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建议?”齐奕问。
大老爷站了起来,背着手在屋子中间来回的走:“拿下皇宫里这桩生意,自然是好,但是只有一样药材,太单薄了,很容易被人挤掉……皇宫里每一年都要对皇商们重新评定一番,你还有一年的时间,好好的琢磨琢磨,再拿下两三样的药材供应,那么,你的位置就稳了。”
这个建议倒是实心实意的。从大老爷给齐奕这个建议也说明,他没有怀疑齐奕。
齐奕笑着道:“爹,儿子和您想到一块儿去了……这一次去海南,就是想要商谈一下那边的杜仲和天麻两种药材,还有之前儿子还走过红糖的买卖,知道那边的红糖也是很好的,红糖宫里头也是大量的用,只要把这三样拿下来,就算是谁也抢不走。”
大老爷呵呵的笑了起来,在齐奕的肩膀上重重拍了两下:“好!做生意就是要比别人看得更远!预备的更早!也好,去就去吧,天气也暖和了,是该到处的跑跑了。”
齐奕便笑着起身了:“明天就走,爹,您还有什么吩咐的?”
大老爷摇头:“没有……带几个利索点的伙计,路上小心。”
“知道了。”齐奕答应着,从大老爷这边出来,接着又来到了齐兴涛的香料铺子。
齐兴涛的香料铺子,经过了去年几个月,还有今年这几个月的整顿,已经是初具规模了,生意也渐有起色。
他的生意好了点,就想要跟齐奕谈谈入股分红的事情,这个铺子是齐奕帮着他开起来了,虽然齐奕之前已经说好了,不占他的一点利润,只是找个地方放他的那龙诞香而已,但是齐兴涛不能真的就占这个便宜,借着人家的手开起自己的铺子。
当然他也知道,自己的这个铺子太小,一年也就挣个百八十两的银子,给齐奕分红也就是几十两,人家未必放在眼里,但是齐兴涛自己记着,已经给齐奕分了四成股。
齐奕还不知道,过来只是跟齐兴涛说一声:“龙诞香还会持续的往这边送,在过一段时间,只要是集货够维持一年的运转,我就要跟宫里头谈龙诞香的生意,作为药材,所以你这边的贮存一定要小心。”
齐兴涛忙答应了,又问:“我听张浦说你最近有点忙?南边北边都需要人手?人手不够就叫我好了!我这个铺子停一两个月都没问题,生意估计到了端午的时候才回来。”
齐奕笑着点头:“好,缺人了就会找你,不过现在还不缺人手。”
齐兴涛也知道,他有些事情不能和盘的托出,于是道:“香料你放心!我一定会看管好的。”
齐奕自然放心,在他肩膀上拍了拍,交代了两句,便回来了。
晚上躺在床上,又仔细的叮嘱吴苏:“大太太那边是不能去了,就算是实在不得已要过去,带着你的那些婆子丫鬟的,一定要小心。刘葛萍那是个狠毒的人,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对你和肚里的孩子下手,也能做得出来。”
吴苏枕着他的胳膊,嗯着:“我知道,放心吧,我比你还小心,应该不会去那边了。”大太太又动不了,齐嫣被看住了,齐瑶就是个狐假虎威的,没人给她撑腰,她就是个老鼠一样的。
所以不会有什么危险。
倒是齐奕出门她还是担心,反过来又叮嘱齐奕。
夫妻两个互相的叮嘱半天,这才搂着睡下了。
第三天,齐奕带着几个伙计出门。
他上一次在咸阳做事跟着的那两个小厮,是从小就跟着他身边服侍的,那三年他去了苏州,在苏州、太仓之间做生意,跑前跑后的就是这两个伙计。
自然,慢慢的齐奕的事情也就不能瞒着他们了,两人也忠心,知道了更加的跟着齐奕做事。
小厮有他们两个,掌柜伙计的就是张浦、钟晨兄弟等等的那几个,都是一直跟着齐奕的,所有的事情都知道。
齐奕回到了宣城,就没有叫这两个小厮跟着自己回齐府,要用他们做事的时候,就叫出来,如果没事了,就叫他们各自的回老家,各自过他们各自的日子去。
慢慢的,咸阳盐矿的事情,就专门的这两个小厮跟着办。
叫上了两个小厮,带着伙计们从宣城直奔了长安城,到了这边,叫其余这不知情的伙计,全都在长安城等着,名义就是等着接货。
依然是他们三个人先坐船直放南边,到了古闽。
齐奕在这边有个常年做生意的合伙人,龙诞香和苏木的贮备,宣城齐兴涛那边是一处,古闽这边的合伙人这里还有一些。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宣城那边万一要是提前掀翻了,大老爷一定会对齐奕的生意动手,那苏木的生意自然是目标最大,齐奕不能不给自己留后路。
