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椿春春虫虫 10瓶;污里 6瓶;rainbow、秋月白 5瓶;7777777、?akita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2章 、度日
蒋明菀想着这些往事, 面上有时候笑,有时又露出怅然之色。
一边的海棠看了,心里忍不住嘀咕, 太太这是怎么了啊,没得魔怔了吧。
可是这话她却不敢说,想着前头来的信儿,期期艾艾的凑了上去,小心道:“太太,有帖子上门。”
蒋明菀这才从回忆中抽身,楞了一下, 有些好奇:“是谁家的帖子。”
这也怪不得她惊讶, 主要是她们来到明州府也没几日,除了知府夫人自己找上门之外,旁的人她都还没有交际过, 也不知道如今这个上门的到底是谁。
“是石家的帖子。”海棠道。
蒋明菀仔细一想,都想到了上回生日宴上的那个看起来精明外露的妇人。
她点了点头:“我当是谁, 原是她啊, 可说了有什么事吗?”
海棠笑着道:“还能有什么事, 无非就是上门和您攀交情,嘴上的话倒是说的好听,说是来给您请安呢。”
蒋明菀轻笑一声:“我们无亲无故的,和我请什么安, 不过她既然上门, 那也别拦着, 好歹也是明州府的第二大盐商, 我倒要称一称她的斤两。”
海棠笑着应了:“那奴婢这就去吩咐, 您接下帖子了?”
蒋明菀点了点头。
徐中行下午从衙门回来之后, 蒋明菀与他说了今儿的事儿,两人这会儿倒是蜜里调油似得,说句家常话都能带出情意绵绵的意思来。
徐中行拉着她的手坐到了罗汉床上,柔声道:“石家虽然说是明州府第二大盐商,但是其实处境却并不好,因为与第一大盐商的严家有旧怨,因此一直为这些盐商们排斥,他们既然想要接近你,你也不必排斥,或许从这儿也能打开一个缺口。”
蒋明菀知道,徐中行最近一直为了盐务的事儿操心,如今既然有这么一个机会,她自然也不会错过,笑着点了点头:“若是能帮到你,那就更好了。”
徐中行满眼温柔的看着她,语气柔和:“你若是不喜欢,也不必勉强自己,我总有办法的。”
这个蒋明菀当然相信,但是既然有捷径,又何必舍近求远呢,她笑着拉住了徐中行的手:“我哪里就这样娇贵了,老爷你就放心吧!”
两人说说笑笑好一会儿,徐中行这才去用膳,蒋明菀盯着他吃完了饭,两人又出去走了一圈消消食,如今这黏黏糊糊的劲儿,倒是比新婚时更甚了。
石家头一天送了帖子,第二天石大太太何氏就上了门。
何氏是个爽利的夫人,说起话来也是快人快语,三言两句的,就把自家交代了个干净。
当然了,她也不是个大傻子,说的都是家里的家长里短,关于生意上的事情是一点都没说。
而蒋明菀也借着这个机会,大致知道了石家家里的情形。
石老太爷石守宗生养了五个儿子三个女儿,可以算得上是儿孙满堂了,不过这五个儿子里,又有两个是庶出,商户人家里,没有官家那般讲究,庶出的子孙,混的好的,也就是在家里当个管事,除非你有特别出众的才能。
而石家的这两个庶子明显十分平庸,如今早就被分了家,搬出了石家大宅,而剩下的三个嫡子,长子石存志接手了家里大部分的生意,如今是石家的当家人。
二儿子石存高分到了一个盐场,虽然远远不如大哥,但是小日子过得还可以,尤其是吃喝都在公中,盐场挣下的钱,倒是都净落下了,听着石大太太的口气,对这位二叔当是有些不满的。
至于小儿子石存远,却和两个哥哥不同,自小便有读书的天赋,老太爷倒也果决,拍板让小儿子专心读书,甚至花了大价钱请了大儒来给小儿子当先生,哪怕如今也没读出个什么名堂,但是只要一有功名,整个世家的门第也就彻底改了。
这样的大事儿,何氏倒是没什么抱怨的,从她的言语间也能听出,她的这个小叔子,倒也不是个只知道死读书的书呆子,为人处世上应该也有独到之处。
蒋明菀把石家了解了个大概之后,何氏却没接着再说石家嫁出去的那三个姑娘。
蒋明菀倒是了解她为什么这样,毕竟石家嫡出的大小姐嫁给人做了妾,这在整个明州府都是有名的,甚至有人拿这个嘲笑石家卖女求荣。
