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梨噗的一下笑了:“嫂子,生意的事,你可真的是一点都不懂啊!邵家之所以能成了皇商,自然不是倒卖宣纸的,而是他们老家就是泾县的,有一个造纸的作坊,他们做熟宣,作坊的师傅手艺可以说是全天下第一,所以才成为皇商的。”
吴苏讪然,她虽然不懂生意,但是宣纸却好歹的懂,这才算是彻底明白了。
“那应该是不错的……”
齐梨微微红着脸道:“我自己也觉着不错……可不是我脸皮厚,只是真的是这样想的,生意人家也没什么,我们就是生意人家出身,怎么能反而看不起生意人?那不是自己看不起自己?何况如果是好人,便是生意人家也是好的,如果是坏人,便是官宦人家……又有什么用?”
吴苏明白了,这是说的齐嫣。
两人正说着,已经到了荷花池了,正巧齐云、齐眉、齐容都在这边,齐云手里也拿着一样绣活,齐眉和齐容正裁了不少的小布片,又摘了不少的花,想要做些花篮子。
看到两人过来,几个小姑娘忙起身行礼。
吴苏和齐梨过去一起坐下,几个人说说笑笑。
小张氏因为帮着二太太管着家,因此很少和她们在一起聊天,不知道为什么,吴苏和小张氏也有种聊不到一块去的感觉,大约这就是妯娌吧。
在这边说笑聊天,吴苏手里的荷包都初见形状了,看看天色也不早了,笑着起身道:“时辰也差不多了,该回去了,我可要先走了,你们也早点回去。”
几个小姑子全都站起身送她,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就听见园子里不知道哪处传来了一声‘嗷’的叫声!把所有人全都吓得一激灵!
☆、第64章 跳井
呆了一愣神的功夫,就看见几个婆子往园子的一个地方跑,这边的丫鬟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急忙的跑到跟前来护着小姐们,一个个惊慌失措,东张西望的。
几个小姑娘全都吓得缩成一团,主要是刚刚的那声叫实在有点太吓人了。
吴苏壮着胆子往那边看,红罗胆子大,还往那边走了两步,然后就听见那边有人喊:“不好了死人了,井里有个人!”
因为就在园子里,这声听得特别清楚,年纪小点的齐容和齐眉差点吓哭了。吴苏也惊得脸色煞白,忙叫红罗上前去问问怎么回事:“该禀报谁就禀报谁去,别让在园子乱嚷嚷了,就说小姐们都在这边呢,吓着了!”
红罗忙答应了跑过去。
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不过死人总不是好事,还是不要声张的好。
那边又嚷嚷了两声:“死人了,死人了,有人跳井了!”
齐容已经吓哭了。
红罗过去呵斥:“别喊了!看到什么该禀报谁禀报谁去,乱嚷嚷的做什么?小姐们都在那边,吓着了你们全都没个好!”
一声倒是凌厉,果然把几个乱喊乱跑的婆子给镇住了,一个婆子忙上前道:“哎呦可不得了了姑娘,那井里头浮着……”
红罗其实也不敢听,慌忙叫道:“还不赶紧去给二太太禀报?!不要一路喊着过去,不要惊动太多的人……你们这些人就不能沉着一点?”
倒把几个婆子训了一顿,其中一个婆子像是个管事的,忙连连点头道:“姑娘说的是!”又对另几个道:“你们在这里守着,不要喊了,我去找二太太禀报。”然后跑走了。
几个婆子惴惴的等着,已经小声议论:“你说好好的,谁在这边跳井?这周围几个院子呢……”
“你倒是看清楚了没有?是谁?”
“哎呦我哪里敢看!泡的都已经……”
红罗不敢听了,慌忙的转身跑回亭子这边,给吴苏禀报:“已经去禀报二太太了。”
吴苏点点头,在这边等了一会儿。院门那边不时的过来一两个人,大约的是听见了过来看看,但是过来看到大家都原地站着,似乎也没什么,也有奇怪的看看,就走了的。
又过了一会儿,就看到一群管事婆子簇拥着二太太急匆匆的过来了,那边的井在哪里吴苏都不知道,只看到一群人围在那里,过了一会儿,就猛听见谁提声喊了一嗓子:“呦!奴婢瞧着怎么……怎么那么像史妈妈的闺女,叫小雪的?!”
