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人和杨家人很快都上了马车, 女眷自然是和男子分开坐的。
不过蒋明菀心里还是觉得有些好奇,刚刚徐中行的态度,仿佛有哪里不对头, 和她说话时也不看她的脸,仿佛是在躲着什么似得。
蒋明菀有些想不明白,但是因着杨静姝还在车上,因此只是将此事压在心底,转而笑着和杨静姝介绍起了那个秀才的境况。
“那个秀才姓刘,家就住在府城之中,买的宅子就在东城, 那地界也算不错, 至于他本人如何,你今日见了再斟酌,也不必想得太多, 这种事,都要看缘分。”
在蒋明菀的开导下, 杨静姝心中紧张的情绪稍微缓解了一下。
但是想着今日要行之事, 她还是有些局促, 也不好意思和蒋明菀多说什么。
一行人就这么一路往城隍庙走去,蓁姐儿对这次出行十分兴奋,偷偷掀起一角帘子,看着马车窗外, 有时候遇到好玩的, 还会指给蒋明菀看。
蒋明菀也不拦着她, 只笑着看她行事。
一边的杨静姝心中暗叹, 若是自己年少时如此, 只怕母亲早就训斥她了吧, 这个蒋氏果真与寻常人不同。
等终于到了城隍庙附近,她们的马车在一座茶楼前停下,扬哥儿笑着上前来迎蒋明菀下车。
蒋明菀几人戴上帷帽从车上下来。
只见徐中行和杨如珪也在车前等候。
此时的徐中行倒是已经恢复了正常,甚至还上前将蒋明菀和蓁姐儿扶下了车,但是对于杨静姝他就没掺和,只是远远的站着。
扬哥儿在一边笑着道:“母亲,父亲早就在二楼包了一间雅间,那儿景观最好,正好能看到街面上耍狮子舞龙的情形,咱们快上去吧!”
延宁府的庙会,舞狮舞龙是必有的,有时候也会搭台唱戏,不过很明显,扬哥儿对唱戏是一点兴趣也没有,只心心念念的等着看舞龙。
蒋明菀只是轻声笑了笑,转头看向徐中行:“老爷考虑的周到。”她语气轻柔。
徐中行似是有些局促的轻咳了一声,然后淡淡道:“举手之劳罢了。”
之后几人便一路进了茶馆,那个茶博士仿佛也认识徐中行,直接就将几人领到了二楼一个雅间。
虽然延宁府只是一府之地,但是这茶馆的雅间却做得不俗,屋里的摆设十分雅致,就连燃的香也并非凡品,蒋明菀轻嗅了一下,仿佛是自己还在闺阁时就十分喜欢调配的雪中春信,只是后来长大成婚,便不怎么动了。
蒋明菀看了徐中行一眼,却见他神色平淡,没什么波澜,也拿不准这是不是他特意安排的,但是想着她闺阁时与徐中行也并无多少交集,便揣测这或许只是个巧合。
而且此时也容不得她问这些小事,这雅间也分里外间,中间有一层屏风隔开,而他们这一行人有男有女,虽则两家关系不错,但是徐中行和杨如珪到底是外男,也不宜混坐,因此蒋明菀领着杨静姝和蓁姐儿去了里间,而徐中行几人留在了外头。
进了里间,热水和帕子竟都是早就准备好了的,蒋明菀几人卸下帷帽,简单梳洗了一下,便只觉清爽了许多。
而外头的扬哥儿也在此时突然站在屏风外垂问:“母亲,父亲说他要领着杨叔父去知府大人那边问候一声。”
蒋明菀知道,虽然说是去问候知府,但是多半是要把那个刘秀才引过来,蒋明菀笑着看了一眼杨静姝,果然杨静姝也顿时红了脸。
蒋明菀回过头含着笑回道:“我知道了,且去便是了。”
“是。”扬哥儿欢快的应了一句。
隔了一会儿,又传来徐中行沉稳的声音:“我将扬哥儿留下给你,很快就会回来的。”
外面传来扬哥儿真真假假的抱怨声,蒋明菀却只是浅浅一笑:“便按老爷的安排,老爷安心前去便是。”
很快的,徐中行和杨如珪出去了,而扬哥儿也不愿意一个人在外头待,索性他也年纪小,不必顾忌太多,便进了内室和蒋明菀她们说话。
杨静姝此时虽然有些紧张,但是因着扬哥儿在一边不停的说今日庙会的热闹之处,心里那点紧张也被冲淡了,她有些好笑的看着眼前这个小少年,他长得与那人极像,可是这性格,也真不知是像了谁。
