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苏点点头:“二太太果然在锦绣园,父亲去正好看到了……就和猜的一样。”
苏姨娘咬着下唇:“这已经都……真不知道说什么好!”
吴苏道:“整件事父亲已经知道了,自然听父亲怎么处置,对了……厉妈妈被父亲杖毙了……”
苏姨娘惊吓的睁大眼睛,顿了顿又道:“这也是恶有恶报。”
吴苏道:“余下的事情,大约的也就这样了,父亲和母亲怎么说的,女儿是不会知道了,只希望这件事之后,父亲能重视一下您这边,想个稳妥的办法出来……现在看看,父亲肯定会这样做,姨娘也不用担心了。”
苏姨娘点了点头。
吴苏转头看了看苏姨娘的那两个丫鬟,此时那两个丫鬟已经是大致的情况都猜了出来,知道吴二太太那边自身难保,加上听见了厉妈妈被打死了,全都脸色煞白毫无主意。
吴苏便对两个丫鬟道:“服侍姨娘休息吧。”又对苏姨娘道:“今天太晚了,姨娘的身子也不宜在多熬,还是休息吧,不管怎么样,明天再说了。”
苏姨娘点点头:“姑娘晚上睡在这边?厢房那边……”
吴苏道:“姨娘不用管我了,我带了那么多人来,很快就能收拾出来,放心,你早点歇着吧。”说着从正屋出来。
红罗几个已经开始整理厢房,厢房本就是住人的,每天都打扫的干干净净的,因此稍微的收拾一下就能睡了。
吴苏洗漱了,这才坐在床边,将紫妮叫来了道:“现在全都知道了?”
紫妮眼睛还有点红,看样子刚刚是又哭了一场的,不过看神情是大松了口气的样子,不好意思的笑:“奴婢全都知道了……奴婢真的是太笨了。”
“知道了就行,这件事把你牵扯进来,我们谁也没想到,原本就是因为你年纪小,不想叫你知道这样的事情,可想不到最后你被利用的最多。”
紫妮跟在吴苏身边也好多年了,知道大奶奶的性子,忙道:“是奴婢太笨了!红罗姐说的对,这件事也是给奴婢一个教训,叫奴婢长点心眼。蓝绸姐也和奴婢说了,还跟奴婢赔不是,其实都是奴婢太笨了……”
吴苏笑着伸手拉了她的手:“你只是年纪有些小,这些动心眼的事情想得没那么多。没关系的,这件事确实能让你今后做事多想想,不过各人性子什么样,不用太勉强改变,只要别叫人轻易算计就行。”
紫妮点点头,眼圈又红了,她今天真真的也算是教训深刻:“我娘都说我了,奴婢也懂,大奶奶必定不会真的叫人处置了奴婢的,奴婢当时真的……太丢人了……”
吴苏一下失笑了:“这怎么是丢人,只是被蒙在鼓里罢了。”想想紫妮确实吓得够呛,又叹了口气。
蓝绸进来了,笑着道:“好了紫妮,大奶奶累了一天,如今也晚了,还是让大奶奶早点歇着。”
紫妮忙点头,擦了眼泪起来,吴苏折腾的这一天确实累得筋疲力尽的,便上床睡下了。
第二天起来的很早,洗漱了先来看苏姨娘,苏姨娘也起来了,只是还有些忧心忡忡的,在屋里坐立不安的等着,倒像是她做错了事,等着发落。
吴苏陪着苏姨娘说了会儿话,劝了一阵子。
心里还在想,用不用去看看大姐吴钗?昨天去了没见到,今天再去怕是就没什么好脸色了,而且父亲母亲那边不知道怎么样了,如果父亲已经有了什么结果,自己这时候还出去转,叫人以为自己很得意,出去打听嫡母怎么受罚消息?
