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苏站了起来:“别觉着你做的事情没人知道,就没法惩罚你,这是因为你是头一次,饶过你了,若是你还有第二次,就也去家庵,陪着齐瑶去吧!横竖你们也是半斤八两,差不多少!”
说完了,走了出来。
身后齐春开始咳嗽,哭泣,很小声的自言自语,听着像是自己辩解的一些话。
☆、第213章 腊八节
吴苏站在门口听了一会儿,丫鬟小声的劝解,倒是没听见丫鬟说什么挑拨的话。她这才离开了。
她也就是劝齐春一次,若是齐春真的和齐瑶一样糊涂,那么真的就和齐春一块儿去家庵呆着吧!横竖也有孝!
吴苏摇着头回到了自己房院。
金锻抱着宸哥儿正在屋里走,看到她回来笑着道:“大奶奶回来了。”
吴苏好笑:“咦,怎么今天你抱着?紫妮呢?”紫妮喜欢小孩儿简直都有点魔性了,只要她在,只要不是喂奶,她几乎都能一直抱着宸哥儿,别人抢都抢不去。
当然,那是吴苏不抱的时候。
金锻忙道:“哎呦奶奶您千万别提醒她,她这会儿还在……”
还没说完,紫妮从后面跑进来憨笑:“大少爷醒啦,我来抱!”过去就把宸哥儿接来过来。
金锻站在原地空着手苦笑,吴苏好笑的过去坐下了,红罗和蓝绸忙给她倒水拿手巾。紫妮抱着宸哥儿在屋里走。
邵妈妈在门口正在吩咐:“你们几个盯紧着点,全都是要银霜炭,那个没味没烟,不然大少爷可受不了,厨房那边给填的时候,偶尔的会混了一些柴炭进来。”
茶水房的几个丫鬟齐声答应:“是。”
邵妈妈进来了,看到吴苏在屋里,笑着过来:“大奶奶回来了,是去春姑娘那边了?”
吴苏点头:“去说了她两句,听不听的就在她了,若是实在不听,那就是和齐子元一样的倔筋,以后也不在她身上多费神。”
邵妈妈点头:“正是呢,大奶奶您能这样想最好了。”
然后问道:“大奶奶,往年过冬全都是用炭,但是奴婢担心大少爷受不了,他小不知道,有难受的感觉才哭,没感觉就不会哭,但是这样……”
吴苏已经连连点头了:“你说得对!这几天突然的冷了下来,我也想了这个问题,平常用的炭盆炭炉,全都是在屋里的,虽说银霜炭没味道,但是谁知道对小孩子有没有影响,宸哥儿即便是影响了,他自己也感觉不到,不会哭……还是要用别的,不在屋里点的东西。”
“烧墙呗!我听人说过,北方那边可冷了,然后就是一面墙是空的,从外面留个孔,冬天了把柴什么的塞进墙里,然后烧,整面墙都是热的,屋里自然也暖和了。”
紫妮马上就道。
邵妈妈白了她一眼:“你知道的真多!那是土墙,咱们这都是木头,你烧一个试试?”
紫妮吐舌,低头看宸哥儿笑。
吴苏失笑,然后问:“我在谁家见过,一种很大很大的铜炉,样子和普通的铜炉一样,就是特别的大,烟筒直接就伸到了外面,这样屋里肯定没有烟。铜炉周围用笼罩住,免得碰到了烫伤。”
邵妈妈就点头:“奴婢好像也见谁家有用过,奴婢这就去问问,最好早点在屋里安上。”说着就出去了。
吴苏抱过来宸哥儿,裹得严严实实的,去院里转悠。齐奕就经常在寒风中抱着孩子在外面转,当然裹得很严实,吴苏自然心疼无比,但是齐奕说,小孩子不能太娇惯,不能给整的太舒服,不然稍微有点什么就会生病,长大了也经不住风雨的。
吴苏想想,觉着相公说的有道理,也就常常抱出来。当然,大风的天她还是舍不得。
红罗收拾好了出来,问吴苏道:“大奶奶,大后天咱们去庙里上香,您都准备什么?”
