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奕道:“吴苏留了个心眼,没说您摔了……到时候看看您能不能好点,好点了就去吧,免得吴苏奉命去了,再有个传不到的话,您又开始撂蹦……”
说话就是这么带刺。
大太太却真的顾不上计较,又惊又喜的道:“这是什么意思?之前那位聂公子……难道是改了主意了?或者他母亲原来是有这个意思?”
齐奕马上重重的摇头,大声的道:“我不知道!吴苏也不知道!母亲,人家是怎么传话的,儿子和儿媳妇就一五一十的给您说清楚,至于什么意思,您自己猜去!免得到时候猜错了又开始对着儿子和媳妇暴跳如雷!还有,还是那句话,最好您就赶紧把您的伤养好,齐嫣这么大的终身大事,我们家吴苏可担待不起,也耽搁不起,您去了才好说话,您要是去不了,吴苏也就不去了,不想担责任!”
哼着喝茶。
大太太哪里顾得上计较他的话,又惊又喜,张嘴还想问,但是被这迎头的一番话说的到底灰头土脸,闭上了嘴还笑着。
吴苏冷眼在旁边看着,无语的同时,还有种很奇怪的感觉,觉着……大太太好像被齐奕牵着鼻子走,却还不自知……
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有这种想法……
大太太在齐奕哪儿得不到好脸,转而问吴苏,但是因为齐奕就在旁边虎视眈眈的盯着,因此满脸堆笑的,生怕被误会了,问:“聂太太当时是怎么说的?”
吴苏便将当时怎么说的说了一遍。
大太太听得连连点头,就算是开始不相信,但是听了聂太太的话,却已经信了九成了,显然,之前聂浩轩在府里的态度,聂府的人是不知道的,而聂太太明显是想结亲的意思。
她笑着连连的点头:“好,好!到时候一定能好,你跟着我一块儿。”
齐奕又道:“母亲,那聂太太就是这么跟我媳妇说的,我媳妇给我学的时候也是这些,没有多一个字,也没有少一个字!所以,到底是什么意思您自己理解,理解错了也不能怪到我媳妇儿身上,这件事我提前先把话撂这里。”
大太太一听,顾不上跟他置气,马上疑惑的问:“难道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聂太太不就是……这个意思?”
吴苏自然是不会回话,齐奕也只是哼了哼。
大太太疑惑的想了半天,又看了看齐奕,见齐奕的脸色不好,不过大太太心情好,也不和他计较,起码现在不能计较,嫣姐儿的婚事眼看是有眉目了的!何况还是她之前就很满意的聂浩轩!大太太这心情真不是一般的好!完全不计较了齐奕。
齐奕便站了起来:“这下没事了吧?”
大太太笑着点头:“没事了,你们……要走了?”
齐奕翻白眼:“不走还在这里等什么?娘,我劝您这段时间别瞎折腾了,老老实实躺床上养病,聂家真要是有这个意思,倒是门难得的好亲事,您一定要去给办成了,免得耽误了齐嫣。”
反过来竟然这样说大太太。
大太太一再被埋怨嫌弃甚至是轻斥,却也不计较,也不受挫,竟然还连连点头:“知道了,好了,真啰嗦。”
齐奕和吴苏行了礼,两人便出来了。
走出来,吴苏歪着头看着齐奕,总觉着有话想问,但是等齐奕侧头看她笑着问:“怎么?”的时候,却又不知道问什么,只好摇头。
“没事。”她笑着道。
齐奕也没当回事,道:“没事我出门了啊,”凑近了她压低声音:“最近可能会忙一点,苏木的生意能不能做到皇宫里头去,就看这几天了。”
吴苏忙点头:“好,相公你忙去吧。”
齐奕笑着左右的看了看,其实这个动作完全就是多余,左右前后明明都有丫鬟婆子,明明的站在那里。齐奕却还是在看完了之后,在她唇上偷袭的亲了一下,不等吴苏跺脚嗔他,哈哈笑着跑掉了。
吴苏真的原地跺脚红着脸嗔。
齐奕跑出了府门,还能感觉到嘴唇上软软的香香的,心情就格外的不错,眉开眼笑的往街上走。
原本是直接去自己的那个文房四宝铺子的,但是经过珠宝街的时候,站住了想了一会儿,抬头看了看门匾,找到了一家叫‘鞠宝楼’的进去了。
☆、第72章 大老爷的生意
鞠宝楼并不是齐奕自家的那个珠宝楼,不过这一家的掌柜也认得他,笑着迎上来道:“这不是金碧阁的少东家吗?怎么今天贵脚踏贱地,到我们这儿来了?您要是买东西我们欢迎,但要是别的事……”
齐奕笑:“来了自然是买东西的,打探行情什么的,用得着我亲自来吗?”说完了摆手:“把你们这儿最时兴的首饰全都拿过来我挑挑。”
才说了不是来打探的,就来了这么一句,那掌柜的都给气笑了:“您真当我傻啊?!您一句话我就信?”
