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这些,蒋明菀倒是越发觉得徐中行这个人难得了,有才华却不迂腐,对妻子儿女也算看重,她当年的选择的确没错。
等一家人高高兴兴的看完徐中行送回来的东西,蒋明菀便让底下人将东西一一分类收进了库里。
两个孩子似乎是有些激动过度了,等收拾完之后,都有些疲惫,蒋明菀便让他们下去歇息了。
然后这才将负责这次押送的书童清风叫到了跟前,问问他徐中行可有什么话捎回来。
徐中行捎回来的是一封信,蒋明菀接过来之后,整体打量一遍,确定没有被人拆封,这才打开看信。
徐中行话不多,写信也少有赘述,因此只有一页半,但是这一页半里的信息却不少。
先是说了一下卫家的事儿,巡抚大人已经上书皇上,要重查此案,后面则是说了杨家的事儿。
这其中,就包括了杨家那位小姐,杨静姝终身大事的问题。
蒋明菀的神色,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第26章 、回家
上一世徐中行却是从未和她提起过杨静姝的终身问题的, 至于后来杨静姝到底嫁没嫁人,她也没怎么关注过。
如今想来,当时她和徐中行关系极差, 他不告诉自己也正常。
而如今,既然徐中行将这事儿交给了她,那就说明,杨静姝是他心里那个人的概率很小,毕竟想来徐中行也没有替自己心爱的女人找丈夫这样宽大的胸怀。
有了这个念头之后,蒋明菀心里下意识就松了口气。
松完气之后,她自己心里又觉得有些古怪, 她还以为自己早就将这件事情放下了。
蒋明菀沉默了片刻, 一时间心中有些复杂,许久,终于对跟前的清风道:“老爷的意思我明白了, 辛苦你送信,你且下去休息吧。”
清风道了声不敢, 行了一礼, 这才退了出去。
等到清风离开, 蒋明菀才开始研究给杨静姝找人家这件事。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蒋明菀不用想都知道。
一方面是因为杨静姝的家世和大归的身份,地位高一点的士绅之家可能会有所衡量,但是若是找个普通的寒门出身, 她又怕杨家人不乐意。
一句话总结, 就是容易两头不讨好。
可是这件事既然徐中行已经揽下来了, 那就硬着头皮也得做。
不过想着上一世徐中行应该是自己搞定了这件事, 那她这辈子倒也不用着急, 等到徐中行回来了, 再与他慢慢商议。
蒋明菀定了心意,也就不再多想,只将这封信妥帖的收好。
第二天下午,蒋明菀正和海棠几人在屋里说话呢,玉兰便一脸喜色的走了进来,笑着道:“太太,老爷回来了!”
蒋明菀一惊,下意识站起身:“回来了?到哪儿了?”
看着太太少见的失态,玉兰面上笑意愈甚:“传话的说已经进了城,马上就到家门口了。”
蒋明菀此时也意识到了自己失态,有些尴尬的抿了抿唇,想要坐下,却又想着好歹得迎一迎他,考虑了片刻这才道:“让人去喊一下蓁姐儿和扬哥儿,既然老爷回来了,也得迎一迎才是。”
玉兰笑着应了。
等到玉兰出去,海棠也在一边笑道:“太太,可要换件衣裳?”
蒋明菀一愣,看了一眼自己身上半旧的家常衣裳,心里有些犹豫,但是嘴上却道:“都老夫老妻了,有什么好换的呢。”
海棠隐约察觉出了她的口不对心,笑着拉着她往里间去:“好太太,就换一件吧,老爷好不容易才回来了,看着您穿的鲜亮,心里也放心不是。”
蒋明菀一时间说不过她,只能顺着她去了里间换衣裳。
等蒋明菀换完衣裳出来,两个孩子也已经来了,扬哥儿激动的在院里走来走去,蓁姐儿也换了一身新衣裳,面上满是笑,仿佛也很期待。
看见蒋明菀出来,扬哥儿高声道:“母亲,咱们快去迎父亲!”