吴苏性格中有谨慎的一面,这谨慎是因为她是庶女,必定的就不如嫡女在吴二太太身边那么的轻松愉悦,从小到大如此过来,自然谨慎。
因此苏姨娘疑惑的问她用不用去看看大小姐吴钗的时候,吴苏摇了摇头:“先看看父亲是什么意思,若是还是叫我在这边多住几天,那么晚几天去看也行,免得叫大姐觉着我是去看笑话了,如果父亲让我马上回去……”
以吴梁瑜严厉的性格,大约的应该是会叫吴苏早点回去,毕竟是出嫁了有婆家的人,住在娘家算怎么回事?吴二太太不把吴苏的婆家看在眼里,吴梁瑜却完全不同,他很看重齐家。他不是那么浅薄迂腐的人,在官场上浸淫多年,不会仅仅因为商人地位低就简单的看不起亲家。何况,三年前若没有三女婿的一万两银子,他还在牢里说不清呢!
权钱这都是相辅相成的,在官场有权的人,哪个不是和商人打得火热?哪个往上爬的飞快的人,身边没有一两个生意人扶持?没钱扶持,就算是再能耐也爬不上去!
吴梁瑜清楚这一点,因此对齐家看重,也保持着尊重。只不过齐家的事儿吧,有点怪异,嫁女儿的时候他在牢里,出来了才知道女婿不在家,公婆也不在家!这三年他就没见到女儿婆家的直系亲戚,因此也只能先保持着敬而远之的态度。
吴苏知道父亲对齐家的看法,因此有把握,最多让自己在这边住个一两天,就会让自己回去。
她就等着行了。
果然,在苏姨娘这边吃了午饭,就已经来了消息,父亲叫她下午就回齐家,老太太那边他已经帮着告别了,二太太‘病’了,她也不用去告辞了。
“二老爷还让苏姨娘收拾收拾,明天一早跟二老爷去应天那边住着……一直到生产。”来禀报的婆子道。
吴苏有些惊讶,苏姨娘更加的吃了一惊:“什么?去……去应天?”
老太太能同意?二老爷在任上不带着二太太,却带着姨娘,吴家是书香门第呢……
来禀报的是二老爷院的婆子,点头道:“是,这是二老爷吩咐的,二老爷已经回禀了老太太,老太太也同意。苏姨娘赶紧的叫人收拾吧,这一去就是将近一年,又是怀着身子过去,可要收拾不少东西呢,另外,二老爷说了,苏姨娘这边的丫鬟不得力,过去了在给添人。”
两个丫鬟听了这话,脸色苍白。
苏姨娘一时都手足无措的,还是吴苏先反应过来,忙道:“赶紧收拾吧!父亲在应天也是一个人住着,左右没有照顾的人,苏姨娘过去了正好也照顾了父亲。”
苏姨娘一听这话,这才有种想明白的感觉,忙点头道:“对,对,”这才叫丫鬟:“收拾……快收拾东西。”
吴苏自己也叫蓝绸她们去收拾自己的东西,她也准备要走了,这边将苏姨娘拉出来在门口,轻声道:“姨娘,这是好事,应天虽然不远,不过到底离了二太太的眼,您也能安心的养胎,父亲允许您买下人,您就多用心,挑两个好的在身边。好好的把孩子生下来……照顾好自己。”
苏姨娘点点头,道:“我知道了……我也明白你父亲的意思。”
“这就好。”吴苏说了一句。
丫鬟们很快收拾好了东西,因为吴梁瑜那边已经说了,不用去给吴二太太、吴钗等人告别,因此吴苏就从苏姨娘这边直接出了府。
绿绒从昨晚上开始,就一副魂不附体的样子,昨晚上都没有跟着吴苏回来,也不知道半夜什么时候回来的,早上起来了倒是又出现了,只缩在后面,服侍的时候也不敢上前,大约的她也清楚,如今吴二太太触到了二老爷的火头上,二老爷为苏姨娘和大奶奶出头,她这个吴二太太放在大奶奶身边的人,就格外的尴尬紧张。
吴苏早就看出来鬼鬼祟祟、畏畏缩缩的绿绒了,也不理她。其余的几个丫鬟同样不搭理她。
上了车回府。
只在娘家呆了一天,却过得惊心动魄的,马车上,吴苏听着红罗和蓝绸两人轮番的教训紫妮,紫妮撅着嘴听着,平常的伶牙俐齿的一个小丫头,这一次彻底被打击到了。
金缎和邵妈妈坐的另一辆马车,两人聊天,绿绒缩在角落也不说话。
蓝绸和红罗说着说着,就声音小了点,过了一会儿,红罗小声问:“大奶奶,绿绒……还是不管她?”