这是教训,上一世就是抱着鱼死网破,拼命的架势去的,但是到底最后死的是自己。
齐奕这一次将这个合伙人这里储备的龙诞香、苏木全都拉上了,一起拉上的还有些麝香。这两样,其实才是齐奕真正想要和皇宫做的生意。
龙诞香和麝香是齐奕这三年来的储备,这两样都是珍贵的药材,齐奕只要将这两样的生意拿下了,凭着这三样,皇商的位置会更加的稳固。
下一步,齐奕就是要把昆仑药栈的名声闯出来,昆仑药栈,不是药铺子,不是大夫坐堂,看病抓药的地方,而是个药材批发的地方,价格提高,专做大户人家的生意,有了皇商的这个头衔,大户人家肯定认。
三年的储备,这两样珍贵的药材就装了一车,苏木装了一车,拉着两车值钱的货物,从古闽出发,取道贵阳、巴郡,一路来到长安停下,将两车货物叫自己府里的伙计押解回宣城,交给齐兴涛。齐奕只留下了一小块龙诞香,在长安城这边租了个宅子,齐奕不便出面,在这边等着,两个小厮换装来到咸阳。
☆、第149章 骗局(上)
咸阳。
大老爷找的那位退养的左佥都御史,叫郑荣发,四十多岁,官职被贬了之后,回到咸阳攀上了大老爷,觉着是桩来钱的买卖,而且是永久的一桩财路,因此很是看重。
郑荣发很想叫大老爷知道他的本事,不但是官场上的人面,还总想着能拉一两桩生意,叫大老爷知道,宋老西能办到的,他也能做到。
说白了,就是想要在这个盐矿的分红中站稳了脚跟,三人呈个鼎力的局面,少了自己不行。
因此这出头的心就迫切了一些。
齐奕也是抓住了他的这个心思,才会现在动手,若是郑荣发没有那么好强的想要出头的心,齐奕倒是不急,还能在布置布置。
这一次,齐奕就是来给郑荣发送了份大礼的。
命那两个小厮装成是私盐贩子,找到这个郑荣发要买私盐。
郑荣发才入伙,之前又是为官的,在生意的火候上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小厮一个装成生意人,一个是长随,还是经过了几个人的辗转,才认识了这位郑荣发,言语之间叫他知道,找到他不是那么容易的。
郑荣发知道私盐的生意都是很谨慎小心的,偷着做的一种生意,这个生意人越是说的很艰难才找到门路,他觉着这样才对。
小厮提出来要买三千斤盐,六百两银子,另外给郑荣发个人二百两的回扣。
像大老爷的这种盐矿,虽然盐是直接往外产,但其实要卖还是很难的,因为买盐卖盐官府查究的非常严格,经手需要盐引,按户卖,有些是和粮食换,不准现银购买,盐价都是照着一引多少钱算的,格外的繁复。
盐矿出产的盐多,但是别人买去还是个麻烦,没有盐引,只能私下里卖,这种风险就格外的大,如果不是里面的利润特别大的话,谁也不会冒那么大的风险去走私盐这种生意。
而且一般胆大的,有门路的,去倒卖盐引去了,那就是几张纸,倒来倒去的也容易,且不易被人发现,总比动辄一车两车的弄盐强,盐太醒目,危险性就更大。
所以说大老爷的这个盐矿的生意也不是那么好做的。
能找到长久合作的生意人,且放心的,也是很不容易的。郑荣发要在盐矿站稳脚跟,就要找到这样的‘客户’。
如今有人找到他,他当然很高兴,且自己还有点银子拿,他何乐而不为?
做生意的事情上,他到底还是差点火候。似是而非的找人查了查这两个‘私盐贩子’,查到的自然是齐奕布置好的两人的身份。
郑荣发还觉着自己做事很稳妥,于是过了两天,在私盐贩子又找到他的时候,当场答应了,拿了自己的那一百两回扣,就觉着很安心了,又收了一百两的定钱,就叫人从盐矿拉来了三千斤盐。
两个小厮收到了盐,甩掉了送盐的人,连夜将盐拉到了长安,找到了在租的宅子里等候的齐奕。
齐奕将这一车盐用丝绸棉布的严严实实遮盖住,外面放上留下的那一小块龙诞香,装成了一车,亲自驾车运往京城,两个小厮跟着。
他们去往京城,而咸阳这边已经是翻了天。
宋老西知道郑荣发上了当,被人骗了三千斤的盐,自然是不干了,大闹起来。这损失银子还是小事,可盐被不明不白的人弄去了,谁知道会落到谁的手里?!若是落入了官府,再要是顺藤摸瓜查到了咸阳……大家全都完蛋!