平日里倒不见他这般亲近徐中行,这回倒是这般积极,想来徐中行一走一个月,他心里只怕也是十分想念吧。
蒋明菀也不让孩子们心焦,领着两个孩子就往二门去了。
蓁姐儿乖顺的搀扶着蒋明菀,笑着道:“父亲一走一个多月,总算是回来了,也不知在外头吃住好不好,是不是瘦了。”
蒋明菀听着这话心下发软,笑着看了眼女儿,柔声道:“有你这般牵挂他,只怕你父亲便是吃住的不好,心里也是甜的。”
蓁姐儿听着这话,忍不住露出一个腼腆的笑来。
等到母子三人终于走到二门上,正好看见平安迎了上来,他满面是笑:“太太,老爷的马车已经进门了!”
正在说话间,徐中行的马车便驶到了二门边,蒋明菀不知怎么的,心里竟然有些忐忑。
还没来得及说什么,马车帘子便被掀开了,露出徐中行那张清隽的脸。
看着比走之前疲惫了些许,也瘦了一些,但是精气神还在,眉眼更多了几分冷峻的气质,不过在看见他们母子三人时,眉眼间的冷峻便化作了诧异。
他迅速从车上下来,三两步走上前来,轻声道:“你们怎么过来了。”
蒋明菀看着他,一时间竟然有些语塞。
倒是跟前的扬哥儿话多,立刻高声道:“母亲知道您回来,带着我们一起来迎您呢。”
徐中行面上神色微微有些触动,他望着蒋明菀,只轻声说了一句:“有劳夫人操心了。”
蒋明菀这会儿心里不知道多尴尬,听了这话也只是咬了咬唇:“老爷看着瘦了。”
徐中行眼中闪过柔色,语气也温和了许多:“出门在外,自不比家里,不过此行还算顺利。”
蒋明菀平日里也自觉自己口齿伶俐,但是此时不知怎么的,在徐中行柔和的目光中,她竟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一时间有些尴尬。
不过幸好跟前的扬哥儿话多,见着母亲和父亲沉默,急忙拉着徐中行的手要他讲省城的情形。
徐中行瞬间被转移了视线,只能一边应付着扬哥儿,一边眼神却还是时不时的瞄着蒋明菀这边。
蒋明菀被解除了尴尬,心里顿时松了口气,急忙道:“好了扬哥儿,别缠着你父亲胡闹,先回正房,让你父亲洗漱休息一番再说。”
扬哥儿有些不满意的撇了撇嘴,徐中行自然不会反驳蒋明菀的意思,因此一家人便往正房去了。
蓁姐儿一边挽着蒋明菀的胳膊,一边看着神色温柔的父亲,眼角眉梢满是笑,若是能一直这样长长久久的该多好。
回了正房之后,徐中行便去洗漱更衣了,而蒋明菀也赶紧让人准备膳食,两个孩子也没走,依旧留在正房。
扬哥儿盼着徐中行给他讲省城的故事,蓁姐儿却是帮着蒋明菀张罗膳食。
等到徐中行从净房出来,饭已经摆好了,他换上了一件青色的家常衣裳,衣襟有些松垮,但是腰背却依旧挺拔,周身仿佛沾染着水汽,头发微湿,披散在肩上,比起以往,倒是显得多了几分脆弱感。
蒋明菀只看了一眼,就移开视线不敢再看。
扬哥儿为了表孝心,抢着要给徐中行绞发,徐中行自己倒是无所谓,但是蒋明菀可不敢由着他,立刻让一边的海棠接手。
扬哥儿还有些不情愿,但是看着母亲的眼神扫过来,只好老老实实的坐下了。
这一日的晚膳,张罗的基本上都是徐中行爱吃的,徐中行一眼扫过去,眼神便不对了,他看向蒋明菀,眼中隐约藏着炽热的光。
蒋明菀被他看得有些糊涂,正想问难道老爷改了胃口,但是再一想如今的时间,她便知道坏了,她知道徐中行的胃口,那是和他相处了几十年后才一点一点观察出来的,按照她如今对徐中行的了解,她应当是不知道这些的。
往常他们相处,更多是徐中行让着她,她也几乎从未留心过徐中行爱吃什么。
想着这个,蒋明菀顿时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反应了。
最后到底还是徐中行收回了目光,他夹了一筷子菜,语气略显低沉:“有劳夫人费心了。”
蒋明菀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应,最后到底还是尴尬的敷衍了过去:“老爷喜欢就好。”
