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早上的时候就在传,差不多了,应该就是今明天的到,午时过了没多久,就在百里亭迎候的小厮先回了府禀报:“大老爷回来了!管家在百里亭接了,这会儿正缓缓进城呢。”
府里登时炸了锅一般,到底是走了三年了,何况还是长房院一大家子回来,院里院外的,人说话的声音都提高了几倍,丫鬟婆子忙的脚不沾地的跑,四处的传话。
吴苏让蓝绸和红罗留在院里,以防有什么事情,自己带着金缎和紫妮,来到了明和堂和大家一起等着。
齐老太爷和齐老太太精神都不错,齐老太爷眼睛都放光,背着手在屋里来回的走,他老人家一站起来,齐二老爷和齐三老爷就全都站起来不敢坐着。
孙辈的就更不敢坐了。
也坐不住,二爷叫齐子玉,是二房院的长子,今年也十九岁了,比齐奕小三个月,被齐老太爷指挥的滴溜溜的转。
“玉哥,去院门上看看,怎么还不回来?”
“对了,玉哥,正门开了没有?铺没有铺红毡毯?”
“咦,怎么全都在府里等着,是不是应该叫玉哥去城门口迎一迎?”
于是二爷终于被派了出去。被指挥的滴溜溜转的变成了三爷,三爷叫齐子谷,比齐奕小两岁,今年十七岁,是三房的长子。
“谷哥,去看看……”
齐老太太终于忍不住了,在里屋埋怨:“好好的叫哥儿们坐下等行了!外头那么多的管家下人不使唤,把哥儿使唤的滴溜溜的转!”
齐二老爷齐轩华也笑着道:“是啊,父亲,还是坐下等好了,不用着急,从百里亭到城门,也得半个时辰呢,在家上一大家子的,想来车马的不少……”
齐老太爷一听却更坐不住了,道:“辎重那么多,去接的人太少了……”
齐二老爷一看,知道不多去几个人是不行了的,便笑着站起来道:“那儿子和谷哥都去接,三弟留在家里,万一有什么事招呼一下。”
齐老太爷正有此意,忙点头:“好好好,你们去,都去!”
屋里齐老太太听得又好气又好笑,摇着头对齐二太太张氏道:“老大也是走的时间太长了,三年没见了,老爷子想儿子呢。”
张氏忙笑着道:“是啊,三年了呢,不过现在好了,终于回来了,咱们一大家子又团聚了。”
齐老太太连连点头。
张氏身边坐的是张氏的大儿媳妇,齐子玉的娘子小张氏,小张氏是张氏娘家哥哥的女儿,两家是姑表亲联姻。小张氏怀里抱着一岁多的女儿。
齐三太太姚氏,脸色不定的坐在那里。
姚氏和张氏身边周围坐了齐梨、齐云几个,小雪回了长房院,金缎回来说,三姑娘脸色好几天都不好,三姑娘原本是想让小雪当陪嫁丫鬟的。
这陪嫁丫鬟很重要的,是自己到了婆家唯一的助力,聪明会来事是一个,还要会看眼色。吴苏想到这里又想起自己当时出嫁的情形了,虽然其实没什么挑选的余地,但是确实也在陪嫁丫鬟选谁上面费了心神的,好在当时闲话比较多,嫡母那边有所顾忌,才让自己带了自己原本的几个丫鬟的。
因此说齐梨的心情不好,她特别理解。
不停的有消息传进来:“到了城门了!”
“快到胡同口了!”
听见这声禀报,齐二太太便起身了,屋里除了齐老太太,其他所有的人全都站了起来,回来的是大老爷大太太,这一辈中的老大,应该都去迎接的。女眷们自然就是迎接齐大太太,从屋里出来,出了二门,站在了连接着外院的垂花门处。
不停的听见有人喊:“来了来了!”
“快去几个到角门,头一辆车太大了进不来!”
管家小厮的声音在外面喊着,站在这里听得格外的清楚。又过了一会儿,就听见府门那边已经是嘈杂的很了,还有人大声的喊:“大哥!你可回来了!”
这是进门了。
众人在垂花门这边等了一会儿,就看到前方一群人走了过来,中间的是为年近四十的妇人,身上大红的牡丹团花披风,里面是一件正红妆花缂金丝锦缎褙子。容长脸,眼神犀利,风尘仆仆,周围多少的丫鬟婆子簇拥着。
两位年纪相差两三岁的小姐,一个披着蹙金繁色脂艳海棠茜纱的披风,一个是云锦累珠披风,容貌艳丽,光鲜夺目,同样也是被无数的丫鬟婆子簇拥着,浩浩荡荡的来到了众人面前。
齐二太太带头笑着福身:“大嫂回来了?”