正说着呢,外头突然传来说话声,扬哥儿一下子住了嘴,他也知道今儿出来为的是什么,忍不住看了眼杨静姝,却见她已经羞涩的低下了头。
扬哥儿想要出去看热闹,也在里头待不住了,猛地起身,就往外去。
蒋明菀也没拦着他,只听着外头的动静。
很快的,说话声到了她们这间雅间的门口,下一瞬,便听见门被推开,然后三两个人走了进来。
此时外头传来扬哥儿的声音:“父亲,杨叔父。”
徐中行淡淡嗯了一声,然后指了指身边的人:“这位是刘秀才。”
扬哥儿又立刻给刘秀才行了一礼:“见过秀才公。”
刘秀才顿时有些不好意思:“徐公子不必客气。”
几人客气了一番,这才坐下,立时外头又有人进来上茶,徐中行没有多话,只在一边看着杨如珪和扬哥儿与刘秀才交流。
杨如珪明显是带着挑剔的目光,毕竟这个人可能会是自己未来的姐夫,而扬哥儿则只是凑个热闹,时不时问问他往年的庙会是什么样的,又或是问几句学问上的事儿,十分天马行空不拘一格。
蒋明菀听着他们聊得热闹,站起身来,透过屏风的缝隙,果然看见一个身着儒衫的男子坐在徐中行身侧,个子稍微比徐中行矮一些,人也瘦弱一些,但是长得还算清秀,看面上神色,并不十分局促,在杨如珪和扬哥儿两人之间,也能侃侃而谈。
蒋明菀以自己的眼光来看,觉得还算可以,便对身后的杨静姝笑着招了招手。
杨静姝还有些扭捏,不肯上前,后来是玉兰笑着将她推着走了过来。
杨静姝脸上有些热,可是想着自己的后半辈子,倒是克制住了内心的羞涩,也学着蒋明菀的样子,透过屏风的缝隙往外看去。
只看了一眼,她便立刻收回了视线,面上染上了一丝红晕。
玉兰在一边捂着嘴笑。
蒋明菀也笑着低声道:“只看一眼能看明白什么,要仔细看看才成。”
杨静姝咬了咬唇,虽然只看了一眼,但是却也已经将那人看了个七八成。
他坐在徐中行身边,本身的风华本就被遮掩了个七七八八,可是即便如此,看他模样和言谈,却也是个顺眼的。
杨静姝这般想着,却又想起了自己,自己站在蒋明菀身边时,是否也和如今的刘秀才一样,看着一点也不起眼。
如此,她心中倒是诡异的生出了些许的同理心,原本心中的失落倒是消散的七七八八了。
她到底没有反对蒋明菀的话,悄悄站在屏风后面,仔细端详那人。
知道他一人撑起了一个家,可是看言辞却也并非市侩的人,是个读书人的模样,礼数虽没有大户人家出身的端谨,可是也并非无礼之人,一言一行都颇有章法。
哪怕是面对冷淡的徐中行也并不怯场,反倒是大方得体。
杨静姝看着这人许久,终于心中轻叹了一口气,她落得今日这个地步,或许与这人相伴终身也不差。
不过出于矜持,杨静姝还是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回到位置上坐了下来。
蒋明菀看了一眼杨静姝,见她面上平静,便知道她心中约莫已经有了决定,便也不再多问,只等着外头的交流结束。
眼看又是一壶茶水喝完,刘秀才十分有眼色的起身告辞,虽然他也知道今日多半是相看的意思,但是明显人家徐推官是携眷出游,他也总不好一直待在这儿耽误时间。
只是出去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往里屋的屏风出看了一眼,然后就再不敢多看,低着头出去了。
等人走了,杨如珪这才道:“这个刘秀才虽然学问上算不得拔尖,但是基础却是扎实,可见是在学问上是十分用心的,只是无名师教导。”
徐中行点了点头:“他之前为了维持生计已经是竭尽心力,自然无心延请名师。”
杨如珪叹了口气:“倒是可惜了。”
扬哥儿却不以为然:“这有什么可惜的,这会儿再读书也不晚,我看他年纪也不大,若是如今用功,再考个举人功名,便也能做官了。”
杨如珪听着这话忍不住轻笑:“还是扬哥儿想的开,是我着相了。”
里头的蒋明菀听着这番话也看向杨静姝,轻声道:“你觉得如何?”
