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被晾在一边的蒋明昱,他倒也不觉得害臊,蒋珩不理会他,他却依旧笑嘻嘻的坐回自己的位置上,吃吃喝喝一点不耽误。
徐中行看着这一幕,心中都忍不住感叹,这个小舅子在某些方面,其实也真是让人不得不佩服。
徐中行在蒋家的遭遇蒋明菀不得而知,但是这会儿蒋明菀在自己家里,却也不见得日子过得多舒心。
虽然说是重活了一世,可是同时照料两个孩子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尤其是甘嬷嬷已经离开了,如今这两个孩子就只能她自己照顾。
虽然也有请的乳母,可是蒋明菀却不想自己的孩子被乳母带大,继续走上一世的老路。
所以这一世的乳母也只是给孩子喂喂奶罢了,旁的关于哥儿姐儿的教养照料,蒋明菀都不让他们插手。
这俩孩子,可以说是她一手带到现在的。
如今两个孩子已经一岁多了,性子也开始出现了差异。
擢哥儿说话说的早,自打他张了口,那张小嘴就没停过,见了谁都要和人哦哦啊啊的乱说一气。
蒋明菀看的好笑,这孩子小时候话多,长大了却学了徐中行了,整日里冷着个脸。
至于芷姐儿,则是文静多了,小姑娘听话的很,哭也是细声细气的,直把蒋明菀心疼的不成。
可是这孩子却有另一样毛病,嘴上很是挑拣,擢哥儿是给什么吃什么,可是芷姐儿却只吃一个乳母的奶,旁人的都不吃,哪怕是饿得直哭也不吃。
为了这事儿蒋明菀没少上火,可是看着小女儿哭的红红的脸蛋,她又心软了,只能继续折腾。
也是蓁姐儿懂事儿,这段时间一直帮蒋明菀的忙,因此她才能熬过这一段时间,等理顺了手头的事情,蒋明菀这才缓过劲来。
看着两个可可爱爱的小东西,蒋明菀心里真是又爱又恨。
等到家里的事情理顺了,赵夫人那边却突然邀请她过门一叙,蒋明菀想着也有好几日没见过她了,而且日后也保不定能见着,便也应下了。
等到了赵夫人家里,这才发现,他们家比自己家里还乱。
前年年底文哥儿成了婚,没几个月媳妇就有了身孕,去年年底,诞下一个儿子,当时蒋明菀还听人说呢,那孩子白胖结实的很,卫知府和夫人都高兴的什么似得。
现在蒋明菀也总算是见着了这个大胖小子。
的确白胖,反正比擢哥儿当时要胖得多,见着人了也不怕生,一双乌溜溜的眼睛不错眼的盯着人看,有时候还会冲着人笑,足足一副讨喜的小模样。
蒋明菀看着喜欢,就接过来抱了抱那孩子。
结果刚沾手,一边正坐在榻上玩九连环的擢哥儿立马不情愿了,将手里的九连环一丢,就吭哧吭哧爬了过来,一把抱住了蒋明菀:“娘!娘!抱我!”
蒋明菀简直哭笑不得。
一边的赵夫人忍不住笑道:“真是个霸道的小子,你娘抱抱旁人怎么了?”
擢哥儿也不知听没听懂,反正就是抱着蒋明菀不撒手。
蒋明菀实在拿这孩子没办法,只能将那孩子还给了赵夫人。
擢哥儿看着娘不抱旁人了,倒也不闹着让蒋明菀抱了,转头又玩起了自己的九连环。
蒋明菀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倒是一边的赵夫人笑得不行,只说:“你的这个小子,真是有趣的紧。”
蒋明菀也笑着摇头:“都是在家里让我给惯坏了。”
赵夫人却摇了摇头:“我看这孩子聪明着呢,你看着九连环,他竟也玩出了几分道理。”
蒋明菀看了一眼,也不知是偶然还是什么,竟然已经解开了三四个环了。
她心下一动,看了眼小儿子,却见他一双眼睛瞪得圆溜溜的看着手中的九连环,一副十分认真的模样。
她正想说些什么呢,一边文哥儿家的孩子突然哭了,赵夫人急忙去哄,蒋明菀便也忘了这一茬。
等哄好了孩子,时间也差不多了,赵夫人打发几个下人将孩子们抱下去歇午觉,自己则是和蒋明菀坐在屋里说话。
总算是能清净些了,蒋明菀心情也挺好,两人说了些家庭琐事,赵夫人忍不住感叹:“要说我们家如今的情形,我再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可是只要一想着,等老爷回来之后,只怕我们就要离开延宁府,日后再想要见我的芸姐儿一面也艰难,我这心里就难受的紧。”
看着赵夫人这样,蒋明菀心里也忍不住有些感伤,赵夫人如此,她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如今蓁姐儿已经十四了,她便是想多留她几日,也至多留到十七,到时候若是不出意料,徐中行还是在外当官,若是蓁姐儿也嫁到了当地,那日后他们回了京,岂不是还和上一世一样?