齐梨一下子就脸色煞白!
吴苏震惊的看向齐梨,就看见她竟然下了亭子往那边走,她的丫鬟叫着追:“姑娘!姑娘您别过去……”
吴苏忙跑了两步也追上了,道:“齐梨……还不一定呢!只是说像而已,未必就是。”
齐梨的丫鬟也忙忙的叫:“是啊,姑娘,未必是呢,都还没……捞上来,怎么能看得清楚?”
齐梨苍白着脸停住了,看向了吴苏,半天才道:“如果是小雪……如果是……我,我,我原本多求求母亲,就能留下她的……”
吴苏忙道:“不一定是的,先别胡思乱想。”拉着齐梨重新回到了亭子里。
二太太来了之后,围着那水井的婆子们就有章法多了,起码没有人乱喊乱叫,一会儿就有个婆子过来:“大奶奶,姑娘们,先离开这边吧,一会儿就有小厮进来了。”要把人先捞出来。
齐梨忙问:“是不是……小雪?”
那婆子低头:“看不清呢,井里黑乎乎的……”
吴苏忙叫几个姑娘跟自己走,从另一个门出了园子,齐眉、齐容几个被她们的丫鬟婆子簇拥走了,这边吴苏还担心齐梨,问:“你去我那边坐坐?”
齐梨摇了摇头:“不去了嫂子,我想回去了……”
吴苏只好点点头,又劝了几句,看着她的婆子和丫鬟簇拥着她走了,这才也往回走,转头看红罗,红罗慌得忙摇头:“奴婢也不知道是不是……奴婢哪里敢看!”
吴苏叹了口气。
原本以为中午齐奕能回来吃饭的,谁知道这天午时过来也没回来,吴苏只能自己吃了饭,又想着早上园子的事,叫邵妈妈去打听,邵妈妈去了一个多时辰才回来。
“是四爷房里的丫鬟小雪,这个月才开始领通房丫鬟的月钱,说是四爷要把她送给金家大爷,小雪也许是一时想不开,就跳井了……”
吴苏吃惊:“才……通房了,就要送人?”
邵妈妈叹气道:“有些爷们是这样的,到手几天就不稀罕了……”那只是个丫鬟而已,府里的丫鬟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长得俊俏的,也不少。
吴苏心里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齐子平还没回来的时候,她就听说了,这位四爷是从小读书的,多么聪明多么讨人喜欢,长大了多么斯文,多么彬彬有礼,听说的很多。
不过从回来见到了之后,吴苏对这个齐子平就没有一点好感,那样子哪里是斯文,分明就是轻佻,说话举止,全都是猥琐!
不然吴苏也不会第一把火烧到他的头上。
她叹气叫邵妈妈回去忙自己的不用打听了,抬头却看到自己的几个丫鬟脸上都有些变色。
吴苏顿了顿,想起来了早上在书房。
齐奕这一天晚上才回来。
吴苏服侍他换长衫,他就问:“今天你去园子了?受惊了?”伸手用手指背轻轻的抚摸她脸上的肌肤。
吴苏摇了摇头,半天才道:“那个丫鬟小雪,之前已经在齐梨那边服侍了三年,她妈妈因为长房要回来了,才从齐梨身边要回来的。”
齐奕半天‘嗯’了一声,声调微微的向上,显然,他没有听明白。
吴苏张了张嘴,半天去叹了口气:“算了。”齐奕回来了,还不知道多少事情等着他,那天跟着他去转亲戚,亲耳听见的长辈们吩咐他的事情,就不下五六件,他那么忙,吴苏也不想用府里的这些事情烦他。
齐奕等了一会儿不见她在说话,服侍脱了长衫,拿来了一件青布长衫又服侍他穿上。系扣子的时候,齐奕低头看她:“是齐梨不愿意给,那丫鬟的妈妈硬要回去的?”