吴苏想了想,之前绿绒、青棉、黄娟、银纱那几个丫鬟自己已经疏远了,便是绿绒也很少能接近自己,经过这件事,绿绒回去了肯定更不好往自己身边凑。这几个丫鬟年纪慢慢的也大了,过一阵子,看看吴二太太那边有没有什么安排,把她们几个嫁出去也就是了。
在齐家,到底这几个丫鬟不会像在吴家那样肆无忌惮,也没那么灵通的手脚。
便道:“只要她们老实着,就不管她们,二院以外的事情吩咐她们做好了,若是还有什么心思……”
紫妮小声道:“她们总盯着大奶奶……总有人这样阴森森的盯着,也怪难受的。”
蓝绸已经明白了吴苏的意思,轻声道:“到底是吴二太太的人,大奶奶总不能做的太过。”
几个丫鬟都明白了,点了点头。
☆、第25章 文房四宝
吴家这边。
整件事叫吴二老爷这样的一处置,吴二太太闹了个没脸,失去了左膀右臂,吴三太太也扯进来说不清楚。
吴梁瑜不好去直接说弟妹吴三太太,便将自己的弟弟,三老爷叫到了跟前好一顿臭骂!
“你三房院的事自己处理去!小孩子打架都处理不好,却想拿我二房院的人当礼物送?那是我姑娘,我亲生的姑娘!你太太那么大的脸,为什么不把你姑娘送去赔罪?!老三你也两个女儿,不要脸了就直接把女儿送到布政使司府里头去!多大的事情还能摆不平?!是觉着我二房院好欺负,还是觉着我这个二哥窝囊?!算计到我头上来了?!”
三老爷被哥哥骂的抬不起头来,跪下连连的赔罪:“二哥息怒,息怒,那……都是那婆娘擅作主张,那婆娘就是个头发长见识短的东西,您别和她一般见识……”嘴里一个劲的赔礼,心里头却嘀咕,之前不就是出了事把女儿送给了东宁伯府和齐家……出了事还不都是这样办?
当然这话不敢说出来。
“我不会和她一般见识,我只找你!”吴二老爷怒道:“我告诉你,回去好好的教训教训你太太,再敢动我房院人的脑筋,我禀明了母亲和大哥,叫你休了那个恶妇!”
三老爷连连的点头:“是是是,我回去了一定教训她,好好教训她!”心里又在说,你怎么不休了你那个恶妇?主意还不是她出的?三太太就是跟着跑腿儿张罗而已……
当然这话还是不敢说出来。
说休了三太太,吴二老爷也就是个气话,威吓一下而已,主要是这口气咽不下。一想到三房的儿子打了人,却算计自己的女儿去给人家做小、说情。吴二老爷就觉着自己太窝囊了,三弟三弟妹都敢骑到自己头上拉|屎!想想,最后还是二太太那个吃里扒外的东西!要不是她算计,人家又怎么能顺水推舟?!
想到了这里,吴二老爷更加的气闷。大女儿是二太太亲生的,却惯得骄纵任性,全没有一点大家闺秀的雍容稳重,嫁去了伯府,非但一点不收敛性子,不知道孝敬公婆,顺从丈夫,反而三天两头的和世子闹别扭。时不时的传出来妒忌、暴躁的名声,二太太不知道找大女儿好好的教训劝导,却横生了歪门邪道的心!
两个女儿全都嫁给一个人,一个为妻,一个为妾,真真的亏她怎么想得出来!吴家的脸面都被她丢尽了!
吴梁瑜现在想想,都觉着大女儿吴钗三年没生,跟吴二太太有很大的关系!这个狠毒的女人在自己的后宅动手脚,不知道害了自己多少未出生的子嗣。现在,报应到了亲生女儿身上,女儿就是不生!
这样一想,不但气怒,更加的心凉。
齐府。
吴苏带着丫鬟们回到了齐府,先来跟齐老太太禀报自己回来了,老太太都微微吃惊,没想到她能这么早回来。
吴苏当然没将府里的那些事情说出来,只是说父亲回来了,命她早点回府。
齐老太太听了点头,亲家老爷到底还是有数,要说亲家那边老太太对谁印象最好?反而是那个很少见的亲家二老爷。
“回来就好,你公公婆婆眼看要到家了,锦之院那边赶紧的收拾好,”说到这里老太太声音一顿,又道:“奕哥的书房什么的,你可勤打扫着?”