吴苏差点都忘了,上一次和大家约好了,大后天去上香的,忙点头道:“自然是多准备些香烛钱,准备求几个符。”
红罗答应着,和蓝绸去准备去了。
过了两天,吴苏带着浩浩荡荡的人和约好的妇人们去上香,去的是宣城外的一个叫灵山寺的寺庙,这里是宣城地界最大的寺庙,也是香火最好的,这里每年初一的头一炷香,很多人来抢。
最难得的是,这里的主持并不是个贪婪的人,是真正的修行的人。所以,这头一炷香只给心诚的人,绝对不会给那些有钱或者有权的人留着。
心诚的人,其实就是初一第一个到山门的人,自然很多心诚拜佛的百姓,三十晚上就去排队的,争这头一炷香。
吴苏虽然是宣城人,但其实这还是头一次来这个寺庙,一看这里香火鼎盛,而且并不分什么权贵和百姓,不给权贵什么特殊的礼遇,当然,只分男女,男子那边的殿不知道是什么菩萨,妇人这边就是求子,求姻缘,问平安等等的。
吴苏心也很诚的,每个菩萨殿都去一一叩拜,也拜送子观音,也求姻缘,当然,这姻缘就是为家里头还没成亲的人求得,也求平安,为自己的相公、儿子求一世的平安。
一一叩拜,也很费时间的,等她出来,别的妇人也差不多出来了,再看看时辰,午时都过了,到了申时许了。
大家都饿了,就在这边请了一顿素斋,许了愿,这才回来。
吴苏因着看到这个庙宇确实是香火很鼎盛的,便和主持询问能不能在这周围施粥,主持自然是答应,这是善举。
吴苏又询问了详细的情况。
原来这周围其实一直都有施粥的人家,宣城不缺豪富之人,早有乐善好施的豪商人家,常年在这里施粥,这周围光是这种常年施粥的摊子,已经有两家了。
吴苏听了不由的失望,她也是临时起意而已,虽然是想要做善事,但是当然的也希望做的事情有意思,没意思只是表面好看的话,那就没必要了。
若是施粥,自然是希望能真的有饿肚子的人来吃,而不是摆个面子,最后草草收场。
看到吴苏的失望,主持倒是出了个主意,很快就要到腊八节了,这也是百姓们喜欢出来拜佛的一个日子。
常年施粥的摊子,基本上全都是白米粥,或者小米粥,若是齐家大奶奶真的有这份好心,就那天来给上香的百姓施个腊八粥,那样肯定不会浪费,也能积善德。
吴苏一听这是好主意啊,忙答应了。
周围的几个内眷听了,府里头有这个财力的,心里也活动了起来。大家商量了一下,吴苏是一定要施粥的,还有另一家,也是个商贾余家,余家的二奶奶和吴苏关系挺好的,家里也有这个底气,商量好了,她们家到时候也来。
各自散了回府,吴苏就叫周妈妈去准备这些事情。
如今的施粥不是面子活了,成了心诚的事儿了,从选料到配料,吴苏时不时的还过问着。
进了腊月,宋氏停灵三七满了,就下葬了。
很快,就到了腊八节了。
吴苏要去灵山寺设个施粥摊子的事情自然禀报了府里,老太太是自然非常赞同的,还称赞吴苏想的周到。
二太太和三太太一听,绝对是好事啊!她们两人也动了心思要去,毕竟府里这半年的事情太多了,她们两个房院的亲事也是一波三折的,觉着应该去拜拜菩萨。
她们两人要去,自然是要带上还没有出嫁的齐眉和齐容,还有二太太的儿媳妇小张氏。而府里这么多女眷出门,尤其二太太和三太太出门,自然需要护送的,于是齐子玉和齐子谷只能腾出时间来护送她们。
早上天没亮,齐府的下人带着东西出门了,昨晚上,他们的施粥棚子已经是搭好了的。
吴苏醒来的也挺早了,洗漱收拾了,穿着深紫色掐腰镶滚边袄,紫红绣金丝牡丹锦绣袄裙,外面穿着织锦镶毛斗篷。
给宸哥儿穿的是一身红色雪梅滚边小袄衣袄裤,外面套上红色长袄,直接把小人儿装进去了,裹着大红底鲤鱼跃龙门的小棉被,最外面在裹一层厚厚的大被子。
这一天出门简直不得了,浩浩荡荡的十几辆车,无数匹马来到了寺庙这边。远远的就看到了山门前的长台阶,简直人山人海的,慢慢的全都是人,大部分是往上走的。
施粥摊子就在台阶旁边的土地上,找一块平一点的地方,吴苏从车窗往外看,这么远都能看到,施粥摊子前的人真不少,大约很多人都是空着肚子从家里出来的,或者是很早就出来了,这会儿全都饿了。加上天气冷,吃一碗热腾腾的粥也挺好。
红罗指了一下那边低声叫:“大奶奶您看!”