齐奕已经过去坐在了给客人坐的椅子上,笑着道:“我听说你们这儿从暹罗新近来了一盒红宝石?我全要了,给我打两套首饰,听好了,一套里头簪、钗、镯、耳环、手链全都带着,另一套只要一条璎珞和一对脚链。全都要金配,二十天内交货,可以吧?”
说完了看着掌柜的。
掌柜的惊讶的都合不拢嘴,过了一会儿才道:“少东家,您是说真的还是开玩笑?您买这些干什么?”
齐奕笑着道:“真金白银的买你们的首饰,有什么开玩笑的?你们铺子开在这里,不就是为了卖出去货?现在我要买,你有什么不放心的,还问那么多?总之又不是不给银子。”
掌柜的想了想,倒也是,只是还是不能完全放心,于是笑着谈钱:“那盒红宝石是有,您要做自然是给您优惠的价格,二十天也没问题,不过定钱……”
齐奕点头:“我知道规矩,定钱一文也不会少你的。记着,我要你们店的老王头亲自动手给我打这两套首饰,他的手艺我认得,你们可别想瞒着我。另外,款式我自己那边有图,送定银过来的时候,图一并跟着送过来,仔仔细细给我打。”
说着站了起来:“算了别的首饰我也不看了,赶紧给我做,二十天之内必须做好。”
说完了背着手就出去了。
这家掌柜的目瞪口呆的看着他走了,一个伙计过来道:“掌柜的,这位少东家说的是真的呀还是逗咱们玩呢?”
过了一会儿,掌柜的摇头:“不知道,横竖这位说的话叫人不是那么放心……先不管,看看一会儿是不是真的有人送定银来。”
齐奕从这个珠宝铺子出来,便直接往卖文房四宝铺子的街面上走,到了自己的那个铺子进去,掌柜的张浦就迎了上来:“东家来了?”
齐奕点点头,问道:“最近生意如何?”
“霜毫卖的不错,还有咱们在苏州铺子积压下来的一些字画,想不到挪到这里倒是卖得好,差不多卖了一半出去了。”
齐奕挑眉:“是吗?”
张浦笑着点头:“还是我儿子说的,宣城这边好几个会诗馆,多大岁数的都有,他去结交了几个人,领着到铺子里来,慢慢的就有人找来,就喜欢一些字画什么的。”
齐奕点点头:“挺好,苏州那边的铺子,你过一两个月就要过去看看,那边老爷子,林姑娘的全都不懂生意,你要帮着给看着。”
张浦躬身:“是,东家放心。”
齐奕又道:“一会儿提五百两银子给鞠宝楼送去,我在那边定了一盒红宝石做两套首饰,其中一套是一条璎珞和一对脚链,做好了之后你装个精致的檀香木盒子,去苏州的时候带上,送给林姑娘。”
张浦再次的躬身:“是。”
齐奕又问道:“钟晨也回来了?”
张浦忙道:“回来了,还带回来了一些东西,我这就去叫他。”说着忙去了后院了。
齐奕坐在这边等着,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慢慢的品着。大老爷出门一趟,二十来天而已,便已经回来了,还赶上了郡王府请客,齐奕想知道父亲到底在外面还有什么生意?
大老爷确实有生意瞒着他,不错,是瞒着他这个当儿子的,和府里其他所有的人。
知道大老爷那桩生意的,应该只有大太太。
齐奕只知道那生意在甘陕那边,还知道是资金特别雄厚的一桩生意,以至于能够起死回生的,大老爷即便是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了,只要把那个生意亮出来,却能够起死回生,反败为胜。
上一世,齐奕已经非常小心了,算计的几乎一步都没有错,步步为营,可最后还是输了,只是因为,大老爷还有这一招后手。
他没有料到。
这一世,他当然会更小心,更谨慎。
钟晨来了,是个十八九岁的年轻小伙子,黑黝黝的皮肤,人也长得敦敦实实的,手里拿着几样东西,过来了准备磕头:“东家。”
齐奕放下翘着个二郎腿,伸手扶住了他:“说了不用总磕头,怎么回事?这是什么?”指了指钟晨手上包的白布条,然后又把他手里拿着的一个青布袋子接了过去打开了。
东家说话就这么快,钟晨反应慢点都接不上来。
“盐?!”齐奕已经打开了那个布袋子,看到里面是盐块,为了证实还马上伸手掰了一小块下来,放嘴里舔了舔,果然是盐!