何氏身为石家媳妇,自然不会自曝其短了。
索性蒋明菀也不计较这些,聊完了石家,就转而聊起了别的。
何氏把整个明州府的情形都和蒋明菀说了一遍。
蒋明菀这才知道,原来孙知府虽然看着和个弥勒佛一样,但是他在明州府经营多年,这满府上下,几乎都是孙知府一个人的一言堂。
根据她遮遮掩掩的话,上一任同知,就是因为被孙知府所不喜,这才被调离了明州府,听说是被调到了琼州做官去了。
蒋明菀听着这话,心里倒是对这个孙知府更加重视了几分。
想来也是,孙知府上有袁家庇佑,自己又不是个蠢得,经营十几年,要是还不能将明州府经营好,姓袁的也不一定能容忍他。
两人说了一下府城的事儿,何氏又转着弯儿和她说起了各家后宅的事儿。
她说起来,就远不是孙夫人那样含含糊糊,不甚明了,好似整个明州府真真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各个都是好人的桃花源了。
何氏重点说了一下孙知府内宅的事情:“我往常都听人说,孙夫人手段高明,竟是把知府大人的后宅管的铁桶一般,前段时间,知府大人出去应酬,仿佛是席间有人赠了他一个瘦马,知府大人高高兴兴的带回去,结果没两天,我就听人说,那瘦马竟是没了,听说是一不小心吃错了东西,烧了三天三夜,孙夫人当时还去了庙里给那妾祈福呢,结果也没留住,就这么去了。”
“自打这,也就没人敢大张旗鼓的给知府府上送人了,得罪了知府夫人不说,还做了没用功。”
这话虽然说的轻飘飘的,但是其中的信息量却不少。
蒋明菀也是咋舌,那位孙夫人看着慈眉善目的,手段竟也是个狠的。
在京城的时候,她也曾听人说过别人家整治小妾的手段,但是这样明火执仗的把人治死也是少见。
可见这位孙夫人不仅狠,而且在孙知府心里的地位也不低,不然若是放到旁人家,突然治死了刚进门的小妾,不说夫妻关系不和,起码也得闹出点动静来。
可是何氏连那小妾怎么死都打探出来了,却没说孙知府后来的反应,可见是孙知府也没把这事儿当回事。
这般想着,蒋明菀心下一动,孙知府对孙夫人如此宽容,是不是这孙夫人身上也有些文章。
蒋明菀将这个念头按下,又笑着和何氏说起了旁的。
何氏一直坐到傍晚才离开,走的时候还道:“之前来的时候就听说贵府的公子读书好,小小年纪就能参加县试,可见是个聪慧的,我虽然没什么本事,不过这明州府的情形却是一清二楚,日后夫人若是想要挑选书院,倒是可以问问我,我也能帮着夫人参谋参谋。”
蒋明菀笑着点头:“若是有那一日,必不会忘了你的。”
合适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
送走了何氏,海棠忍不住道:“太太,没想到那个孙夫人手段竟然如此狠辣。”
蒋明菀点了点头:“我也没料到,不过这件事咱们也只是听旁人说了,自己倒是一点消息来源都没有,既然来了新地方,也不能就当个聋子哑巴,你找前头的福安商量一下,物色上几个妥当的人,最好能在府城最热闹的地方开个茶馆或是酒楼,一方面是能生些进项,一方面也可打探消息,钱不是问题,地方一定要选好,人也要妥当的。”
海棠笑着点头:“奴婢记住了。”
看着海棠出去,蒋明菀眯了眯眼,如今解决了家里的事情,外头的事儿,也该好好理一理了。
晚上徐中行回来,蒋明菀和他说了今儿的事儿,徐中行听了点了点头:“虽说有些交浅言深,但是也可以看出来,石家在孙知府治下过得并不好,她如此与你示好,想来也是存了心思在里头的。”
蒋明菀听了这话只是一笑:“不管她存什么心,既然能为我们所用那就是好的。”
徐中行点了点头:“你处置的十分妥当,孙知府那边你不必操心,自有我盯着,至于孙夫人,我倒是听了个说法,孙夫人的父亲虽然只是一个御史,却是袁成壁麾下的一条好狗,也也很得袁成壁的看重,因此孙知府才会高看孙夫人一眼。”
