蓁姐儿上车前,拉着蒋明菀的手直掉眼泪:“等明儿我有了空闲,再回来看母亲。”
蒋明菀笑着点头:“如今我离你近了,你什么时候想回来便回来。”
说这话的时候,蒋明菀看了一眼女婿沈嘉言。
沈嘉言立刻意会,急忙点头:“岳母说的是,如今也方便了,你日后若想探望岳父岳母,我亲自送你过来。”
蓁姐儿听了这话这才转悲为喜,笑着点了点头。
蒋明菀看着女儿女婿离开,自己心里也有些空落落的。
不过想着如今离女儿这么近了,心里倒也松快了些许,很快又在儿媳妇的搀扶下回了后宅。
京中的日子无波无澜,虽然朝堂上形势波云诡谲,但是出乎意料的,朝堂之外却显得格外的平静,仿佛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无知无觉的人们,依旧过着自己安静的小日子。
而蒋明菀自己当然是知道这里头的问题的,前世皇位更迭也闹出了不小的动静,这一世自然也不会例外,只是希望事情也能和前世一样顺利。
不过去考量这些问题如今还是太远了,现在蒋明菀最关注的,还是自己儿媳妇的肚子。
隔了半个月之后,蒋明菀又将那大夫请上门诊脉,这一回,大夫总算是给了她们一个准信。
“恭喜夫人,贺喜夫人,的确是喜脉啊!”
这话说出来,屋里的氛围顿时一轻,蒋明菀更是满脸的喜色,急忙让人给大夫赏银。
而大夫也明显很喜欢这样的好事儿,又笑着谢过了蒋明菀一遍。
至于扬哥儿夫妇俩,此时更是高兴的都懵了,扬哥儿呆呆的看着妻子,一时间竟是有些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而孟氏也是呆呆的坐在榻上,手下意识的抚上肚子。
许久之后,两人这才回过神来,扬哥儿笑着扑到了媳妇榻前,像看珍奇动物似得看着孟氏的肚子,好奇道:“这里头真有一个孩子吗?”
蒋明菀听了这话,又气又笑的拍了一下儿子的脑门:“说什么傻话呢,都是要当父亲的人了,竟还是这般不稳重。”
扬哥儿听着这话,傻呵呵的笑了笑。
孟文茵此时也意识到了什么,满脸温柔的看着自己的肚子,嘴角勾出一抹笑来。
“这孩子倒是乖巧,我这段时间,竟是一点别的感觉都没有。”
听着这话,蒋明菀点了点头:“这样的情形也是有的,当年我怀着蓁姐儿时便是如此,也是快三个月了,才感觉出了不对。”
孟氏一听这话有些惊讶,急忙求教蒋明菀有关于怀孕的事宜。
蒋明菀自然是知无不言,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婆媳俩说的热闹,倒是让一旁的扬哥儿急的抓耳挠腮,他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来在屋里打圈,就没有一刻空闲的时候。
蒋明菀自然知道儿子的心思,说了一会儿之后,也就站起身来,似笑非笑的看了儿子一眼,道:“行了行了,我也不打搅你们小夫妻俩说私房话了,就先回去了。”
这话一说,孟氏顿时红了脸,但是扬哥儿依旧一副厚脸皮,笑着道:“那儿子送您出去。”
蒋明菀顿时失笑:“行了,用不着你送,你还是多看顾你媳妇才是正经。”
说完便带着侍女出去了。
而扬哥儿自然也不会真的不送蒋明菀,一路将她送出了院门,看着蒋明菀走远,这才回了自家院子的正房。
他一会去就冲进了里间,正好看见孟文茵在喝汤,他立时凑了过去,拉着她的手问:“你喝什么呢?”