众人全跟着行礼,吴苏福身低头叫了一声:“婆婆。”自觉声音已经被淹没在了众人的声音中,谁知道抬起头来,却正好迎上了齐大太太的眼神。
吴苏心一凉,这位婆婆的眼神,阴鸷,凌厉!
☆、第28章 小姑子
齐大太太的目光只是落在吴苏身上一瞬间而已,马上就转开了,众人互相问候寒暄,齐二太太问路上可顺利,齐三太太询问两位小姐的声音。
一时之间说笑的声音热闹无比,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句:“哎呦,咱们进屋再说吧,大家一路上必定劳累的很!”
众人很同意,马上簇拥着风尘仆仆的一行人回到了正堂。
齐老太太也被人搀扶着起身迎接,齐大太太三两步抢上去福身行礼,双手扶住了齐老太太:“母亲!快坐着,您快坐着。”
另外两位小姐也很有眼色,立刻上前去福身,当然被齐老太太伸手搀扶,两人顺势就搀扶住了齐老太太的另一边,脆生脆气的喊着:“祖母,您坐。”
“祖母,人家好想您啊!这三年孙女儿真的无时无刻不想祖母!”
“我们都想您,整天催着父母亲回来!”
两位小姐声音清脆,在嘈杂的地方显得很明亮,齐老太太登时就高兴的脸上好像开了花儿一样,连连的点头,笑的几乎合不拢嘴:“好,好,回来就好,祖母也想你们,尤其是你们三个小的!”
祖孙说着话,齐老太太去榻上坐下了。两位小姐马上一左一右占据了老太太的身边,叽叽喳喳的重复着怎么想念老太太的话。
齐二太太还算沉稳,脸上没什么变化,齐三太太姚氏脸上已经是变了又变,最后干脆转开了头去,似乎不想看了。
吴苏跟在人后面,因为人太多了,不小心把她挤到了后面,她也就没往上凑,倒是趁着这个功夫观察了一下婆婆和两个小姑子。
仔细看看婆婆,就觉着自己第一眼看的还是不真切,婆婆脸上带着股威仪,尤其是眉眼左右顾盼的时候,更能显出来。这和娘家的三婶那种特意端出来的威风不一样,婆婆是举手投足中,已经融入了,不用刻意的表现就已经能看出来。
脸上虽然带着笑,但是眼神却犀利,被这样的眼神瞥一眼,谁都不会感觉良好。吴苏还发现,齐大太太用这样的眼神,扫过了齐二太太和齐三太太,也不掩饰。
只有在看向了齐老太太的时候,才会收敛。
而那两位小姐,不出意外,应该是齐奕的亲妹妹,二姑娘齐嫣,五姑娘齐瑶。
这两位小姐长得很像婆婆,也是容长脸,年岁十七的齐嫣,两颊还有些淡淡的斑点,尤其是颧骨处,有一小块很明显。
这斑点虽然很淡,但还是严重影响了齐嫣的美貌,原本还算是明媚动人的,但是这斑点醒目的在颧骨上,看起来就好像是脸没有洗干净一般。
五姑娘齐瑶今年十四岁,也是容长脸,好在没有了齐嫣脸上的斑点,肌肤白皙,娇媚动人。
此时两位姑娘坐在齐老太太身边,正说着路上的趣事,将齐老太太哄得笑的前俯后仰的,一个劲的点头。
这样乱糟糟的,只有回来的人给齐老太太行了礼,还只能算是简单的行礼,照理才回来,应该行大礼的。而其余的礼都没有行,胡乱的也就坐下了,齐二太太问齐大太太:“大嫂,路上可还顺利?听说是一路坐船的?”
齐大太太淡笑点点头:“还算是顺利,只是二姐儿有些晕船,吃了点苦头。”
上头的齐老太太听到了,马上伸手在齐嫣的脸上摸着:“哎呦,敢情就是因为这个?这一路上都没好好吃饭吧?瞧瞧这小脸,比走的时候瘦多了!这是怎么养的闺女啊?”半真不假的埋怨齐大太太。
齐大太太转头看齐老太太,这才笑开了:“您可真冤枉儿媳了,这俩丫头去了京城,可比在家的时候吃的多,谁能想到从小在宣城长大的人,竟然说京城的菜更合胃口?可她们俩就是,不信您问问她们两人,是不是更喜欢京城的饭食?”
齐瑶马上重重的点头,大声的笑着道:“对!我最喜欢的点心就是豆面糕、炸糕。京城的点心可好吃了,比咱们这边花样也多。”说着指着齐嫣:“二姐您瞧她瘦的,其实可能吃了,咱们在京城的府里有几个京城本地的厨娘,二姐自己的小厨房就有两个!”
齐老太太立刻哈哈哈的笑了起来。
齐嫣脸色微微的有点变,没意思的样子道:“怎么就能吃了,人不都要吃一天三顿饭?”