宋老西闹得太厉害了,郑荣发只能将自己的一百两回扣拿出来填补,但是即便填补也不够,何况,他又笨蛋了。
这个时候就不能提回扣的事,拿了也要硬着头皮藏起来,就装成是只收了一百两银子的定钱,被人骗走了私盐。被骗是一回事,拿回扣却是另外一回事了!
但是他一沉不住气,想要减少盐矿的损失,叫自己的罪过轻一点,于是拿出来回扣的一百两,却反而加重了他的罪过。
宋老西是什么人,自然咬住了这一点,马上写信给大老爷,必须叫郑荣发滚蛋!这个人拿回扣,损了盐矿的利益!
大老爷接到了信,知道咸阳这边的两位又闹开了,只能赶紧的来灭火。
但是宋老西本就是个亡命之徒,早已经按捺不住了,找了几个人,将郑荣发的一个得力手下给做掉了。
郑荣发一想就是宋老西干的,他是为官的出身,好摆架子,不管三七二十一,带着人光明正大的去找宋老西的麻烦,于是打了起来。
要不是大老爷及时赶到,说不定要闹出大事来呢!
……
齐奕押着车,一路小心来到了京城。
到了京城,这一车盐进城门是个麻烦事。
虽然现在是清平盛世,没有什么严查的事情,但是守门的官兵还是有随意抽查的权利。即便是有那么一丁点儿可能被查到,那也是不能冒的风险。
贩卖私盐,那是死罪!
何况胆子大的居然贩卖到了京城这里,天子脚下,那才真真的是一句话,活得不耐烦了!
齐奕的车沿着官道一路到了京郊,遇到城池都是躲着走。算着第二天是官府沐休的日子,特意到了天黑了在京郊这边找了一户乡下人家,只说是京城做生意的,错过了宿头,明天要进城的,晚上借宿一晚。
给点银子,乡下人实诚,答应了。
第二天早上,天没亮齐奕就起来了,孤身一人走着来到了城里。京城找到了刘葛萍的娘家,刘府。
大太太的娘家父亲叫刘北周,此时已经从工部主事做到了工部郎中,正五品。大儿子经过了疏通,才进工部做主事,等于是接他的班,另外几个儿子,也都是不大的官职。
刘北周有了大老爷这个女婿,就好像有了座金山一样,常常的跟大老爷伸手要银子,为他的官场铺路,但是却很少能帮的到大老爷。
毕竟大老爷的主要生意不是在咸阳就是在宣城,他们在京城的能帮上什么忙?
从大太太刘葛萍的性格就能隐约的看出来刘北周的性格,刘北周也是个心高气傲的,而且这种骄傲是没来由的,看不起你就是看不起你。
当然,大老爷有钱,当初是个穷书生,但是回了宣城,做起了生意,加上老奸巨猾的心思,很快就有了很厚的身家。
从刘家的眼里看大老爷,真的就是座金山。从刘北周的眼里看大老爷,这座金山还是任凭自己想要多少就要多少,一点脾气不能有,一点违抗不能有的。
齐奕来到了京城,上门拜见。
名义上他还是刘葛萍的长子,是刘北周的外孙,突然地到了京城,刘北周自然是要见见的。
见面行礼,坐下之后刘北周问齐奕道:“你来京城做什么?”
齐奕笑着道:“在京城有一桩生意,是来送货的。”
刘北周忙问:“是什么生意?”若是和京城有联系的生意,就是说以后能常来京城?那么今后刘北周的手头是不是更加的松动一些?
上一次大老爷带着一家子来到京城,住了三年,刘北周也尝到了好处,正是这三年,自己的大儿子才能够进的工部,不然自己是工部郎中,儿子想要进工部,根本不可能。
当然,有银子就可能了。
还有余下的几个儿子,大大小小的也都某了个官职,这里头有刘北周走动凭官场上的关系的缘故,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少不了银子开路。
刘北周当然的希望自己的这个所谓的孙子,又能来长久的给自己当成金山挖。
刘北周的大儿子刘浙平,听下人说齐奕来了,于是也来听听是什么事情。
进屋听见齐奕正笑着道:“一些香料而已,还不是我的,是我在南边的一个合伙人的,京城有一大户人家要一些龙诞香,买的是我在南边合伙人的,正好我这一次去南边进货,他脱不开身,就叫我帮着跑一趟。”
看到刘浙平进来,齐奕忙起身行礼。
刘北周一听,似乎没什么油水,也没什么便宜可占,态度就不那么亲热了,捋着胡子问:“你母亲身体可还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