孟文茵的手被裹在一个温热的掌心里,微微蜷缩了一下,这才笑着道:“是母亲吩咐厨房做的鸡汤,说是补身子的。”
扬哥儿一听这话急忙点头:“补身好,你现在确实要好好补补。”
孟文茵忍不住轻笑出声,拍了一下他的手:“你如今怎么看着傻乎乎的。”
扬哥儿傻傻的笑了笑:“我真是没想到,没想到我竟然要做父亲了。”
孟文茵满脸温柔的抚着自己的肚子,柔声道:“我也没想到呢,不过他既然来了,那我们就要好好的为他想一想。”
扬哥儿立刻点头:“你说的不错,的确要为他好好想想,等他生出来了,若是个姑娘,你就教她读书刺绣,若是个儿子,我就教他习字骑马,还有父亲和母亲在,他一定能事事顺心,岁岁如意。”
孟氏听着这些,眼圈有些泛酸,她靠进了扬哥儿怀里,语气越发温柔:“一定会的。”
蒋明菀回了自己的院子之后也没有闲着,立时让人去给孟家和蒋家还有沈家报了信。
这样的大喜事,自然得说给亲戚知道的。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老家那边,不过这个,就要等到徐中行回来之后,再和他商议商议,看什么时候合适给老家那边报信了。
等报信的人一一离开,蒋明菀心里也松了口气,她靠在榻上,面上也忍不住露出一丝笑来,如今扬哥儿也要有孩子了,倒是比前世早了几年。
前世的时候,扬哥儿和纪氏是成婚三四年了才有了孩子,而且那孩子也不知是不是受了扬哥儿身体的影响,也显得有些病恹恹的,她和纪氏精心给那孩子调养了好几年,这才好了一些。
后来也不知受这个孩子的影响,扬哥儿再不愿意留下血脉,又隔了几年,才诞下一个女儿,勉强算是凑出了一个好字。
纪氏是个温柔的女人,知书达理,细心聪慧,和孟文茵虽然性子大不相同,蒋明菀对她们的喜欢,却也是不相上下,可惜这辈子她与扬哥儿没有缘分,这些往事也都成了空谈。
只是不知道,如今的纪氏又嫁了什么样的人家呢?
前世在纪氏进门前,她仿佛也听人说过,纪氏在嫁给扬哥儿之前,曾和自家的表兄订过亲,只是因为一些误会,这桩亲事黄了,后来她才从父母跟前离开,到了祖父母跟前伺候,也是因此,那位纪大儒才会有机会将自己的孙女儿说给了扬哥儿。
她隐约还记得纪氏的表哥也曾上过徐家的门做客,她当时见了那人一面,也是仪表堂堂,言辞周全,不过说了两三句话,却也能看出并非俗物。
至于他和纪氏,婚后也只是见了那么一面,两人神色看不出什么变化,仿佛只是最普通的亲戚。
当时蒋明菀还在想,看这两人的神情,应当是没有什么的,否则若是拆了一桩好亲便是他们家的罪过了。
可是现在想想,她却又察觉出了不对。
纪氏以往对人都是温柔可亲,让人如沐春风,可是偏偏那天,她对自家的表哥,却显得格外的生硬,而那位纪家表哥,若是真的不放在心上,又何必来徐家探望。
更不提他和纪氏说话时,几乎不敢看她的脸,其中的克制和隐忍可想而知。
想着这些,蒋明菀又叹了口气。
前世她到底都错过了什么啊?真真是糊涂透了。
报喜的帖子送出去不过两个时辰,各处的回帖也都来了。
其中以孟夫人最为激动,当即就表示,明日便要上门拜访道喜。
蒋明菀自然没有不应的。
至于蒋家和沈家,也要上门道喜,不过这回蒋家来的,就不是蒋老夫人了,而是蒋家的二太太韩氏,沈家自然还是蓁姐儿亲自过来。
蒋明菀揣摩了一下明日要来的人,吩咐了底下人一一准备着,而她也给三处各自又写了回帖。
虽然麻烦,可是这会儿就是讲究一个礼多人不怪,反而要是礼数少了,会被人诟病。
第二日一早,孟家的人先来了。
孟夫人脸上的笑简直掩都掩不住:“哎呦,亲家母,我正想说找个时间上门拜访呢,没成想就收到了这样的好消息。如此,倒不仅是乔迁之喜了,竟是双喜临门。”
蒋明菀也笑着点头:“也是茵姐儿这孩子有福,这一路上这般颠簸,竟也一点事儿都没有,我听到喜信之后都有些后怕,不过大夫却说这一胎很是安稳呢。”
孟夫人一听这话更高兴了。
而在这是,孟文茵也从里头出来了。
一见着她母亲,孟文茵立刻红了眼,两三步走上前来,拉住了孟夫人的手:“母亲。”
看着自家闺女,孟夫人哪有不高兴的,眼圈也瞬时红了:“好孩子,母亲总算是见着你了。”