猛地话题一拐,说到了齐奕,吴苏有些吃惊,不敢怠慢的忙道:“相公的书房一直打扫收拾着。”
齐老太太半天才点点头,道:“一会儿你去找卫妈妈,奕哥走的时候,书房有些东西我叫收起来了,你让卫妈妈领着你去拿出来,清理干净放回原位。”
吴苏忙答应着:“是。”心里却越来越吃惊,难道说,老太太知道了什么消息?相公也许要回来了?
在京城的公婆要回来了,相公也要回来了……
有那么一瞬间,吴苏还以为相公其实是去京城找父母亲去了?就是这么一个念头,接着又想起来齐奕这几年在宣城这边闹腾的事,又觉着不像。
起身从老太太屋里出来,吴苏跟着卫妈妈去了库房,几个婆子已经在这边候着了,卫妈妈打开了其中一个不大的库。
吴苏进去一看,倒有些意外,这个库房和一般的库房不一样,一般的库房什么东西乱糟糟的堆着,齐家这样的豪商人家,好东西多得是,便是那汉唐的古物,特别值钱的字画,也全都是堆着。
而这个库房,却布置的和一个小书房一样。桌子是张黄花梨夹头榉翅头案两张,案几后面是一对黄花梨方杆四出头椅,案几上面摆着青汉玉笔筒、青玉浮雕松石笔筒、汉玉笔架、汉玉水盛、白玉浮雕荷叶洗、青玉几式墨床等等。
当然因为到底是库房,不可能真的和书房一样的摆设,像是桌椅的,全都是一对,一副放在屋子中间,一副就靠墙放了。而桌上的摆设,比寻常的自然多了很多,吴苏看了看,光是笔筒便有四五种之多,全都在桌上摆着。
笔筒前是墨锭,李廷圭墨两锭,休宁集锦墨三、四套。墨块前摆着几方砚台,边刻山水平板端砚、双龙抱珠澄泥砚,还有四方龙尾歙砚。
靠另外一面墙放的是个红木雕花靠椅紫檀书格,上面满满当当的全都是书。挨着摆的是个黄花梨的多宝格,里面摆的有带着紫檀座的剑,有羊脂玉如意,有汝窑天青釉面的花觚,还有些乱七八糟的用于摆设的东西。
全都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吴苏虽然有些意外,不过也不算吃惊,在齐府三年,她是真真见识到了什么叫豪商,什么是富贵。
卫妈妈笑着道:“这库房中的东西全都是大爷的,老太太知道大爷喜欢这些东西,怕大爷不在家的时候,丫鬟婆子粗手粗脚的打扫,再给摔了碰了,这才叫收起来的。如今……既然大奶奶在,平常收拾打扫的,有您看着,老太太也放心。”
一丝风儿都不透露。
也不知道是不是相公要回来了,看这样子,大约的像是,可为什么老太太至于这样隐瞒着?
吴苏心里胡思乱想着,已经点头道:“好,那就搬过去吧,我亲自收拾。”
卫妈妈听了忙点头,示意几个婆子进来搬,并马上提声道:“可得小心着点!这些东西少一个角儿,也够你们这条命填!”
几个婆子唯唯诺诺的答应着,用四方的箱子来抬,箱子里还铺着软绒缎子,每放一样就用同样的绒布盖了。这样小心的好似搬瓷器一样,将整屋的东西就几个箱子装了,只余下了大件的桌椅等物,搬到了锦之院,吴苏住的东跨院。
东跨院是个五进的院子,齐奕的书房在前院,正中一间最大的屋子,原本应该是隔成三间的,大约是齐奕自己的意思,也没有隔,屋子显得格外的阔朗。吴苏来这个书房也很多次了,也亲手收拾了几回,只为了熟悉一下自己相公的一些事情。就发觉这个书房摆设不多,甚至可以说很简单。
现在终于知道了,原来很多东西老太太都收起来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