这样一说,正说得兴高采烈的齐瑶马上反应过来了,笑着忙将话题岔开了:“二姐回来的路上确实晕船了……”
齐二太太低着头去慢慢的喝茶,齐三太太小声哄着想出去玩的齐子琪,吴苏看到,齐云看了齐梨一眼,齐梨正好也在看她,齐云撇了撇嘴,齐梨不动声色的微微摇头。
众人的眼神交流中,似乎也隐藏着不少的玄机。
齐三太太哄好了齐子琪,这才抬眼看了大太太一眼,心中很不以为然,尤其看到齐大太太那样子,齐三太太真恨不能上前挠她一下!
故意的在老太太面前说什么京城的菜更合胃口,更合胃口就别回来呀!回来干什么?!
齐三太太又睨了齐嫣一眼,心里不屑的想着,都快要成老姑娘了!在京城实在嫁不出去了,这才带回来了?估计哪怕是有一点点的希望,齐大太太也肯定是要把齐嫣嫁到京城的,怎么可能带回来?!
还有那宝贝儿子齐子平,不是去活动了想捐官吗?不是还琢磨着娶个官宦人家的小姐当媳妇,好拔高自己么?怎么官也没做成,官宦人家的小姐也没有娶成?
齐三太太想到这里不由得得意,无声的哼了一声,得意什么呀,还不是两手空空、灰头土脸的回来了?
齐老太太在上面笑着听齐嫣和齐瑶说了好一阵子京城的见闻,这才和齐大太太说上话。
吴苏因为离得远,听齐老太太说话听得不是很真切,断断续续的:“既然回来了……那些事情就慢慢说……二姐儿没事就好……”
一说这些,齐嫣低下头去,齐瑶也安静了,齐大太太似乎很不想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这个,胡乱的点着头,也不接话。
齐老太太却好像没看到齐大太太的脸色,依然接着说:“宣城好人家多得是……你儿媳妇娘家也是官宦……瞧着挺好……”
吴苏感觉到齐大太太的眼睛看了过来,抬头本想笑一下的,谁知道齐大太太的眼睛迅速的移开了,就连齐嫣和齐瑶也一样,看了她一眼就移开了。
齐大太太脸色不太好,齐嫣抬眼的时候,迅速也看了一眼身旁的齐老太太,眼神已经没有了刚刚的亲热,冰冷中似乎带着愤怒。
吴苏眨了一下眼睛,低头,还以为自己看错了,再抬头,齐嫣却低下了头去。大约的……听出来老太太是故意的?
老太太又为什么要故意当着众人的面,落大太太和齐嫣的面子?
齐三太太嘴角微微的勾着,和刚刚不忿的神情截然不同了。
吴苏心里叹气,婆婆小姑子这一家子……显然也绝非容易相处的,尤其那两个小姑子,看着都不好相与。
尤其似乎在京城还有着什么事情,不顺利才回来的,这心气儿不顺啊!
门口丫鬟进来笑着禀报:“大老爷和四爷来了。”
屋里马上安静了,二太太和三太太都看着齐老太太,齐老太太便道:“平常便避一避,不过今天老大从外面才回来,你们也该行个礼,都是一家子,正经的都见见。”
二太太、三太太答应,大太太已经笑着道:“呦,这样一说想起来了,刚刚进了门只顾着说话,二姐儿和五姐儿都没给老太太磕头。”
三太太看不惯大太太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样子,便在旁边半冷不热的道:“不晚,一会儿和四爷一起给老太太磕头就行了。”
大太太扭头看了三太太一眼。
说话间,外面已经进来了两个男子,一个四十多岁,一个十五六岁,正是大老爷齐慕华,四爷齐子平。
大老爷一进来,看到了老太太叫了一声:“娘!”
‘噗通’一下在门口就跪下了,跪着膝行到了老太太跟前,已经都哭起来了:“娘!儿子不孝,这么多年没回来看您,儿子不孝!”
齐子平自然也赶紧的跪下了,丫鬟们都没来得及将跪垫拿来。大老爷一这样,大太太坐不住了,已经站了起来,便忙要跪下,丫鬟吓得忙低声叫:“奴婢去拿垫子……”
大太太身形顿了顿,等着丫鬟将跪垫拿来了,这才跪在上面。齐嫣齐瑶同样,等着丫鬟铺好了跪垫这才跪下。
屋里所有的人全都站了起来。
老太太搂着大老爷的头也哭了起来,老太太是真的想儿子,一时屋里没人敢说话,只有母子俩的哭声,大太太也不敢劝,非但不敢劝,还得陪着哭,不然显得她好像不想老太太一样。
哭了好半天,齐瑶都有点跪不住了,伸手在跪垫上按着,身子微微的颤抖。齐嫣也一个劲的看大太太。
大太太擦了擦眼泪,终于道:“老太太,老爷……这不是回来了……幸好回来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