杨静姝抿了抿唇:“刘公子言行端正,行止有度,只是此等大事,我实不敢自专。”
蒋明菀听着这是满意的意思,也松了口气,笑着道:“你觉得满意就好,别的咱们再回去仔细商议。”
杨静姝有些犹豫,又有些担忧的点点头,只是想着母亲的态度,她便有些生怯。
这一日的庙会果然热闹,蒋明菀都觉得只怕是整个延宁府府城的人都来,街道挤得水泄不通,沿街的店铺里都是看热闹的人,等到舞龙舞狮的队伍过来,又越发热闹了,看着那些人惊险的动作,扬哥儿激动的大呼小叫,蓁姐儿也惊得捂住了嘴。
等到舞完狮,搭好的戏台上也咿咿呀呀的唱开了。
周围的百姓人挤人往前凑着看戏,蒋明菀倒是对戏曲没什么兴趣,坐在窗边看了一会儿,就转身回内室喝茶去了。
杨静姝倒是喜欢看戏,坐在窗边看的认真。
不过蒋明菀刚喝了一杯茶,就突然听见外头有人敲屏风,蒋明菀一抬头,便看见一个修长的声影映在屏风上,蒋明菀几乎不用辨认,便知道是徐中行。
她急忙起身走上前去,低声道:“老爷有事儿吗?”
外头的徐中行顿了顿道:“我知道你不爱看戏,刚刚我去外头的时候,顺手买了几本书,你拿着解闷吧。”
说着便从屏风的一侧,递进来一本书。
蒋明菀愣了愣,下意识将书接了过来,脑子里却有些乱哄哄的,她不喜欢看戏徐中行竟也知道!
想着上一世每年自己过寿的时候,徐中行都会请些杂耍班子进府献艺,而不是请戏班子,她仿佛又明白了什么。
想到这儿,蒋明菀心中一暖,她捏着手里的书,材质细腻的纸张,带着一股淡淡的书墨香。
“老爷思虑的周到,只是我记着老爷也不喜欢看戏,今儿真是为难老爷了。”
站在外头的徐中行一愣,然后下意识的捻了捻指尖,许久才轻声道:“没什么为难的,此事本事便是因我而起,若说为难,该是为难了你才是。”
蒋明菀听着这话,又忍不住露出一丝浅笑,但是却许久都没说话。
就当外头的徐中行以为她已经离开的时候,蒋明菀才突然道:“我与老爷夫妻一体,哪里会为难。”
说完也不等徐中行反应,转身便离开了。
而徐中行却在屏风前站立良久,久久都没回过神来。
等到戏唱完,已经是中午了,徐家和杨家一行人也终于回了家。
原本是要在外头用膳的,但是蒋明菀看着今日人这么多,只怕店里也忙不过来,到时候等的久不说,饭菜的味道指不定也会敷衍,因此便先令人回家报信准备午膳,然后又建议一行人回家用膳。
别人自然不会有什么反对意见,因此一行人又轰轰烈烈的往家里去了。
等回到家,午膳也刚好做的差不多了,他们洗漱一番之后,正好吃上热饭热菜。
等用完了膳,想着女儿家羞怯,蒋明菀便让杨静姝下去休息,蓁姐儿和扬哥儿也都各自回了房,正堂里只剩下徐中行蒋明菀和杨如珪。
杨如珪看着有些焦虑,立刻迫不及待的问:“不知今日那人,姐姐可相中?”
真是个傻小子,这话也问的这般直白,不过蒋明菀也没卖关子,直接道:“杨姑娘说他言行端正行止有度,印象当是不差的。”
杨如珪仿佛是松了口气,又仿佛有些懊恼,蒋明菀知道,他是懊恼不知该怎么和杨夫人交代。
但是徐中行却很淡定:“既然杨小姐愿意,此事我与师母说明。”
杨如珪有些诧异的看向徐中行,但是心里难免又松了口气,只是嘴上还是迟疑道:“如此,会不会有些麻烦徐兄了。”
徐中行直接道:“无妨,此事我自有道理。”
杨如珪终于松了口气:“那就拜托徐兄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