吴苏看了过去,发现粥摊子今天是真不少,数了数居然另外还有四家!除了之前常年在这边设粥摊子的那两家之外,还有两家,一家应该是上一次和自己商量好的余家,还有一家就不知道是谁了。
吴苏也没在意。马车很快就到了山门下了,从侧面的一条小路上了山,到了山上,依然是进门去上香,今天人实在太多了,就是妇人这边也是人挤人的,众人只好出来了。
太太叫婆子去请主持给找了个空着的斋房,先进去休息休息。
一行人刚坐下,就听见外面有人说话,听着声音挺熟的,还有人在笑着问:“齐家大奶奶在这里?”
红罗进来道:“余家二奶奶也来了。”
吴苏就忙和二太太三太太说了一声,起身出来,看到不但是余家二奶奶在,还有另一个妇人也在。
居然是程思娟。
☆、第214章 三爷要喝粥
程思娟已经是妇人打扮了,穿着大红的衣裳,披着大红羽缎面的斗篷,看到了吴苏似乎一点都不奇怪。
余家二奶奶笑着道:“你说巧不巧,今天商家也在这边有个施粥棚子呢。”
吴苏忙上前打招呼,心里却明白了,原来程思娟嫁的是商家。
商家老太爷叫商学礼,却是个为官的出身,原本已经做到了从四品的翰林院修撰,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辞职返乡,弃文从商,做起了生意。
商学礼也成了仕途官员中的一个反面人物。不过商家在宣城生意也不小,他们家和齐梨的婆家一样,正经只经营文房四宝生意的,齐梨的婆家邵家经营的主要是宣纸,而商家主要就是墨块,家里也有作坊,也养着做墨块的好手艺人。
正是因为商家的墨块出名,齐奕跟吴苏说过,若是要选礼物什么的,可以选商家的墨块,他们家和商家也算是认识。
吴苏这才知道商家的。
看到程思娟只盯着吴苏,却并不说话,余家二奶奶失笑道:“咦,你们应该是亲家吧?”
吴苏忙笑着道:“是啊,是亲家的。”笑着跟程思娟打招呼:“思娟,原来你也来了?”
程思娟点点头,微微有点别扭:“是啊,你们……也来了。”
幸好,三太太在屋里听说程思娟来了,忙忙的出来,她自然是更加觉着亲近,过来就笑着拉着程思娟的手问长问短的,程思娟对着她,也比对着吴苏亲热轻松。
吴苏其实也是松了口气,于是众人又回屋里说话。
屋里根本就坐不下了,原本就只是很小的一个屋子,吴苏等晚辈就出来,齐眉和齐容,小张氏和她站在一块儿,看着下面的粥摊子。
“想不到这么多人饿着肚子。”十二岁的齐容感慨的道。
吴苏失笑:“这些吃粥的可未必是饿着肚子的人,很多都是因为早上起来的早,出来拜佛,这会儿饿了,或者冷了吃一碗热粥热乎热乎。”
小张氏点头:“现在哪儿有那么多吃不饱肚子的百姓,若是真有那样的,那不成了……民不聊生了?”
齐眉突然嘿嘿嘿的笑。
众人全都惊讶,转头看她笑什么笑的这么奇怪,齐眉就指着山下道:“你们看我哥!”
大家全都看过去,这才发现,原来齐子谷也是好玩,居然跑到人家余家的粥摊子那里去喝粥!
吴苏‘噗嗤’就笑着:“他做什么?”
“早上起不来,母亲硬是叫起来的,饭都没吃,这会儿肯定是饿了……”齐眉话还没说完呢,就看见齐子谷三两口的喝完了一碗粥,居然又跑到商家那边的粥摊子要一碗!
山上的人看的简直目瞪口呆,失笑连连!
不过看样子商家的人认识他,觉着是捣乱的,不肯给他,还在说着什么。
“人家居然还不愿意给他!”小张氏失笑:“他怎么饿成这样了?!”
齐眉也笑:“大约的也想比比谁家粥好吧?我们来的路上,母亲一直在说,选腊八粥材料的时候,大嫂全都是亲自过目了的。”
她们在山上说,齐子谷在商家的粥棚子还在纠缠,果然这边管着施粥的管家认识他,正好笑的道:“我说齐三爷!您就别拿我们开玩笑了,您还差这口粥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