孟文茵忍着泪点了点头:“本想说这几日就想回去看您的,没想到又被诊出了身孕,倒是劳烦您过来一趟。”
孟夫人听着这话,面上又有了笑:“都是一家人,何必分个过来过去的,只要你好好的,母亲便是奔波千里也是情愿的。”
这话说的,孟文茵的眼泪立刻下来了。
孟夫人急忙劝慰:“好孩子,有了身孕可不兴轻易落泪的,对孩子不好。”
孟文茵这才止住了泪。
蒋明菀就看着这母女俩说话,心里也有些难受,孟夫人的心思她又何尝不知道呢,她与蓁姐儿母女俩,也是分离了许多年呢。
之后蓁姐儿和韩氏也陆陆续续的来了,蓁姐儿自然不必提,韩氏那面上也满是笑,好好的恭喜了一番,又奉上了一份厚礼。
她笑着对蒋明菀道:“我来之前,老太太还吩咐我,扬哥儿媳妇是第一次有身孕,一定要小心照看,若是人手上有什么不凑手的,只管和她言语。”
蒋明菀笑着点头:“二嫂的话我记住了,也请二嫂回禀母亲,我这儿一切都妥当了,她老人家不必操心。”
韩氏也笑着应下。
等一番恭贺结束之后,几家人就坐在一起说话。
说着说着,倒是说到了韩氏身上。
她与蒋明菀的二哥育有两儿两女,两个大的如今都有了婚配,甚至长子媳妇去年已经诞下了一个麟儿,至于长女也已经有了孩子,而小儿子的婚事如今也大概定下了,只剩那个小女儿,却如今还没有说下人家。
韩氏提起来这个就发愁。
蒋明昱不是官身,又没有功名,依仗的,也不过是父亲的余威,可是蒋珩如今还能靠得住,但是他年纪毕竟大了,迟早有靠不住的一天,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蒋家这是在走下坡路呢,哪怕蒋宁之十分不凡,那也是十几年后的事情了,而且也与蒋家的二房无关,韩氏的两个儿子都十分平庸。
因此这个小女儿的婚事也就越发艰难了起来,高不成低不就,让韩氏十分费心。
这话往常韩氏倒是不好说,但是如今到了自家小姑面前,就难免诉一诉苦水,心里也是打量着小姑能帮她留意一下人家。
蒋明菀自然明白韩氏的意思,可惜她初来京城,一时半会的,还真想不到什么合适的人家。
孟夫人倒是京城里的老人了,只是她如今子女都已经婚配,也很少关注这个。
最后还是蓁姐儿灵机一动,道:“说起来,我二叔家里的一个堂弟,正好与表妹年纪相仿,而且这孩子也很上进,前段时间刚被选了侍卫,在皇上跟前当差,还曾得过皇上的夸赞呢。”
韩氏一听这个,眼睛就立刻亮了。
勋贵家的孩子,若是能通过点选,入了宫当了侍卫,那已经是了不得的前途了,帝王心腹,日后的前程更是肉眼可见的光明,更不必提文昌伯府现在的情势也很是不错,嫁进这样的勋贵人家,哪怕没有大出息,那锦衣玉食总是能保证的。
想着这些,韩氏心中便有些蠢蠢欲动,不过嘴上还是矜持道:“若是如此,那果真不错,不过此事事关重大,还是要回去与老太太商议商议。”
蓁姐儿笑着点头:“自当如此,说句老实话,我那二婶,为了堂弟的婚事也是十分发愁呢,堂弟如今虽然任了武职,可是自小也是跟着世子读书识字,因此二婶也想给堂弟找个读书人家的闺秀,如此小两口在一处,才有话说,您说是不是?”
一听这孩子还不是个只会武功的莽夫,韩氏心里越发情愿了,笑着点头:“这话不差,孩子的婚事嘛,还是要孩子们能说到一处去为好。”
蒋明菀看着这一幕,心里也觉得这婚事不差,她是知道二嫂的心病的,两个儿子且不必说,日后前程如何,只能看他们自己的本事。
但是两个闺女,大女儿因着蒋家的余威,嫁进了一家世家之中,可惜那家人也不见得多看重自己那个外甥女,一开始的时候,很是吃了一阵子苦头,后来慢慢有了子嗣,境况这才好转。
也是因着这个,让二嫂对于这些世家大族有了阴影,因此给小女儿找下家的时候,她也更多的将视线放到了出息的寒门门子弟身上。
可是有出息的寒门弟子又哪是这般容易有的,因此二嫂一直没能给女儿找到合心意的人家。
现在突然听蓁姐儿提起勋贵那边,想来也是给二嫂一个新的思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