想着这些,蒋明菀忍不住咬了咬牙,无论如何,到时候她便是想方设法,也得将蓁姐儿嫁到京城去才好。
等从知府家里回来,蒋明菀再看到蓁姐儿,心里就不知道起了多少怜意,一连几天,都和女儿腻在一起,直把蓁姐儿都闹得有些疑惑,母亲这几日是怎么了。
蒋明菀却没有把自己的心思宣之于口,反倒开始盘算起来,日后京城有哪家的名门公子比较合适。
她思来想去,不知费了多少神,最后却发现,不论是谁,都没有比自己的大侄子更合适的了。
出身蒋家,聪慧上进,品性也正直,真真是哪里都挑不出一丝错来。
更重要的是,将女儿嫁回娘家,她心里也是放心的。
可是这样千般好,却有一样不好。
她的那个大嫂,她总觉得不是个好相处的,而且大嫂与她关系也是平平,如今的蓁姐儿说到底也不过是个推官的女儿,哪怕这回徐中行升了官,那也不见得能升到那里去。
这在同样出身世家豪门的大嫂眼中,只怕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想到这儿蒋明菀忍不住叹了口气,现在想这些也有些太早了,还是等再缓一缓吧,因缘这种事,自来都是看缘分,自己操心这么多,许是到了跟前,自有其他出路。
蒋明菀因为赵夫人一句话,开始操心闺女的婚事,如今在蒋家,却也同样有人操心自己孩子的婚事。
蒋大奶奶邓氏,出身世家,等大了,又嫁入了同为世家的蒋家,如今做了蒋家冢妇已经十几年了。
而她的大儿子如今也已经十五岁,正该是说亲的时候了,可是之前因着还没下过场,倒是一直拖着,等到去年这孩子终于考上了秀才,家里这才开始张罗婚事。
邓氏将京中的闺秀们翻了个遍,却没有一个能看上的,她忍不住对跟前的嬷嬷长吁短叹:“之前觉得这京里的姑娘各个都好,如今倒是看着,每个都有不足之处,你说说,这挑个媳妇怎么就怎么难。”
那嬷嬷满脸的笑:“也是咱们大少爷太过出色,能配得上便少,更不必说色色齐全的了。”
邓氏爱听这话,面上的笑越发真了:“也是这孩子争气,我们这些做大人的,倒也不想委屈了孩子。”
嬷嬷听着这话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知道大奶奶这回又是一个都没看上,便也不在这个话上多说,转而说起了旁的。
两人说着说着,就说起了来京的姑爷。
邓氏轻笑一声:“姑爷虽然遭了贬谪,但是我看着老爷对他倒是照样看重,日日都带在跟前,这几日已经不知拜访了多少人家,看来这回大计,姑爷只怕又要升了。”
嬷嬷听出了这话里的酸意,立刻道:“姑爷再升也不过是在外头劳心劳力,哪里又能比得上咱们大爷在京里做官清贵,老奴虽然是下人也听人说过,这只要离了京,日后的前程便断了一大半,姑爷再能耐又如何能强的过命呢?”
邓氏听着这话,忍不住眼唇而笑:“嬷嬷这话倒是说得对,这世上的人再强,那也强不过命,姑爷的确有本事,只是可惜,这运气不好,老爷再扶持也无用。”
说着这话,她好似无意的敲了敲桌子,淡淡道:“我听说姑太太家的蓁姐儿如今也快及笄了?”