吴苏踮着脚仰着头,扣好了扣子,伸手将他宽边整理了一下,轻声道:“没事,只不过有些难受罢了……”虽然这话也不应该说。
齐奕想了一会儿,才道:“所以,这样的事情如果到了你身上,你就不要和二太太、齐梨一样退让,因为退让不一会有好结果,换回来了也许是死路一条……为了你,也是为了别人。”
吴苏点了点头,然后才猛地觉着他这话里头似乎含义很深?仰头看他。
齐奕却已经笑着俯头在她唇上亲了一下,又将腰中系的青色金线绣边荷包捞起来,打开了从里面拿出来一条青金佛头松石手链,给她戴在了手腕上。
“慢慢来,不着急。”齐奕似乎又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拉着她去堂屋吃饭。
坐下了吃饭,饭桌上吴苏又详细问了问去郡王爷家做客准备什么,那十来份礼物准备什么好?毕竟吴苏没有以妇人的身份和这些人接触过。
齐奕便详细的说了,都准备什么。
小雪跳井的事情怎么处理的,吴苏还是不知道,这件事牵扯小叔子,她自然不会去往上凑了打听。
齐梨也好几天没来,金锻依旧去那边帮忙做些绣活,回来了只说三姑娘病了,她也见不到。
吴苏也只能叹气,齐梨之前一切都顺利,但自从长房回来了之后,她似乎连准备出嫁的事情都磕磕绊绊的。
郡王府还真的给齐奕送来了印金花五色笺。
府宅里修缮的时候,从河里捞出来一只年老的乌龟,也不知道多少岁数了,有人说肯定有五百年往上数。
郡王爷为此专门斋戒了三天,然后请了风水师和道士,念了经之后才将乌龟放回了水里,并为此专门选了个黄道吉日,宴请宣城本地的乡绅官员。
一来为了认识认识本地有头脸的人,二来,郡王一家子是之前遭灾了之后搬过来了,也是为了个吉利,因此办的郑重其事。
到了日子,齐奕和吴苏起来收拾一番,出门坐车,往郡王府而来。
郡王府在城中心的位置,占了将近半条街,今天郡王爷请客,整条街都热闹了起来,他们的马车里胡同口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就停住了,前面到了府宅门口要下车,要迎客,稍微的会耽误一会儿,就这么会儿功夫,马车就已经排上了队。
吴苏路上就在想,这会儿就问齐奕道:“也许我大姐会来?”
齐奕看着她挑眉:“什么也许,是肯定,肯定会来。在这宣城,能和郡王府门第攀上差不多的,也就是伯府了,这样的场合能少的了他们?”他看着她,伸手揉了揉她的耳垂,把她耳朵上来回摆的耳坠子扶的停下:“怎么了?你担心你大姐?”
吴苏想了想,摇头:“没有,只是问问,做个心理准备罢了。”
齐奕失笑:“没事,在这种场合,你大姐比你更小心,更怕出差错丢人。”
吴苏点头笑了:“说的也是。”
☆、第65章 管管长房?
齐府。明和堂正院。
老太太和老太爷坐在正堂屋的八仙桌两边,一人捧着一个旧窑十样锦的茶盅在慢悠悠的喝茶,好似在等着见什么人。
卫妈妈躬身候在靠门口的位置。
老太太淡淡的问道:“奕哥带着媳妇已经走了?”
卫妈妈便躬身道:“走了好一会儿了。”
“郡王府还请咱们府的谁了?”
卫妈妈便道:“并没有其他的人,还有张请柬是给的宣城商会的,请商会的知事能去的都去,大老爷便去了。”
老太爷没说话,老太太斜睨了老太爷一眼,然后故意道:“这几年办商会的事不都是老二?二老爷去没有去?”
卫妈妈抬头看了上面两位一眼,道:“二老爷没去。”
老太太抿住了嘴,过了半天才来了一句:“这么说,这一次又是老二让了一步?”
这话本就不是跟卫妈妈说的,卫妈妈自然不敢应承,躬身站在下面。过了好一会儿,老太爷才有点不耐烦的道:“你拘着我在这儿,到底有什么事?”
老太太就扭头看着他:“头一件!老大家的弄了个婆子污蔑老二家的,详细情形我和你说了,最后去给那个铺子老板送钱的就是老大家的那个陷害别人的婆子!卫妈妈亲眼看见的,这一桩怎么算?”
虽然是问话,但是却并不是给老太爷回答的,接着又道:“第二件!子平弄了个通房丫鬟,不知道怎么的就从齐梨手里抢,那丫鬟本是要跟着齐梨陪嫁的!硬生生的要去,要去了之后却没新鲜几天就要送人,结果把人逼得跳了井!齐梨哭得都背过气去了,这一桩又怎么说?”
盯着老太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