老成,闻言也站不住脚,匆匆向陈毓一拱手,便忙忙的转身往府里而去。
走到一半又站住,却是跑在最后面的陈府管家终于到了,陈毓还没有发问,温明宇已是兴致勃勃的开口:
“你们家公子定然也中了吧?”
“可不。”马上的正是陈府管家陈元。待察觉温明宇竟是崇安街那处宰相府第的公子,顿时激动不已——
和初入伯爵府的兴奋不同,这几月来陈元也是充分体会了什么叫世态炎凉。
像自家这样的门第,别说崇安街了,就是崇文街的老住户,都没有几户瞧得上忠义伯府的。好在自家有个这么能干的少爷。
听温明宇主动问及,陈元顿时自豪的不得了,一挺胸脯道:
“不瞒公子说,我们少爷中了,”
说道这里深吸一口气,声音都有些发抖:“第一名,我们少爷是第一名的会元呢。”
阮玉海正好即将步入家门,听到陈元嚎的这一嗓子,顿时神情一僵,只觉进士及第的喜悦顿时消失殆尽。
而随着报喜队伍的到来,崇文街竟然出了个会元的消息很快传了出去——听说之前声名不显的忠义伯府陈家公子竟然力压宰相嫡孙中了会元,不独崇文街,便是崇安街的深宅大院也产生了一定的动荡。
据说便是那位号称京都第一美人的潘家小姐潘雅云,听说了这个消息后,当场摔了茶盏,一连说了三声不可能。至于说阮家,因为这消息失眠的更不是一个两个……
☆、第167章 殿试
三月二十二,天光晴好,春风和煦。殿试日也在一众举子的期盼中如期而至。
一大早陈毓就沐浴更衣。
虽已是三月天气,却依旧春寒料峭。
只即便是冬月里,陈毓也不过着一件简便棉袍罢了,这时候虽还有些冷意,陈毓却是不惧的,只从李静文送来的众多衣服中拣了件湖蓝色的儒袍穿上,越发衬得人剑眉英挺、龙章凤姿。
瞧着已是足足高出自己一头的儿子,李静文眼睛一阵阵的发酸。
一晃数年,当初那个糯糯着喊自己姨母的小娃娃,已经长大成人了,还这般有出息——
老爷一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进士及第,每每论及此事,未尝不黯然神伤。本想着毓儿即便如何天资聪颖,怕也要蹉跎几年才能学业有成,再不料竟是在这弱冠之年便举业有成,更是高中会员之名。
昨儿个收到老爷的家书,信中斑斑点点全是泪痕,足见老爷有多激动。
便是姐姐地下有知,也能含笑九泉了。
“娘,你也用些。”看母亲一直怔怔的瞧着自己,一副要哭不哭的模样,陈毓心里也是百感交集。
上一世的自己,这会儿正因为手刃凶徒而亡命奔逃,何尝有这般安然的生活?至于说父母倶在,以自己为荣,更是做梦也不可得。
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待,经历过茫然四顾身边再无一个亲人的痛苦绝望,再没有比守住眼前的幸福更重要的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