齐奕一下恍然了。
钟晨忙点头:“不错,是盐。大老爷在咸阳那边有个盐矿,那矿看起来不小,不像是偷着采的,而且还是官兵把守。”
齐奕惊讶的抬头:“还打听到什么?”
“那个镇叫散花镇,盐矿就在镇子后面,雇佣的几乎都是镇子上的人。大老爷是和那边一个叫宋老西的人一块儿开的,大老爷的名字,镇子上的人全都知道。”
钟晨顿了顿又道:“那个镇子的人都机警的很,只要有陌生人去,就很多人盘问,还有找茬的,小的就是被几个人找茬打了一顿,赶紧跑出来了,只打听出来这么多。”
不用说,手也是被打伤的。
齐奕沉吟了一会儿,问道:“镇子上的人很机警,外人去了想办法盘问追着打走,但是那个盐矿却有官兵守着?”
钟晨点头:“因为不能靠近,小的还专门爬上了附近的一个山头盯了两天,确实是有官兵把守。”
齐奕蹙眉又沉吟了好一会儿,盐是朝廷经营的,明令禁止任何民间的人私自开采经营。当然,朝廷的经营,也需要生意人来动手做,生意人等于是给朝廷干活的,这种人,一般都有个八品或者九品大官衔,而且受着盐司的层层节制。
当然,越是朝廷禁止的东西,利越高,总有那胆大包天铤而走险的人,私自的开采盐井、盐矿,甚至在山高皇帝远的地方,还有当地的神通广大的人买通了当地的官府,私自开采了的,只要当地的人不往上禀报,朝廷永远也不会知道。
这样的人,一般在当地都是地头蛇,霸王。外地人根本很难插足进去。
想不到大老爷竟然神通广大到了如此的地步,人在宣城,却能控制一个离得那么远的盐矿!
沉吟了半晌,才道:“别的还有什么?路上有没有事情?”
“有。大老爷……在咸阳有个外宅,一妻一妾,有两个儿子,一个闺女……”钟晨嗫嚅着继续道。
齐奕惊讶的抬起头来,看着他半天突然笑了起来:“好,好,真好!”
张浦有点担心的在旁边看着:“东家……”
齐奕摇头:“没事。”他收起了笑,道:“这么说,那个散花镇离咸阳不远?”
钟晨忙道:“不远!小的还画了个图,就在咸阳辖下。”说着拿出来一个图。
齐奕将图打开看了看,点点头收了起来,又沉吟了一下,点头:“辛苦了,回去了养养伤,等伤好了,过一阵子还有事情派给你们兄弟。”
钟晨家是太仓附近乡下的,兄弟两个靠着两亩地过日子,因为地的一点纠纷,跟当地的一个乡绅儿子打架,把人家打得严重了些,结果不但被人家霸占了地,连房子都被推倒了,赶出了村子,兄弟俩没办法去了苏州讨生活,被齐奕遇见了,叫兄弟俩跟着张浦当伙计,学着办事。
钟晨忙答应:“是。”又道:“爷,您还有什么吩咐,我们现在就能去办了,我的伤不是大事,一点点皮外伤。”
齐奕道:“养伤是一方面,主要是八月份才有事过去。”
张浦掌柜知道,忙道:“林姑娘的那个恩人就是咸阳的……”
齐奕点头:“到了八月的时候,我这边准备两筐子大闸蟹,你们兄弟俩帮我给他家送到去。正好,去了就不用急着回来,在那边租个宅子住几个月都行,打听清楚大老爷的那户外宅,姓字名谁,什么出身,父母兄弟姐妹有没有……总之,刨根问底给我打听的清清楚楚。”
钟晨明白了,点头:“是!”
齐奕又对张浦道:“给钟晨一百两银子看伤。”
钟晨狠狠的吃了一惊正要推辞,张浦已经道:“是。”并且转头对钟晨道:“不用推辞了,东家是什么性子你还不知道?”
钟晨于是又跪下磕头道谢。
齐奕道:“既然跟了爷办事,就不用总这样,以后慢慢熟悉了就知道爷的性子了,不耐烦这样多礼数的,好好办事就成。”说着把他扶了起来。
钟晨涨红了脸嗫嚅着,到底没想到一下能得那么多银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