蒋明菀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她仔细思索了一番,轻声道:“若是如此,倒是可以在孙夫人身上使使劲,或许能打探出来袁成壁的消息。”
但是徐中行听了这话,却只是拉住了她的手,温声道:“这些你都不必操心,我自有分寸,我只盼着你高高兴兴的就好。”
蒋明菀听着这话脸有些热,心里忍不住啐了他一口,就知道说些好听的。
两人说完了话,就一起去用膳了,日子也一天天过去。
蒋明菀掰着指头算日子,扬哥儿也该到老家了,也不知道这一路上可都还好,县试又准备的如何了。
她问徐中行,徐中行便说一切都好,让她不必操心。
蒋明菀气的直掐他,他却只是搂着她笑。
蒋明菀看他这样,也忍不住笑了。
眼看着天一日日冷了起来,京城的信又一次来了。
上次蒋明菀定下蓁姐儿婚事的心思之后,就给京里去了信,婉拒了母亲的提议,并把自己和徐中行的考量都写在了信上。
如今一两个月过去,信总算又回来了。
还是蒋明菀母亲亲自写的信,蒋明菀拆开读了一下,心里不由一暖。
母亲并未因为她没选宁哥儿而生气,反倒是同意了她的观点,同时也为蓁姐儿担忧,她在京城,听到袁家子的恶名更多,并且还告诉他,袁同徽的夫人,前几日一病没了,外头都传,是被袁同徽给磋磨死的。
家里小妾一个接着一个往进抬,也从不给自家夫人什么脸面,那女子说是病死,其实还不如说是被袁同徽给气死的。
蒋明菀听着这些也有些唏嘘,虽然不认识袁同徽的夫人,但是她心里还是有些同情在的。
后面蒋太太又和她说了自己的行事。
在接到蒋明菀的信之后,蒋太太就找机会和沈家那位太夫人搭上了话,三两句说到了自家孩子的婚事,没想到沈家的太夫人也是发愁,高不成低不就的,那小子也快十八了,家里人都快愁死了。
结果一听蒋太太说自己的外孙女,那位太夫人竟然是十分满意,直说读书人家的闺女好,若是能成,也是他们家哥儿的福气。
蒋太太将这个过程仔细都写进了信里,蒋明菀看了有些哭笑不得,知道母亲是为了让自己高兴的,但是那位太夫人之所以会这么说,只怕也是客气居多。
不过不管是真心还是客气,既然应下了,那这事儿也成了一半。
蒋明菀放下了心,转头找了徐中行说,徐中行也点了点头:“蓁姐儿这样的姑娘,他们要是不愿意才是怪了。”
蒋明菀看他理所应当的样子,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只笑着道:“老爷倒是底气足,我却是不如老爷,这几日都为了这个悬着心呢!”
徐中行却拉住了她的手,柔声道:“你怕什么,咱们家的闺女还能嫁不出去吗?便是没了这个,也有更好的。”
蒋明菀倒是同意这个,跟着也笑了出来。
说完了蓁姐儿的婚事,蒋明菀又好奇的问起了旁的:“我见着京里好似也有信给你,可是我父亲给你的信?出了什么事?”
徐中行斟酌了一下,到底没敢撒谎,只道:“不是你父亲,是旁的人,也没出什么事,只是和我说了下京里的情形,袁成壁到底还是拿到了春闱主考官的位置。”
蒋明菀听了忍不住皱起了眉,她倒是没心思去追究那个旁的人到底是谁,而是思考起了后头那半句话。
按理来说,当上首辅之后,为了避嫌,大多都是不兼任春闱主考官的。
因为这个主考官虽然看着不起眼,但是其中却有个最浅显的政治逻辑在里头,你当了主考官,便是这一届所有考生的座师。
在文官系统里,师生名分可是最要紧不过的伦理关系。
因此春闱主考官也是文官们用来拉拢人脉最重要的方式,袁成壁在当上首辅之前,一直阴差阳错没有当过春闱主考官,没想到这次到底让他如了愿。
蒋明菀心中情绪十分复杂,但是她知道徐中行肯定更不高兴,她忍不住劝慰:“你也别担心,不过是一届春闱的主考官,他得意不了多久的。”、
虽然这话说起来也是实话,可是此时听着,却难免显得有些苍白。
但是徐中行听了这话之后,却轻声笑了:“夫人不必安慰我,这件事我早有预料,因此也并不失望。”
蒋明菀这才松了口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