嬷嬷心里咯噔一声,小心看了邓氏一眼,不知道她这话什么意思,但是到底也不敢多说,只轻声道:“前几日听老太太跟前的人说,怕是有十四了,明年及笄。”
“哦。”邓氏只淡淡应了一声:“是个大姑娘了,看起来姑太太也该操心她的婚事了。”
嬷嬷顿时明白了其中意思,小心看了眼邓氏,一时间一句话也不敢多说。
但是邓氏却没在这个话题上多嘴,转头又说起了旁的。
徐中行来了京中几日,却几乎将他小半辈子的客气话都说完了。
蒋珩这几日一边带着他四处拜访,一边给他说如今京中的情势。
“自打前些年怀文太子没了,今上的精神头就越发不好了,可是即便如此,他对几位皇子依旧淡淡,其中端王殿下是贵妃所出,出身最高,之前也算得宠,可是如今却因为怀文太子的事儿,被皇上厌弃,惠王向来老实,往日里也不大出头,睿王这段时间倒是有了几分气象,在文人中有贤名。”
听到这个熟悉的名称,徐中行眉峰一挑,忍不住看向老丈人。
但是蒋珩却依旧面色不变:“不过这都是表面看起来如此罢了,至于内里如何,你日后若是能再次回京,多看几日,自然就明白了,我如今对你只有一句话,踏踏实实做你的官,别的不要多操心。”
徐中行点了点头:“您的话我记住了。”
之后翁婿两个再没有谈起皇家这些事儿,蒋珩只是和他说了说如今朝中的情势。
“袁成壁的势力已成,皇上对他十分信任,他对皇上也是卑躬屈膝毫无文人气节,你可知道,前几日他甚至还为皇上写了什么长生词,向上天为皇上祈求长生之道,如此糊涂,竟也堪配宰辅!”
看得出来蒋珩对袁成壁的意见很大,话语间都是不屑。
徐中行却只是沉默的听着,作为更有理由生气的他,此时却显得格外的冷静。
等到蒋珩说完,他这才道:“皇上扶持他,也不过是因为他听话罢了,他如此行事,也正符合皇上的心意。”
蒋珩沉默了,这个道理他也懂。
当今圣上,城府极深,他对大臣的掌控欲也极重,自他御极以来,几个宰辅的下场都不太好,袁成壁能从一届贫家子走到如今这个地位,自然也能看明白这其中的道理,曲意奉承,不是他糊涂,更是因为他格外的清醒。
他如今在朝中的立足之基便是皇帝,他也只能依靠皇帝而生存。
可是即便如此又能真的安稳一生吗?
袁成壁如今虽然外表风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是这满朝上下,又不知有多少人对他心怀不满,集天下之怨于一身,他日后又能有什么好下场呢?
蒋珩想着这些,心情十分复杂。
他转而看向眼前冷静到有些可怕的女婿,心中忍不住想,袁成壁如今权势滔天,可当年的杨言正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袁成壁将杨言正取而代之,那他日,未尝不会有人也将他取而代之。
至于这个人是谁?
蒋珩只深深看了眼徐中行。
很快的,各地的官员陆陆续续都入了京,三年一度的大计也终于开始了。
徐中行作为蒋侍郎的女婿,又曾在皇帝面前挂过名,再加上他几乎可以称得上完美的履历,一份上上的考评很快就下来了。
蒋珩虽然早有预料,但是得到消息后还是很高兴,当天就在家里摆了宴要庆祝。
蒋太太听说后也很高兴,将这差事儿直接派给了大儿媳。
“要好好准备,这也是菀姐儿的喜事儿呢。”
邓氏前脚笑着应了,后脚出了门子,心里却有些不大舒服。
说到底大爷才是老爷的亲儿子,可是看这架势,老爷倒是更看重姑爷。
这让她心里也难免有些嘀咕,这到底谁是老爷亲儿子啊。
可是即便心里介怀,她面上却是半点不敢违背蒋太太的意思,很快就张罗出一桌宴席来,哪怕是蒋太太亲自看了,也忍不住称赞:“很是妥当,让你费心了。”
邓氏笑着谦虚了几句,倒是坐在一边的韩氏看着这一幕心里冷笑了几声。
大嫂惯是个会做表面功夫的,只是这心眼可不大,这会儿不知道心里多酸呢。
且不说后宅的这些眉眼高低,此时蒋珩却已经将长子和徐中行叫到了书房说话。
“我找人打听了,你这回大概会往上挪一挪,而且挪动的动作还不算小,你心里要有个打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