两个孩子似乎也察觉到了父母间的氛围有些不对,有些疑惑的看来看去,但是徐中行和蒋明菀都是沉得住气的人,表面上一个比一个若无其事,孩子们有些疑惑,但是到底也没有多想,继续高高兴兴的继续用膳。
等到吃完饭,扬哥儿又纠缠着徐中行讲了许多省城的新鲜事,蓁姐儿把自己这几日给徐中行做的扇坠送给了他,得了徐中行好一顿夸赞,两个孩子这才各自回了自己住处。
等到孩子们走了,他们夫妻间的尴尬氛围,再也没了缓冲的人,夫妻俩对坐在暖榻上,一时间倒是真真有些相顾无言的意思。
蒋明菀总觉得这趟徐中行离开了一回,他们之间仿佛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似得。
但是想着正事儿,蒋明菀到底是压制住了内心深处的异样,只从袖子里拿出了之前徐中行送回来的信,柔声道:“这信我已经看了,不知师母想要给杨姑娘找个什么样的人家?”
徐中行看她问起这个,也没遮掩,将杨夫人给杨静姝找了豪绅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又道:“既已在省城中得罪了人,那省城只怕是不能留了,周围府城中若有合适的人家,你只管去问,至于成与不成,还要看师母的意思。”
蒋明菀一时间有些沉默,根据刚才徐中行说的那件事,可见那位杨夫人多半对家世要求是十分高的,府城中要想找到让她满意的,那可不易。
徐中行看蒋明菀沉默,约莫也能揣摩到她的心思,立刻道:“你不必将此事想的过于复杂,如今我们家能力如此,也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罢了,若是师母不愿,那我们也是无可奈何,毕竟因缘这种事,乃是天定,人力不可及。”
说这话的时候,徐中行面上略微有些僵硬,但是很快又恢复了正常。
蒋明菀倒是没察觉到这个,只仔细揣摩了一下徐中行这话的意思,他应当是推据不过了,这才只能接下这个差事,心里大概是不怎么情愿的,毕竟他作为一个弟子,给自己老师的女儿找下家,这怎么说怎么不对劲。
而杨夫人这样书香门第出身的人,能把这这种事儿拜托给徐中行这样的外男,蒋明菀更觉得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想到这儿,蒋明菀心下微顿,沉默了一会儿,点了点头道:“老爷的意思我知道了,我会看着办的。”
徐中行松了口气,他也怕蒋明菀因为这事儿生气。
说完了杨静姝的事儿,徐中行又让她若是有空闲,也可以帮杨如珪操心一下,蒋明菀一时间有些哭笑不得,自己倒是成了现成的媒人了,徐中行真是会给她揽事儿。
但是想着徐中行老师那一家子,蒋明菀也说不出抱怨的话,只能应下。
不过幸好杨如珪是有功名的人,也不奢求高娶,这也算是一点优势吧。
等说完了杨家的事儿,蒋明菀又问了一下卫家的情形,徐中行没有仔细说,但是看言谈,应该已经是稳妥了,蒋明菀忍不住也替卫家高兴。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徐中行看着也有些疲惫了,因此两人便早早安置了。
蒋明菀躺在榻上,感受着身边人的气息,不知为何,心里突然就踏实了很多。
作者有话说:
晚上应该会上夹子,今天早点更。感谢在2022-03-21 17:42:18~2022-03-22 14:45:2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浆浆荣荣 5瓶;雪雾森林blog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7章 、之后
徐中行这次回来, 不仅是带回了关于卫知府的好消息,同时他自己也扬了名。
藩台大人和臬台大人也不是大傻子,巡抚突然转了主意, 他们自然也会查这里头到底有什么变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